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回覆列表
  • 1 # 問答達人

    我是真君,我來回答。

    中國歷史上的武則天是一個有著很大爭議的女人,一方面她的人生是成功的,靠著自己的能力在那個男權社會上當上了女皇帝。另一方面她也是失敗的,她心狠手辣,六親不認,可以說她的成功是用別人的鮮血和性命堆積起來的。歷史上有野史記載著武則天為了自己的地位親手殺掉了自己的女人。都說虎毒不食子,武則天作為一個母親她為什麼要殺了自己的女兒呢?今天我們就來揭祕一下武則天殺自己的女兒的真相。

    而且武則天是一個比擬重親情的人,像她對她的母親楊氏久是極孝敬,那時的她願望還沒收縮開來,所以她女兒不怎樣可能是武則天殺的。

    另一種是王皇后殺的。由於在歷史上明白記載武則天對唐高宗說安定思公主被王皇后捂鼻窒息死在襁褓中,於是高宗將王皇后打入冷宮,之後不久王皇后就死了。

    那武則天究竟有沒有殺掉自己的女兒呢?答案是否定的。

    其一,武媚娘有沒有機會。據史料記載,唐高宗非常疼愛這個女兒,既然如此,小公主身邊肯定會有好多人伺候。哪裡像過家家一樣,小公主身邊沒有丫頭或奶媽。

    其二,武媚娘到底有什麼超級武功。武媚娘要想在王皇后離開時下手,下完手還要迅速的逃離現場,既然武媚娘自己沒有公佈這一重大新聞,這又是誰知道的。

    其三,假設有宮女參與,這個宮女又是誰,她如何敢披露殺人不眨眼的武媚孃的醜聞,難道她不怕武媚娘報復。既然武媚娘連自己親生女兒都不放過,這個宮女又是如何逃脫的呢。

    但是這一段歷史早已從無探究,對此你怎麼看呢?我覺得吧,不管武則天有多麼心狠手辣,但是作為一個母親親手殺死自己的親生女兒這件事我覺得不應該是一個母親可以做出來的事情。

  • 2 # 北涼縣令

    武則天有沒有殺女?

    我覺得武則天殺的可能性大一些。

    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年初,武則天又給天子生下了一個活潑可愛的的小公主,天子李治對這個漂亮的小公主關愛有加,每天沒事情的時候都會過來看一看。

    可是作為後宮之主的王皇后,在得知武則天又產下一女之後。卻不得不故作姿態,隔三差五來看望一下小公主,以表示關心。

    每次來看小公主的時候,出於必要的禮貌,也出於女人天性,王皇后總要抱起小公主逗耍一番,而每次武則天也要強顏歡笑的陪在一邊。

    這個可怕的念頭說如此大膽和瘋狂,以至於它一出現連武則天自己都禁不止倒吸一口涼氣,可是這個想法又是如此強烈而又如此可行。

    永徽五年的這樁女嬰猝死案直到千百年後仍然是個未解之謎,按照正史記載,人們普遍認為是武則天親手扼殺了自己的女兒,一次嫁禍王皇后。然而史家卻不斷有人提出質疑,理由是“虎毒不食子”。

    在有就是時隔十二年後,武則天還專門為女兒舉辦一場隆重的遷葬儀式,採用親王制度,此外她還為這個夭折的長女追封為安定公主,諡號為“思”。這個諡號不僅表達她對女兒的思念,而且蘊藏著另一層意思。

    所以我覺得在在當時後宮緊張時期,武則天是有動機、有理由做的出來的。

  • 3 # 江湖小曉生

    武則天一生,有兩個丈夫,六個孩子,其中四個兒子,兩個女兒。這兩個女兒當中,長女安定公主,早年夭折。

    關於安定公主的死,其實在歷史上是有爭論的。以歐陽修為首的一幫宋朝老臣們,在編寫《新唐書》的時候,就將安定公主的死,歸罪於武則天。

    他們認為是武則天親手掐死了自己的女兒安定公主,嫁禍給王皇后,從而讓唐高宗李治,有了廢除王皇后的理由。那麼這件事到底是不是事實呢?

