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IT人劉俊明

    物聯網體系在大資料、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的推動下,已經有了一定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是物聯網平臺;其二是資料分析;其三是應用,其中物聯網平臺涉及到雲計算技術,資料分析涉及到大資料技術,而應用則主要指的是人工智慧技術。人工智慧目前處在物聯網體系的最高層,不僅各大技術最終均指向了人工智慧,同時人工智慧也是能否發揮出物聯網巨大價值的關鍵,可以說萬物互聯的背後必然要求萬物智慧。

    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的結合是二者發展的必然結果,物聯網需要透過人工智慧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以便於把物聯網的應用邊界不斷拓展,這也是產業網際網路發展的核心訴求之一,而人工智慧也同樣需要物聯網這個重要的平臺來完成落地應用,目前困擾人工智慧行業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實現技術落地。

    物聯網其實並不是一個新概念,但是為什麼物聯網依然能與大資料和雲計算技術一道被列入第三次資訊化浪潮的核心技術,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物聯網能夠承載更多的新技術,同時物聯網能夠深入到產業領域。

    在5G通訊時代,物聯網將獲得重要的支撐,基於物聯網的各種創新應用將成為新一輪創業的熱點領域,而這些新的創新領域中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的深度整合。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的深度整合將廣泛應用於智慧城市、車聯網、工業物聯網、智慧家居、農業物聯網和各種可穿戴裝置等領域,而這些領域無疑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 2 # BitMan

    有個朋友是搞AIoT的,週末小聚的時候還提到了這些問題。簡單回答這個問題就是,AIoT代表未來,現在不過是AIoT發展的初級階段,AI是IoT的翅膀,助力IoT智慧發展。AIoT雲平臺是資料承載、整合和處理的必要的基礎設施,可以體現為雲計算和邊緣計算。

    下面是朋友給出的一些更詳細的有關AIoT的思考。

    AIoT的概念並不新鮮

    AIoT即萬物智慧互聯,是AI和IoT的合稱,無論是AI還是IoT,都不是新鮮事物。首先要搞清楚AI和IoT分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IoT就是萬物互聯,我們身邊存在各種各樣的裝置,會產生和記錄大量實時或非實時的資料。透過大資料平臺的篩選進而交給AI平臺去處理。AI利用資料,產生更多模式化的、智慧推薦類的結果,進而影響裝置或者提供其它用途。

    IoT就是許多資料收集和感測器;AI扮演上層應用角色,對資料彙總、整理、分析、計算,以供使用。

    在AIoT背後,雲計算、邊緣計算都扮演著重要角色,接下來的5G,因其速度快、低延遲等特點,也將會在AIoT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實時計算領域,更是關鍵所在。

    AIoT也可以很常見

    提到AIoT,我會想到小米。小米將AIoT作為戰略重心,打造智慧家居生態體系,目前收穫頗豐。關於智慧家居,我記得小時候就聽人講比爾蓋茨有處住所,一切都很人性化,根據比爾蓋茨的習慣和狀態,門窗、家電等等就能自動調節…小時候羨慕不已。小米智慧家居體系,圍繞手機或者智慧音響,以小愛同學為媒介,加上各種硬體支援,門窗開合、空調智慧溫度、電飯煲智慧煮飯等等都可以實現。小時候聽來讓人羨慕的事情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

    智慧家居是一個家庭內的AIoT,往更大範圍來講,智慧城市就包含了城市範圍的AIoT。阿里智慧城市交通,據說在杭州試執行一年,區域通行時間減少了近20%。當然還有智慧醫療、智慧環保等等利用AIoT的場景。

    5G到來,智慧無人駕駛會不會成為現實呢?所有車都是能夠收集資料並且透過AI進行實時分析…當然,在可見的未來,無人駕駛的問題或許不在技術,而在於倫理…

    行業問題

    如前所訴,AIoT只是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無論是智慧家庭還是智慧城市,亦或者其它領域,AI所扮演的角色還不夠到位。這背後的原因或許是廠商對於資料的挖掘、整合和利用還有所欠缺;海量資料帶來的除了機遇,或許還有迷茫;AIoT場景挖掘還有待提升,場景驅動創新或許也是一大趨勢。

    AI本身的成熟度也要存疑。經過訓練或者自我學習之後,真的能夠智慧到準確推薦和調節嗎?不準確所帶來的安全問題又該如何解決?AI,AI,智慧仍舊離不開人工…

    此外,AIoT都被各種廠商叫爛了,然而卻沒有一個統一的行業標準。各家各自管自己的一攤,你的智慧音響控制不了我的空調,我的手機也打不開你家的電視…對於使用者,這十分不友好,被迫繫結廠商。對於廠商,資料不共享,各自閉門造車,一旦有所發現又蜂擁而上,不利於行業的良性發展。雖然各廠商都有自己的AIoT接入平臺,但限定標準,裝置廠商必須分別適配,代價較高。

    未來或許很美好

    未來會是什麼樣子?這個真不好說,就像4G到來時沒人想到移動網際網路會爆發,誰也不知道接下來什麼技術會促進甚至顛覆AIoT。

    5G即將到來,對AIoT是個不小的提振。IoT所產生的資料會更多、更快,如何整合和使用這些資料,對廠商是個不小的挑戰。

    找到合適的場景,解決資料利用的難題,之後如果還能夠形成行業標準,實現資料互通,再加上AI準確性的提升等等,相信AIoT的未來會更加寬廣明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鋼材庫存一降再降,鋼價為何不見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