回覆列表
  • 1 # 炎黃軍武

    “梅卡瓦”坦克的發動機前置,提高防護效能的作用很有限,弊大於利,並不可取。

    說起以色列的“梅卡瓦”,長期以來跟著以色列這個國家頭頂的光環沾了光,不僅很多人大加吹捧,還被一些機構排進“世界十大主戰坦克”榜單,每次的名次高低不一、大概要看編輯的信仰,但實際上,這款主戰坦克的總體設計和效能都很平庸,即便進化到“梅卡瓦IV”也一樣泯然眾人。

    “梅卡瓦”家族的最新一代——“梅卡瓦4”,單看外形還是挺高大威猛的

    人少地小的以色列,武器裝備的發展思路還是比較明確,“不講求數量、力保使用者”,“梅卡瓦”坦克按也在這一原則上有所體現,但是,受限於以色列的技術水平,重視防護的“梅卡瓦”並沒能在這一指標上做到出類拔萃。

    最起碼的,作為坦克防護的基礎,以色列的裝甲鋼、複合裝甲和主動防禦系統都缺乏亮點,技術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有很大差距。

    “梅卡瓦4”的炮塔裝甲,看起來挺科幻、就像一隻飛碟,然而外形唬人的裝甲模組裡,不過是多層間隙傾斜鋼板,對現代反坦克彈藥的防禦力十分低下

    體現在防護力上,自詡為“世界上最堅固坦克”的“梅卡瓦IV”炮塔正面防穿也不過約600mm,車體正面的資料更差,考慮到“梅卡瓦IV”六十多噸的戰鬥全重,這一資料著實有些汗顏,要知道五十多噸的T-90MS、99A坦克這一指標都妥妥在800mm以上(甚至有1000mm的小道訊息),“梅卡瓦”有何顏面說自己防護力超強?

    再說發動機前置,這一手段以前很有用,發動機艙變相提升了抗彈區域的厚度,金屬材質的發動機也可以充當裝甲,尤其對破甲彈的防護效果較好。

    “梅卡瓦”坦克的發動機艙,注意,發動機遠非鐵板一塊、而是結構複雜的金屬製成品,這種結構的抗彈能力很差,根本無法與同等厚度的均質鋼相提並論,更比不上技術先進的複合裝甲

    但應該看到,一方面現代戰場的反裝甲威脅往往來自穿甲彈,破甲彈也是串聯居多,發動機艙的防護作用大大下降,而且發動機艙只能掩蔽車體,對最容易被擊中的炮塔則毫無幫助;另一方面,前置發動機必然造成車體高大、受彈面積大大增加,通俗的說就是更容易被擊中,這對提高生存率是很不利的。

    而且即便發動機艙真能抵擋一下來襲彈藥,還有一個致命的問題,發動機中彈意味著坦克癱瘓、失去動力,現代戰場上,一輛不能動的坦克除了被打靶,還有什麼其他的結局嗎,沒有。

    其實,對“梅卡瓦”這樣的坦克,又何必去分析發動機前置的優劣?

    不管以色列人如何為其辯解,事實已給出了答案:當今世界的主流坦克,從戰後第一代的T-55、M48到現今的M1A2SEP、99A乃至T-14,幾乎都是發動機後置,堅持採用發動機前置的也不過“梅卡瓦”一家而已。

    難道說各大國軍方的選擇都不如一個以色列英明?

    顯然不是,只能說發動機前置並不是一個好選擇,自吹自擂的“梅卡瓦”也可以休矣。

  • 2 # 夜之沙

    朋友你的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可以這樣告訴你,看你針對的敵人是什麼樣的。以色列在中東作戰打擊的就是一群中東的3流國家,和恐怖分子。要是把梅卡瓦拉到叢集戰場上去看看。要是打壞了發動機得不到快速的火力和空中支援和一個棺材有什麼一樣。所以武器要和戰場實用性一致。

  • 3 # dooge

    許多人對履帶式車輛重心位置的重要性一無所知,這是坦克總體佈局設計中一個關鍵因素,坦克採用動力前置還是後置的決定因素就是這個。

    當重心位置在車輛中心位置時履帶的傳動效率最高,中心太靠前或太靠後,履帶抓地力分佈不均,就會造成坦克機動能力下降,爬坡越障能力下降嚴重,履帶被扯斷風險增加。

    回到動力前置後置爭論的問題上,坦克設計師總是要給坦克裝上更強的主炮,更厚的裝甲,結果是增加坦克前部的重量,因為履帶車輛對重心位置太敏感,坦克前部能增加重量有限,因此,按甲彈線性提升的傳統思路,就得從總體佈局的思路來尋求突破。

    因此動力前置的優點就體現出來了,由於動力前置方案炮塔正面位置正好在車輛中心位置,因此要增加炮塔裝甲厚度還是要裝更大口徑主炮,都有足夠的重心餘量。梅卡瓦坦克裝甲佔全部重量的65%,算上發動機可當裝甲用,佔比可到75%之高,其他三代主流坦克,裝甲比重最多到50%

  • 4 # 兵器

    這種設計並不可取。裝甲不夠厚度湊的辦法雖然應付了上世紀80年代的現實威脅,但也給後續型號發展留下了巨大隱患。動力前置以後,由於需要在車體正面上方設定維護艙蓋,失去了安裝大厚度、高效能複合裝甲的可能性——這個艙蓋一般是要靠坦克兵用人力掀開的,重量和厚度都不能超過人的體力。這樣,在面對現代高效能反坦克彈藥的時候,車體正面裝甲基本上就和紙糊的沒有區別,甚至連最基本的單兵反坦克火箭筒都可以擊穿之,繼而癱瘓動力裝置。即使發動機阻擋住了彈藥的侵徹,但是失去動力的坦克暴露在火力密集的前沿陣地,必然發生悲劇。俄軍在兩次車臣戰爭中的遭遇就是例子。

    發動機本身作為防護手段,也並不可靠。近30年來,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飛速發展,侵徹深度從300毫米一路飆升到現在的800毫米以上。坦克柴油機的汽缸多為鋁材鑄造,即使採用縱置,也只相當於50至100毫米的均質鋼。這根本無法有效阻擋動能彈藥的攻擊,而車體正面又無法安裝大厚度複合裝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大嘴巴嘟嘟》這部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