    01武則天野心勃勃,王皇后必然是她的絆腳石。

    武則天早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在李世民去世以後,唐高宗李治想了各種辦法,才把武則天弄到自己的後宮中去,成為了他的昭儀。

    武則天嫁給唐高宗李治以後,兩個人百般相愛,唐高宗甚至許諾武則天,一定會將皇后的位置留給武則天。

    但是當時唐高宗李治,是有皇后的,也就是王皇后。王皇后出身高貴,是太原王氏的後裔,她的爺爺和父親那都是高階官員,她本人也是大家閨秀。

    早在李治還是晉王的時候,王皇后就嫁給了他,而且是明媒正娶的晉王妃,就是李治的原配夫人。加上她的身份,她這個皇后是得到朝中大臣們一致好評的。

    光有大臣們給好評,皇帝不喜歡又有什麼用呢?尤其是武則天入宮以後,所有女人都失了寵,王皇后自然也不會例外。

    為了讓武則天當上皇后,唐高宗也是費盡了心思,可是一談到廢后的事情,朝中大臣們就紛紛表示反對,所以沒有合適的理由,這皇后是不能廢掉的。

    武則天是個野心勃勃的人,她當然要給自己創造機會,所以她會不會利用自己的女兒,給王皇后下套呢?這件事還是極有可能的。

    02武則天有下手的時機,王皇后不具備時機。

    在《舊唐書》當中,對安定公主的死,只有夭折的說法,具體是怎麼夭折的,其實並沒有合理的說法。

    大致的過程是這樣的,當時唐高宗和武則天都在外面玩,安定公主還在襁褓之中。王皇后前來尋找唐高宗李治,結果沒有遇到他們倆,就進去看了一眼安定公主。等到武則天回來以後,問誰來過這裡,宮女只說王皇后來過這裡。武則天回去一看,安定公主就已經死了。唐高宗李治趕來以後,便一口咬定是王皇后害死了安定公主,殺害公主的皇后當然是留不得的,所以唐高宗就藉此機會把王皇后給廢了。

    問題就出在武則天回來以後,這一段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如果小公主在武則天回來之前就被殺了,那麼負責照顧公主的宮女們,難道會發現不了?

    安定公主雖然歲數小,但好歹也是公主,身邊怎麼可能離了人呢?唯一可以離開人的機會,或許就是有大人物前來探望。

    昭儀生女,後就顧弄,去,昭儀潛斃兒衾下,伺帝至,陽為歡言,發衾視兒,死矣。又驚問左右,皆曰:"後適來。"昭儀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後殺吾女,往與妃相讒媢,今又爾邪!"由是昭儀得入其訾,後無以自解,而帝愈信愛,始有廢后意。---《新唐書》

    王皇后的確可以將宮女們趕走,獨自看望小公主。可是等王皇后走了,這幫宮女還是不來照料小公主嗎?這完全說不通。

    武則天回來以後,也是可以把宮女們都趕走了,自己獨自照料小公主,那麼這個時候武則天就有了下手的時機。

    03武則天因為這件事,終於登上了後位。

    武則天夢寐以求地想要成為皇后,所以她一直以來都在努力讓唐高宗想辦法。可惜朝中大臣們紛紛表示反對,莫說是要立武則天為皇后了,就連廢掉王皇后都是個問題。

    安定公主被殺以後,事情就出現了轉機。為了彌補受傷的武則天,唐高宗李治不僅廢掉了王皇后,而且還不顧群臣的反對,強行把武則天給立為了皇后。

    後寵雖衰,然上未有意廢也。會昭儀生女,後憐而弄之,後出,昭儀潛扼殺之,覆之以被。上至,昭儀陽歡笑,發被觀之,女已死矣,即驚啼。問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適來此。”上大怒曰:“後殺吾女!”昭儀因泣訴其罪。後無以自明,上由是有廢立之志。---《資治通鑑》

