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者60後
-
2 # 小馬哥8S8
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實際上和年紀是沒有關係的。但為什麼有很多人能產生這樣的疑惑呢?究根結底就是責任心在作祟。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所承擔的責任是越來越多。這樣就導致我們在規劃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之時,首先想到的不是怎麼去旅行,而是自己的責任。例如說自己的孩子怎麼辦?自己的家裡沒人照看怎麼辦?自己的父母怎麼辦等等疑惑!但是呢,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合理的規劃,積極的解決,沒有任何事情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責任心應該有。但是責任心也該適當的得到放鬆!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不管任何年紀都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
3 # 悟空旅行記
老是問題嗎?
我曾經無數次問過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身患重病甚至絕症,我會踏上旅行之路嗎?
我曾經聽聞一個故事:一位老人家晚年退休在家,身體不適,查出是癌症,自覺時日不多的他開始思考人生,他覺得唯一的遺憾是還沒有見識過祖國的大好河山,如今既然行將遠去,不如慷慨前行,於是他騎上他的腳踏車出發了,這一走就是5年,當他5年後回到曾經告訴他患癌的醫院複查,癌細胞竟然奇蹟般的消失了。而這位老人,不只收穫的是健康的身體,還有這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所以,等我們老了以後,我們還會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嗎?
我的身體一直都不好,如今也是人到中年。17年去香港,因為香港住宿太貴,想在一天之內遊玩所有計劃景點,我來了一場加急行。於是我累倒了。我那時候才明白什麼是老態龍鍾,才明白拄著柺棍顫悠悠上樓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香港之行後我愈發頻繁的疲累,而就因為這種頻繁的疲累成了激勵我的原因,告訴我已慢慢老去,激勵我去看看這大千世界。旅行、環遊世界,我想是每一個人的夢想,卻因為各種藉口而擱置不得成行。也許題主說的年老是一個最大的阻礙,是已為年老者最大的藉口。但總有人在路上,不是嗎?!
————華麗的分割線————
-
4 # 一凡日記錄
年齡大了,能吃就吃,能喝就喝,腿腳靈活,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更是要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歲數大了”不會作為牽絆我想要走出去看外面的世界、瞭解各地的風土人情的藉口。
“世界如此大,也如此奇妙”,年輕的時候忙於生計,沒有充裕的時間去旅遊,即便能在節假日或年假的時候來一趟國內或境外遊,那也是走馬觀花的遊覽。上了年齡,不用再為生活奔波,財務自由、時間自由,更該好好享受一下生活,我會每年都做一個規劃,把年輕時想去而又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去成的地方,一一遊覽一遍,邊走邊看,充分享受旅行中的樂趣,好的地方我就放慢腳步,在那裡生活一段時間,體驗感不好的地方,我就像一個過客匆匆而過,總之我可以自行控制旅行的節奏,這種感覺實在是太美妙了。
雖然年齡大了,可我確要保持一顆年輕的心,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因為再不行動起來的話,隨著年歲的增長,“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
5 # 悠悠愛旅行
我不敢,我內心的牽掛太重。
等我老了,肯定早就已經送走了自己的父母,孩子也已經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身邊只有老伴在陪我,當我老了,他也已經老了。
我最喜歡年齡比我大三歲,當我頭髮斑白,他應該也已經步履蹣跚。我不可能一個人去旅遊,如果要去,肯定會帶著她。
可是兩位老人去旅遊,需要花費的錢不是一個小數目。我們必須走正規渠道,我們必須有人照顧,而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我們有足夠的消費水平。
從現在的經濟收入來看,等我到了七八十歲的年紀,沒辦法工作之後,自己能養活自己就已經是件不容易的事了。
作為一個普通人,說實話,我真心沒有那麼多積蓄。一輩子辛辛苦苦,讓父母安享晚年,讓孩子快樂的成長,等到一切都塵埃落定,我已經老得快走不動了。
人到了一定年紀,總是會畏懼死亡。我不敢一個人去旅遊,因為我害怕在外面出點什麼事情,可能就回不來了。哪怕是去世,我也想在自己家裡,而不是在一個未知的路上。
另外講到最關鍵的一點,我只有一個兒子。我不知道他這一生是否會順利,我也不知道等我老了,他是否有贍養我的能力。可是作為一個父親,我不想給孩子添亂。
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生活,也許很匆忙,也許很悠然。可我不想成為負擔,這也許是我能為孩子做的最後一件事情吧。
我承認我怯懦了一輩子,我不敢放下一切,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回覆列表
你是怎麼界定年齡大小的?前天我看到一個影片,98歲的老人還在輕巧靈活地爬樹,論歲數他算大吧?有些20--30歲的人已經疾病纏身,寸步難行。
我認為能不能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主要還是看自身身體健康狀況,看心情。
旅行愉悅心情,有利於身體健康,促進長壽。如果像上述98歲的老人一樣的身體,一定會作說走就走的旅行。
俗話說:“少要沉穩,老要張狂”。一靜不如一動,老了更應該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抓緊看點吃點,到另一個世界也多帶給那裡的人們一點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