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壺老酒半支菸

    乾隆當然是千載難尋、萬年也出不了一個的“明君”“聖君”,要不然他咋能在電視劇裡出鏡率最高?就連千古一帝秦始皇,見了乾隆大帝也得甘拜下風。建立了“十全武功”的“十全老人” 做了幾件讓秦始皇也望塵莫及並會汗顏的事情。所以說秦始皇跟乾隆大帝比起來,至少有三點遠遠不如甚至是望塵莫及。

    首先是自信程度。秦始皇派人探索世界,不管是尋找長生不老藥還是想開疆拓土,秦始皇一撥又一撥往外派人,甚至還想過親自出海遠洋,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而且在秦始皇的心中,外面世界很精彩,自己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但是乾隆皇帝很自信,什麼堅船利炮、先進科技,在乾隆眼裡都是奇技淫巧,還豪情滿懷地向世界宣佈:“我天朝上國無所不有!”乾隆關上了與世界交流的大門,不管是英吉利法蘭西還是俄羅斯,想跟大清交流,那都是“朝貢”,先跪下來再說。這種“霸氣”,秦始皇還真是沒有的。

    再來看文治,秦始皇只不過燒了幾本六國殘餘貴族攛掇造反的書,殺了幾個坑蒙拐騙的江湖術士,就背上了“焚書坑儒”的黑鍋;而乾隆皇帝製造了一百六十多起文字獄,動不動就誅滅九族,死了的也要掘墓梟首鞭屍,修了一部《四庫全書》,查繳禁書三千多種十五萬部有餘,焚燬圖書超過七十萬部。也只有吳晗說了一句“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矣!”乾隆六下江南,每次上千萬兩白銀足吃足喝,吃不完的就倒進河裡,花光了雍正辛苦積攢下來的家底,但是卻被電視劇演成“微服私訪、為民除害”,而巡視邊疆的秦始皇卻被罵做“巡遊無度”,連泰山封禪也被指責是“妄自尊大”。說起“文治”來,十個秦始皇的“貢獻”也比不上一個乾隆。

    第三我們再來看看武功,不管贏沒贏,反正乾隆湊齊了“十場勝利”。兩平準部,乾隆說:我都贏了!當然沒人敢問既然第一次就打贏了,幹嘛還要打第二次?但打了兩次,就算兩次“武功”;徵安南,孫士毅慘敗後狼狽逃回,乾隆說:我打贏了,因為安南“齎表入貢”了;徵緬甸,雲貴總督劉藻兵敗自殺,雲貴總督楊應琚遭到挫敗後被乾隆“賜自盡”,繼任雲貴總督明瑞被數萬緬軍包圍,明瑞與諸將士大部陣亡,經略傅恆率三萬萬多清軍出征,沒等仗打完,就只剩下一萬三千人了。但是乾隆說:我打贏了,因為二十年後“緬甸納貢投誠”了……

    乾隆這樣的武功數不勝數,而秦始皇派遣李信去打楚國,結果被人打了回來。秦始皇還得低三下四去求老將王翦,不但誠懇認錯,還被王翦狠狠敲了一筆竹槓,獅子大開口要去了不少良田美宅。這要是換做英明神武的乾隆皇帝,先要肯定李信打勝了——畢竟是打到楚國腹地了,等王翦滅了楚國,就可以算作兩次“武功”了。

    從這三點上來看,秦始皇還真是比不上乾隆,因為乾隆在這三個方面“完勝”秦始皇。而且秦始皇一心想讓大秦帝國二世乃至萬世,人家乾隆皇帝直接挖塌了大清帝國的牆角,成了清朝的掘墓人,這“胸襟氣度”和“歷史貢獻”,秦始皇還真是難以跟他相提並論……

  • 2 #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乾隆皇帝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最聞名的帝王之一,提起他的名號,男女老少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清高宗統領清朝康乾盛世,帶領康乾一路走向巔峰,盛世之盛,使得西方學者給予了康乾一個名副其實的學名“High Qing”。

    盛世的稱號來得不無道理,愛新覺羅弘曆勵精圖治,為國謀大業,體恤民眾百姓,但也是這樣一個皇帝,親手把康乾盛世領向了沒落和衰亡。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就這樣被更替,留下人們對那段輝煌歷史的無限遐思,朝代更迭的關鍵點——領導者自然而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乾隆皇帝究竟是如何親手打造一個盛世、又忍心眼睜睜看著家國破滅的呢?

    愛新覺羅·弘曆在位前後共六十年,這一期間,中國古代社會已經發展到封建社會階段的最頂峰,社會人口達到了有史以來的頂峰,乾隆皇帝前後接連五次免天下錢糧,又免了八個省的漕糧,這大大減輕了老百姓的農業生產負擔,百姓不愁基本衣食住,生活居安無憂。在經濟發展上,由於農業方面的平穩執行,政策不嚴加限制,商業也有所起色。而乾隆皇帝又接連平定邊疆戰亂,捍衛了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

    乾隆不僅是中國最長壽的皇帝,而且還是世界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他從幼年到老年,一生中沒有害過一次大病或頑疾,身體健康。吉人天相,同時愛新覺羅弘曆也是歷史上運氣最好的皇帝之一,他繼位時並未經歷任何波折,從未遭到刺殺或謀反,甚至直到他90歲高齡時,手中仍然掌握有效的權力,群臣盡忠,沒有人敢貿然挑戰帝權。

    可以說乾隆皇帝一生順風順水,一來繼承了先祖先帝頑固的統治基礎,幾乎不需要做什麼,只要不作出出格的決策,康乾盛世就會順利地往巔峰發展。而乾隆自身又體力極佳,精於體察國情,作出精確可靠的決斷,才帶領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往最後的高峰發展。俗話說盛極必衰,康乾盛世的沒落也是不可避免的。

    乾隆皇帝的績業輝煌,清朝繁盛時期,周遭諸國都頻繁派出使節來往大清,疆國貿易日漸興隆,清朝在他的引導下成為當時最富庶顯赫的國家。愛新覺羅弘曆的獨裁既是霸業也是偉業,諸多歷史學者對他的評價都以“功大於過”一註釋之,這樣的評價的確合理。

    史書上稱,乾隆皇帝屬於自然老化死亡,從康熙五十年到嘉慶四年,他在現代的觀念裡已經算是長壽,更何況在古代達到將近九十的高壽。如果乾隆帝的壽命能夠再向後延續,想必他老人家肯定不願看著王朝衰落,定要把康乾盛世的統治繼續鞏固下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佳能5D4、EOS R、EOS RP綜合,價效比高、好用、實用的是哪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