    當上了皇后的武則天,絲毫沒有任何安分的想法。她將那些曾經阻止她成為皇后的大臣們一個個都給殺掉了。

    就連唐高宗李治的親舅舅、開國元勳長孫無忌,都沒能逃過武則天的毒手。從這一系列的殺人操作來看,武則天完全有理由掐死自己的女兒。

    一個女兒能夠給武則天換來皇后之位,能夠換來生殺予奪的權力。以武則天的人品來看,這件事百分之百她做得出來。

    04武則天的二兒子李賢,就是被她逼死的。

    武則天跟唐高宗有四個兒子,老大李弘,老二李賢,老三李顯,老四李旦。其中老大李弘是比較優秀的,可惜英年早逝,被唐高宗追封為皇帝。

    老大死了以後,老二李賢就成了太子。李賢也是一表人才,而且能力十分出眾。唐高宗對李賢是非常疼愛的,不過武則天卻不喜歡這個兒子。

    文明元年,則天臨朝,令左金吾將軍丘神勣往巴州檢校賢宅,以備外虞。神勣遂閉於別室,逼令自殺。---《舊唐書》

    為什麼呢?哪個母親不希望兒子成才呢?武則天就是這麼一個不希望兒子成才的母親。她發現李賢實在是太優秀了,完全影響到了她在朝中的地位。

    武后得政,詔左金吾將軍丘神勣檢衛賢第,迫令自殺,年三十四。---《新唐書》

    為此武則天找了個理由,說李賢有謀反的可能,所以就要把這個兒子給殺掉。好在唐高宗對他非常寵愛,免於一死,只是將他貶為庶民。

    就算是這樣,武則天都沒打算放過李賢。等到唐高宗死了以後,武則天隨即就派遣左金吾衛將軍丘神勣前去搜查李賢的住所,順帶著就把李賢給逼死了。

    一個養了二十多年、能力出眾的兒子,武則天尚且能狠心殺害,她為什麼就不能對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女兒下手呢?這一點新舊唐書中的說法可是一致的。

    總結:帝王的世界,咱們不懂。

    在封建帝王的腦子裡,除了權力,其實什麼都沒有。親情愛情友情,這些正常人視為最珍貴的東西,在帝王的眼中,卻一文不值。

    他們只看重權力,所以唐太宗可以殺兄逼父,唐玄宗會殺掉三個兒子,自然武則天也會動手掐死自己的女兒。

    作為一代女皇,武則天其實比那些男人皇帝更加不容易。因為她首先要克服性別上的差距,其次才是奪取權力的過程。為了大權,犧牲一兩個孩子,武則天這種帝王是做得出來的。

    參考資料:

    《舊唐書》

    《新唐書》

    《資治通鑑》

  • 4 # 撿史君說

    武則天殺女的說法是後人編造的。

    首先,當時駱賓王討伐武則天,在《討武檄文》中羅列了她大大小小的所有“罪行”,其中並沒有“殺女”這一項。如果確有其事,如此大的罪行,駱賓王一定會在檄文中寫明,以增加他討伐的正義感。

    而武則天殺女的傳聞是幾十年之後,不足為信。

    其二,據《資治通鑑》述:

    (王皇后)寵雖衰,然上未有意廢也。會(武)昭儀生女,後憐而弄之,後出,昭儀潛扼殺之,覆之以被。上至,昭儀陽歡笑,發被觀之,女已死矣,即驚啼。問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適來此。”上大怒曰:“後殺吾女!”昭儀因泣訴其罪。後無以自明,上由是有廢立之志。

    《資治通鑑》將這一事件的發生時間定為永徽五年,也就是李賢出生那一年。那麼,公主大概會比李賢大一點,但永徽五年,武則天從三月至十二月,都處於孕期,即便她有足夠的殘忍和過人的心計來策劃這件事,卻缺少一個最關鍵的因素:那個女嬰。

    我們將武則天所生孩子的出生年月排列一下:

