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陽光下嫩草上的露珠

    國家有文化底蘊的最大好處就是有精神支柱,哪怕在最困難的時候,哪怕被滅掉,也能復國。而且凡是有文化底蘊的國家,大都是強國,為什麼小國很多被滅掉就不再有了,而很多強國即便一段時間內被滅了,還是能再起來,關鍵就是文化底蘊,體現在民族有傳統,人民有韌性,國家有國運,世代有傳承。

    其次在和平時期來說,國家有文化底蘊的表現,基本上都比較大氣,比較從容,不會顯得狹隘和輕浮的感覺,不會把一點點的輸贏和得失看得太重,從容大度的氣質不是一兩天能養成的,必然是千百年的國家文化底蘊薰陶出來的。

  • 2 # 偶的世界定格動畫

    我想用通俗的語言來表達我自己文化重要性的解讀。文化、習慣、習俗在英文中都是一個單詞culture,這也說明文化確實也包括習慣、習俗在內的。

    一個國家是由一群個體組成的,每個人的個性、想法、思維、需要都有所不同,如果沒有文化就擰不到一起,天下就會一團糟。

    文化中最重要的內容,我認為是一個群體的制度和規範,包括成文的律法和不成文的道德、俗倫理觀念和風俗,不然大家的行為就沒有標準,誰對誰錯就無從區分。比如對待偷竊如何懲罰,是肉體摧殘他、還是人身自由限制他,還是什麼別的方法,這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家都不一樣。新加坡很文明,但它依然用古老的鞭笞來處罰許多偷竊等許多罪過。

    再比如對待婚姻不忠,是管還是不管,這個差距也很大,管的話咋管,是用道德譴責還是法律伺候。放在中國古時候某個時期,出軌的女人慣用家法懲制,家族的規矩說了算,國家是不需要管的或者也管不了。現今的印度,很多地區還允許家族用石頭把不忠的女人打死呢。

    還有如何對待未成年人保護問題,美國就十分細緻和嚴苛,打小孩兒是堅決不行的,鄰居會告發你,政府會依法處理家長,孩子還得先由政府判決如何照看。而這件事在中國就沒那麼嚴重,大家覺得自己的孩子,只要別虐待,打幾下、罵幾句天經地義。這就是制度和風俗習慣的文化不同,積累久了就不需要再多說了,這就是制度和規範的底蘊。

    第二個我覺得就是民間宗教、信仰、禮法的底蘊積累了。這方面會形成共識的道德和倫理的規範。特別是宗教信仰的力量太大,同樣的宗教信仰可以融合不同的人,而信仰不同的人融合起來就有難度,可能還會經常起衝突甚至互相視為仇敵,瞭解下阿拉伯地區就明白了。

    禮法也極為重要,古時信奉禮教,父母君臣之間是有綱常的,像現在這樣你敢大聲和父母老師說話、甚至還敢頂撞父母老師那是大不敬,甚至做妻子的也不能和丈夫頂嘴;我們現在相互見面笑著握下手打個招呼就算可以了,甚至都不起身、點個頭都不算非禮,而古代是要行禮的,不同身份之間禮數各不相同。有人說這個沒啥用吧,有用,很有用,這會避免相互想法和標準的不同而產生矛盾。A認為自己很正常,而B就認為對方失禮了,心想太不拿我當回事了,C來化解說他這人就這樣,這就經常會使人際關係遇到問題。

    我們中華民族的這方面底蘊是無比的深厚,很可惜,從民國新文化運動開始,把禮教給廢了,幹這事的還包括魯迅,現在禮教也基本上沒有多少繼承。而日本甚至南韓繼承了許多,這既是遺憾,也要慶幸,遺憾的是自己的文化讓人家承襲下來,慶幸的是還能看到自己文化精髓的活標本。

    第三個就是可以追溯到的故事和元素。一個家庭、一個家族、一個民族到一個國家,總要有歷史的故事可以講,然後能反思和銘記一些東西。連以色列這樣的新國家還在想方設法講故事、捋歷史,日本總想好好編下自己的歷史教科書,南韓總有不斷往自己懷裡摟文化遺產,說明豐富的過往太重要了。

    中華的過往不能用豐富而要用厚重、博大來表達了。

    我忽然想起一件事,為什麼考核一個人時為什麼總要看他的履歷,因為我們要看他未來沒有別的辦法呀,只能先看他的過去,好的過往就是實力和信譽。國家的歷史也是一種實力和信譽,曾經是強還是弱,光榮還是恥辱,未來會友善還是危險,不看歷史,憑據就太蒼白了。

    歷史形成也好多元素,比如圖騰、建築樣式、服飾紋樣、樂器、詩、詞、歌、曲等等這些東西,這些不但是文化中可視、可聽、可記憶、可聯想的符號,也是一華人與人之間的認同基礎。你說這些元素該有多麼重要。

    物質的文化大多是可以自然傳承的,而非物質的文化就很難傳承,這也是為什麼全世界都在強調保護非遺的原因了。小到剪個紙、唱個歌、扎個風箏、捏個泥人、做個小吃,大到一種方言、語言,沒人學習怎麼傳下去呢,失傳了一定會造成文化的損失,都失傳了底蘊就找不到了,人與人間的相互認同就少了很多東西,也會丟失對自然與社會的獨特認識和總結,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底蘊。比如某些地區的生物物種只有那個地區的人認識,如果這個地區的語言或方言消失了,那認識也隨之消失了。

    藝術層面的東西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繪畫和音樂,會形成一個群族的特性,也可以總結出很多原理。繪畫能總結出構圖、線條、色彩的原理,然後融合自己的習俗應用到建築、服飾、產品、設計甚至心理學上,而音樂能總結出怎樣發出悅耳的聲音和韻律,並應用在聽的方面的創作上。

    我們現代華人審美觀念很缺乏,這與文化繼承與思考不足有很大關係,太在意什麼有用沒用了,就慢慢遠離了藝術,所以我們才會變得很俗。

    如今生活壓力大,確實讓許多人變得很功利,只重視眼前的有用,這對文化繼續發展非常不利。沒有繼承哪留得住底蘊,又哪有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底氣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調音師》最後阿卡什是怎樣恢復視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