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寶媽小藝
-
2 # 南京花神大道助聽器
當孩子初戴上助聽器時,家長要運用語言、表情和動作去誇讚他,使他產生滿足感。同時,要讓他在安靜的環境裡,聽一些柔和的聲音,如一段優美的輕音樂,以便在他的心裡樹立一個概念“戴上助聽器後,可聽見很好聽的聲音。”而一定不要把他放在很嘈雜的環境,聽到的聲音又大又亂,這樣他會覺得戴上助聽器後聽到的是不舒服的聲音,從而產生牴觸情緒拒絕佩戴。
-
3 # 華西店海之聲
1、觀察外耳道:家長需要拿下助聽器和耳模,看一下外耳道口是否有發紅。如果有,可以透過塗一些潤滑的凡士林、鬱美淨之類。如果沒有,繼續第二步; 2、將助聽器和耳模分開,只把耳模戴上去進行觀察,如果哭,多半是耳模不合適(導致此問題的原因是注射完耳樣膏後用拇指按一下的不良習慣)如果不哭,繼續第三步; 3、將助聽器和耳模連線,但是助聽器不要放電池,戴上進行觀察,如果哭,要考慮助聽器聲管長度是否不合適拽到了耳朵,修整。如果不哭,繼續第四步; 4、將助聽器和耳模連線,裝上電池,整體佩戴進行觀察,如果哭,多半是助聽器增益過大,考慮降低增益(導致增益過大的原因很多是因為小朋友的ABR和ASSR報告的單位多數是需要換算的,不能直接輸入這軟體裡)。 助聽器專家介紹,小兒佩戴助聽器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家長可以考慮自己也佩戴一個給小朋友做參考,經過耐心的適應。孩子們也能逐步適應這些突如其來的聲音! 另外關於嘯叫和聲反饋。個人推薦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做聲反饋,也並不是每個人來的第一步都是做聲反饋。什麼時候做呢?第一,直接聽到嘯叫;第二,抱怨時常嘯叫;第三,怎麼調都調不好的成人。 同時做聲反饋需要保持周圍非常安靜,不然會有副作用。
第一,有些孩子拒絕配戴助聽器,比如有的孩子一戴助聽器就哭、鬧或用手抓。如果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當家長的應當首先把助聽器戴在自己的耳朵上,給孩子做個樣子,要表示出很舒適、很得意的樣子,或是用更好的方法去引導孩子戴助聽器的興趣,培養孩子戴助聽器的良好習慣。
第二,注意摘戴前先把助聽器的開關關上,耳模和耳甲腔吻合,戴牢後再開啟開關。沒有語言的孩子,音量調節要根據孩子的反應而定。如果音量過大,孩子表現出驚恐不安的樣子;音量太小,孩子沒有反應,有語言的孩子可以用簡單的語言表示,回答助聽器好不好、有沒有聲音等問題。
第三,睡前關好開關,取下耳模及助聽器,以免造成不良後果。因耳模較堅硬,易把外耳道壓疼、壓傷。
第四,在炎熱的夏季,孩子不停地活動,容易出汗,汗水會沿電池盒浸入機芯,應採取恰當措施,如用象皮套、鉤針鉤的線套,套在助聽器上,預防汗水的侵蝕,以延長助聽器的壽命。
第五,聾幼兒初戴助聽器往往感覺不舒適,需要一個適應過程,一般在兩週左右。這階段應當注意三點:
①開始要把助聽器的調節鈕開小,然後漸漸增大,以便於適應。
②戴助聽器的時間從短到長,比如第一天戴1~2個小時,第二天戴2~3個小時。根據孩子的適應能力,逐漸延長時間,一直到對戴助聽器有好感,產生依賴為止。
第六,孩子的聽覺訓練,應從嬰幼兒期開始。母親將孩子抱在懷中,給他唱歌,或靠近孩子說話,訓練他對各種聲音做出反應;一旦孩子能利用自己的殘餘聽力察知聲音、辨認聲源,他的聽覺就開始發展了,此時應當培養他注意更多的聲音,比如聽錄音機、電視機的聲音,聽開門聲、鈴聲、盆聲、碗聲、鼓聲、狗叫聲,識別每個發音的東西,必要時還可以讓他邊聽邊用手觸控發音的物體來感覺發音的振動。這些都是孩子語言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七,抓住孩子的視線。每當孩子看著你的時候,你就跟他說話,漸漸地,他的目光就會集中在你的臉上,特別是當他發現看別人說話是件有意義的事情時,他的目光就變為專注。看人說話,是學習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八,利用發音感覺聲音的振動。當你說啊(a)的時候,把手按在脖子正中,會感到聲音的振動;當你說摸(m)的時候,把手指按在兩側鼻翼,會覺得鼻腔振動;當你說不(bu)的時候,把手指放在嘴唇前邊,可感到有一股氣流衝出來。這些觸覺資訊,都可以用來幫助孩子發音,這對重度的孩子尤其重要。
第九,語言訓練是非常關鍵的。首先讓孩子理解語言,發展語言能力。先從單詞開始,許多單詞可以單獨作為語言使用,例如吃、跑、跳、走、停……。從孩子理解第一個單詞開始,他就獲得了語言能力。
第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讓孩子聽說話,學說話;另一方面還要結合實際,教他認識事物的名稱,如吃飯時,指著飯碗教他說“碗”;出去玩時,看見汽車教他說“汽車”,看見花教他說“花”、“紅花”、“黃花”、“白花”等等;還應當教孩子說兒歌、講故事。家長應經常帶著孩子去些有趣的地方玩。
城市裡的孩子可以去動物園、遊樂場所等;鄉下的孩子可以去看綠油油的田野,或是去果園,春天有滿園盛開的芬香豔麗的鮮花,秋天有一串串成熟的果實。迷人的景色很能吸引孩子們的興趣。必要時帶著孩子做些有趣的遊戲。這都是啟發孩子說話的積極性措施。隨著孩子的成長,語言詞彙日趨複雜、豐富,經過持久的訓練和培養,你會為孩子的進步和成績感到自豪,你也會說“只要努力,就能取得了不起的進步”。你的孩子也將為此感到自豪,並因此而更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