    永徽三年(652年),李弘出生。

    永徽五年(654年)十二月,李賢出生。

    顯慶元年(656年)十一月,李顯出生。

    龍朔二年(662年)六月,李旦出生。

    麟德二年(665年),太平公主出生。

    可以看出,每個孩子的出生間隔大約是兩年,從李顯到李旦,間隔了五年半,再往後到太平公主,大約是三年。每兩年生一個孩子,應當是最符合生育規律的。

    永徽三年到五年間,武則天還生下一個孩子的可能性極低。

    所以,無論從邏輯上還是情感上,武則天殺女的說法都不成立。

  • 5 # 媒體7x24小時

    這件事兒應該是沒有的,咱們來看看史書中的記載:

    1、【昭儀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殺之。上遂有廢立之意。】——《唐會要·卷三·皇后·天后武氏》

    2、【昭儀生女,後就顧弄,去,昭儀潛斃兒衾下,伺帝至,陽為歡言,發衾視兒,死矣。又驚問左右,皆曰:“後適來。”昭儀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後殺吾女,往與妃相讒媢,今又爾邪!”由是昭儀得入其訾,後無以自解,而帝愈信愛,始有廢后意。】——《新唐書·卷七六·列傳第一·后妃上·則天武皇后》

    3、【會昭儀生女,後憐而弄之,後出,昭儀潛扼殺之,覆之以被。〔覆,敷又翻。〕上至,昭儀陽歡笑,發被觀之,女已死矣,即驚啼。問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適來此。」上大怒曰:「後殺吾女!」昭儀因泣數其罪。〔數,所具翻。〕後無以自明,上由是有廢立之志。】——《資治通鑑胡注本·卷第一九五·唐紀十五·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上之上》

    從以上記載可以明顯看出一個加工的過程:細節逐漸豐富、人物、對話增加,因此可信度較低。從情理分析,此時王皇后已然寵衰,何苦還要給自己找不自在?就算她心思惡毒,那也要害武御姐本人吧?害那麼個小嬰兒有何用?再說武御姐殺女兒難道還要說給別人聽麼?不會吧?既然如此,那麼這些記載怎麼就那麼言之鑿鑿說是武御姐乾的?誰看見是她乾的了?這些都沒有,因此可以基本確定這是假的,真相就是《唐會要》記載的,小公主暴死而已。以當時落後的醫療條件,嬰兒夭折太正常了,武御姐只是利用這一事件誣陷王皇后,並沒有殺死小嬰兒。

  • 6 # 跪射俑

    分析可以得出結論:歷史上無此事。

    這裡說了兩件事,第一件,就是說武則天扼殺了自己的女兒,第二件是武則天效仿呂后殘忍地處死了王皇后和蕭淑妃。武則天殺女如此重要的情節為何不載入《舊唐書》,而只以史臣曰的方式記錄。

    其中緣由應該可以歸納為史官對此事並沒有確鑿證據,只是根據傳言用個人評價的方式順帶提了一下,這表現了史官忠於歷史真實的職業操守。

    而到了宋朝時期的兩部正史也就是《新唐書》和《資治通鑑》裡面,武則天殺女說突然坐實,並且史官如穿越般進入了案發第一現場,栩栩如生地記載了整個過程,這其中不能不讓人懷疑。

    犯罪人作案必然有犯罪目的,而具體到武則天來說,如果是她親手掐死了自己的女兒,就是為了嫁禍於王皇后,從而達到取而代之的目的。可是唐高宗和王皇后的關係在武則天入宮之前就已經惡化。

    唐高宗寵幸蕭淑妃,這才使得王皇后為了爭寵,引進了感業寺中出家的武則天作為自己的同盟,一起對付蕭淑妃。當發現引薦武則天入宮是引狼入室之後,王皇后為了穩固地位,只好舅舅柳奭等人出面,在高宗面前請求立李忠為太子。李忠生母雖然另有其人,無子的王皇后為了自己的地位,只好採此無奈之策。一開始高宗並不同意,直到長孫無忌、褚遂良等朝廷重臣相繼出面固請之後,他才勉強答應。於此可見,王皇后在高宗心目中的地位已經是岌岌可危了。

    隨著李弘的出生,武則天在高宗心目中地位已經是無人可以取代,王皇后和蕭淑妃在對戰武則天的鬥爭中,已經處於明顯下風。對於一個已經失去皇帝感情的名存實亡的皇后,武則天繼續等待就有機會取而代之,她有必要付出自己親生女兒生命的代價嗎?這樣看來,武則天殺女就失去了作案動機。

    永徽五年底,唐高宗將廢后之事付出行動。他來到長孫無忌府邸,以皇后無子為理由打算廢之。長孫無忌顧左右而言他,此事無果。永徽六年六月,唐高宗召開由長孫無忌、褚遂良、于志寧等重臣參加的會議,繼續以皇后無子為藉口,打算廢后。會議之中,唐高宗抓住的只是王皇后無子之事。而小公主之死是永徽四年底,距此已經一年半有餘,如果真如《新唐書》《資治通鑑》記載的那樣,唐高宗為何不以小公主之死拿來作為王皇后的一條罪證?在他的申訴中,並沒有提到此事,很明顯,如果是他認為王皇后就是殺害小公主的凶手,這一點必然會作為理由拿出說與各重臣,而在討論廢后之時,此事自始至終沒有被提及,就是因為唐高宗並不認為王皇后是凶手。高宗廢后是由來已久的策劃。

    小公主之死,並不是導致高宗產生廢后想法的動因。

    反過來我們推論,如果是武則天親手掐死女兒,就是為了嫁禍王皇后。可是根據歷史的記載,真正讓唐高宗產生廢后想法的並不是此事,唐高宗也從來沒有認為王皇后跟小公主之死有關係。這樣一來,武則天掐死女兒並嫁禍王皇后之事的真實性就很值得懷疑了。

    前面我們談到,《新唐書》《資治通鑑》的記載者彷彿穿越到了案發現場,詳細紀錄了一切情節。試想,此事如果真是武則天所為,現場肯定只有她一人,宮廷祕聞,史官是如何得知此事?

    公元684年9月,徐敬業在揚州起兵,以討伐武則天為號召。才子駱賓王為徐敬業起草了聞名後世的《討武氏檄》。此檄文中,駱賓王幾乎把武則天祖宗八代都罵了一遍,還無中生有地添加了武則天殺害唐高宗和自己生母等情節。但是整篇文章裡面,沒有一處提及武則天親手殺女之事,如果此事哪怕在當時有一點傳聞,肯定會被他們拿來作為武則天“滅絕人倫”的一條罪證。可見此事是否存在,真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於此,我們可以做一個合理的推斷。武則天的女兒確實是暴卒,但是極有可能死於嬰兒猝死症,這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是極為常見的。武則天並不存在親手掐死女兒的動機,武則天殺女說明顯證據不足。

  • 7 # 理工男讀歷史

    個人感覺武則天殺女一事證據不足。

    指控武則天殺女的史書記錄,最早出現在五代後晉的《舊唐書》

    指控武則天親手殺害自己女兒並嫁禍王皇后的是編撰於宋代的《新唐書》和《資治通鑑》,《資治通鑑》成書晚於《新唐書》,且關於此事的描述文字基本接近,應該是司馬光借鑑了歐陽修的著作。而《新唐書》此處內容與唐人劉肅編撰的《大唐新語》比較相似,估計是歐陽修參考了《大唐新語》,或者兩本著作來源於相同的已失傳史料。

    但要重點指出,《大唐新語》編撰於中唐憲宗時期,晚於武則天時期約150年,其中並無武則天殺女的記錄。《新唐書》中增加了數十字的細節描寫,是現存史料中對武則天殺女細節描寫的最早記錄。

    唐末五代編撰的《舊唐書》史料來源於盛唐開元年間編撰的官方史書《唐書》,書中兩處涉及武則天女兒死亡事件描述不一致,一處寫的是安樂公主暴亡,一處寫的是武則天掐死了自己的女兒,只有“振喉絕襁褓之兒”這幾個字。可以說,這才是現存史書中記載武則天殺死自己女兒的最早記錄。但由於不確定其中哪些內容是《唐書》原文,哪些是後人增加的,所以保守來說,最早出現武則天殺女記錄應該是在五代後晉時期。

    唐代現存史書和唐人筆記,並無武則天殺女記錄

    前文提到的《大唐新語》中並無武則天殺女的記錄。稍早於《大唐新語》編撰的《唐會要》,是唐代的官方文獻集,編撰於中唐德宗時期,其中也沒有武則天殺女的記錄。只有一句“昭儀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殺之。上遂有廢立之意。”

    這是現存史料中對安定公主死亡事件的最早記錄,也非常有權威性;

    再早一點點,編撰於盛唐時期的筆記小說《朝野僉載》也沒有這方面的記錄,這部書的作者張鷟,書中對武則天時期朝政多有譏諷,如果朝野中有武則天殺女傳聞流傳,張鷟肯定是不會放過的;

    武則天同時期有個著名的反對派是駱賓王,在《討武曌檄》中雖然把武則天罵了個狗血淋頭,列舉了武則天殺子殺兄等一系列醜事,但對殺女之事一字不提。當時安樂公主已經死去近三十年,如果有其他說法,早就在朝野上下流傳的沸沸揚揚了。這說明在武則天同時期,安樂公主死因並無其他說法,甚至連民間傳說都沒有。

    總之,根據現存史料記載,唐代並沒有人指控武則天殺死了自己的女兒,只說武則天利用自己女兒死亡事件搬倒了王皇后。直到唐末又到北宋,才在正史當中明確提出安定公主是武則天親手殺死。而安定公主的墓葬未被發現,也就無法從屍體上判斷其死因,只能作為不解之謎繼續流傳了。

    希望西安市加大地鐵等基本設施建設步伐,並做好文物保護工作,他們每在地下發現一處新的文物,都有可能解開一個千古不解之謎。

  • 8 # 歷史課課代表

    古代封建社會的制度和現代無法相比,所以有很多歷史事件不能用現代人的眼光去評判,但是如果觸碰到道德底線,或者是違背了人性的準則,這樣的事情往往都是被人們所唾棄的。關於武則天是否有殺死小公主這件事,其實一直以來都是眾說紛紜,如果站在政治立場上來看,武則天是有可能殺死了親生女兒的,但是如果站在人性的角度上來看,武則天不應該這樣做,那麼真相究竟如何呢?

    首先需要對這段歷史背景有所瞭解,武則天和李治之間的關係其實算是亂倫,因為嚴格上來說武則天是李治的庶母,即便他們二人的年紀相當,而且性格也比較合適,當時他們在一起勢必會受到非議。但是武則天是什麼人,她是可以顛覆一切常規的人,她能夠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所以和李治走到一起,並坐上皇后的寶座也沒有什麼不可能。但是武則天當皇后的這條路是十分艱辛的,因為在李世民離世後,武則天和其他嬪妃一樣都去寺廟出家了,所以就算她之前和李治之間有舊情也無法回宮。

    武則天能夠成功回宮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推動者,她就是王皇后。王皇后因為常年受到蕭淑妃的壓迫,所以在宮中過得十分憋悶,她希望藉助武則天來打壓蕭淑妃,就將武則天從寺廟中接到了宮中。這不僅成全了武則天,也讓李治十分開心,但是後來事態的發展已經不再受王皇后的控制,武則天經過了過去的種種辛酸,讓她對權勢又了更加強烈的執著。就在這個時候,武則天生下了一個小公主,小公主深受李治的疼愛,有一天王皇后去探望小公主,但是她離開後小公主就死了,這樣一來王皇后自然就被看作是殺人凶手,武則天藉此將王皇后扳倒,李治對王皇后也徹底心灰意冷。

    要說小公主的死究竟和武則天有沒有關係,其實機率各佔一半,雖然很多史書都傾向於是武則天將親生女兒殺死的,但實際上這有可能是後世為了抨擊打壓女性干政這件事而有意描黑。武則天確實有殺死親生女兒的動機,但是王皇后也同樣有,只不過小公主的死直接受益人是武則天,所以才會被認為一定是她對親生骨肉下毒手了,但是真實的歷史如何只有當事人自己清楚。

  • 9 # 武后

    後世對於武則天這個女性政治家存在很多的疑問與好奇,其中自然也免不了一些無端的揣測,從古至今都流傳著一句話“虎毒不食子”,但是一直有一種說法認為武則天將自己的女兒安定思公主掐死,並以此來加害王皇后。究竟武則天有沒有做這件事情,其實可以從動機以及出處來看。

    一、武則天沒有殺公主的動機

    認為武則天將親生女兒殺死並以此來加害王皇后,抱持這種觀念的人一般都認為武則天當時已經和王皇后勢如水火,所以希望用這一招扳倒她。雖然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武則天當時不需要這樣做也可以完勝王皇后,首先王皇后沒有子嗣,而武則天是有生育的,所以王皇后被廢掉是遲早的事。其次當時李治已經被武則天降服,他的心中已經沒有王皇后的位置,武則天將公主殺死加害王皇后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一個深思熟慮的女性政治家怎麼會給自己留下這樣的汙點。

    二、出處存疑

    在唐代的史書中有關於安定思公主的相關記載,但是裡面的記載是公主夭折而亡,而不是被掐死的。而傳言武則天親手殺死女兒的說法是源自於宋代的史書,宋朝在唐朝之後,存在故意抹黑的嫌疑,另外時間過於久遠,所以說法的真實性也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因此結合以上這些觀點來看,認為武則天親手掐死公主的這種說法其實屬於無稽之談,無論從動機還是從傳言的出處上都能找到反駁的依據。

  • 10 # 使用者52741886756

    我寫一代女皇武則天,那武則天裡由久歷史公元前的一位女皇帝,他叫武媚娘,他從古到今,長的活潑可愛漂亮,他的家氏也可不一班,圖然聽到官裡昭才人,不料有宮裡的署下來結他近宮,當才人,忽然官裡先宮女,武媚娘活潑可愛漂亮就被宮裡先上了,就提撥武昭儀,隨著太宗的重視,她和太子李治也慢慢的熟悉了,他兩對方也有好感了,唐太宗圖然駕崩了,武媚娘按宮裡規舉,到感業寺出家做尼姑,她在感業寺,吃苦內撈的生活著,每縫吃苦時,有名學文和陳南英和小寶幫住下生活著,度過,不料李治來到感業寺上香,時看到武昭儀在感業寺吃苦內撈的,就把武昭儀媚娘結回宮,雖然她回了宮,得到了皇上的寵愛,變生下了女兒,這孩子誰也都要憐愛,皇后也忴愛這孩孑,時常來看望這孩子,圖然皇上來看望孩子,武昭儀媚娘看這孩子,就說是孩子沒氣死了,皇上問親宮裡,誰來過,宮女說不知道,奶媽說不久前皇后來過,皇上知道小公主的死內心難受,小公主的死宮裡轉的費費洋洋,因此皇上連皇后和小淑妃也不容過,正好武昭儀有文才化幫皇上批改胄章,把武昭儀媚娘提撥成妃子,武昭儀媚娘有時間就幫皇上批改胄章,武媚娘妃子的文才化很受皇上的喜愛和寵愛,不久武媚娘生下個兒子,擔是皇后怎麼也沒生下,皇上想武媚娘有文才化和生下兒子,就把武媚娘妃子,登帝皇后。完,可是說武則天到底有沒有殺女上位,在這個由久的歷思,女孩孑到底是誰殺的,不清楚和不明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煲湯時用的雞爪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