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魚兒在雲端

    我的家鄉湖北,湖多盛產優質蓮藕和各種河鮮,每年冬至我們就會醃臘魚,挑選最肥美的草魚戓是青魚醃製,醃製好臘魚油香發亮蒸熟吃超極味美下飯,把臘魚一條去魚頭剁成塊泡水一夜,泡水是因為我們的臘魚曬得比較幹,所以必須要泡水讓魚肉變軟,把臘魚控幹水份,鍋中燒熱油下臘魚加雞精, 醬油醋和白糖一起炒香裝盤入蒸鍋蒸制一小時至臘魚熟透 ,臘魚鹽份重就不要加了,美味的湖北臘魚是我從小吃到大的家鄉味 ,無論走到哪裡永遠都不會忘記這味道 一種家的味道。

  • 2 # 環中佳麗

    一聲飄過六十餘年的吆喝:“客官四人請,請座,請上座。”我在父兄姐的牽攜下,走進了衡陽面館。一碗熱氣騰騰的三鮮面上來了,我看很久,像工藝品一樣,臊子麵條很有樣式擺好,我撬了幾下,嗦了一把面,喝了一口湯,乃天食也。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美味還留在我兒時的記憶中。

  • 3 # 夢斷爛橋

    我的家鄉在紅色贛南客家山區。山裡人秉承客家先輩的勤奮樸實,在山多田少的自然環境中努力建立美好生活;客家人善於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種食材的利用和味覺開發,種種美食佳餚數不勝數,讚不絕口…記得小時侯家裡常備的炒貨有南瓜籽、葵花籽、砂炒花生、砂炒燙皮、砂炒番薯片等等。最讓人垂涎的當數炒南瓜籽了,小火慢炒至籽尖開口時迅速潑下先調好的濃鹽水,再續把蘆箕讓鍋灶升溫使每粒胖嘟嘟的南瓜子薄薄的均勻地掛上一層鹽霜,香噴噴地起鍋;小時嘴讒,在大人的笑罵中往往是連著瓜籽殼一起嚼了呑,…那種帶著淡淡鹽味、唇齒留香的感覺令人難忘。

  • 4 # 情懷吃貨

    我的家鄉有很多的美食,燴麵,泡饃,胡辣湯!灌湯包子!拉條!紅燜羊肉!很多很多!我最喜歡還是灌湯包子!一種滿足!一種情懷,一種味道!到現在自己做!我還是喜歡灌湯包子!

  • 5 # 大牛哥vs小豬妹

    我的家鄉在河南,有很多美味的地方小吃,但是現在身處外地,非常想念家長的味道,給大家介紹幾個我們當地的小吃:

    1.胡辣湯,油條,水煎包,糖糕

    我們河南的胡辣湯味道辛辣,裡面有牛肉,黃花菜,人造肉,海帶,粉條,湯的味道濃厚,特別是冬天早上來一碗全身都暖和起來,再配上油條和水煎包,特別好吃,真的是絕配了。糖糕也是小時候最喜歡的,外皮酥脆裡面有糖的餡料,現在沒事自己也坐著做炸糖糕,但是沒有外面賣的手藝好。我們河南的早餐還有豆腐腦,但是我們豆腐腦都是加糖的,很少吃鹹的。

    2.蒸麵條

    我們河南叫蒸麵條,有的地方叫滷麵,可能做法也不一樣,河南的蒸麵條是先把麵條鋪在鍋裡蒸熟,然後在鍋裡炒喜歡的配菜,把菜湯盛出一碗,麵條蓋在菜上面燜上幾分鐘,然後在把湯汁均勻澆到麵條上面,在悶上幾分鐘就熟了,記憶中爸爸就是這樣做的。

    3.燴麵

    河南燴麵還是比較出名的,大骨熬湯味道濃厚,麵條勁道,幾塊錢一碗吃到飽,每次回家必須來上一碗。

    家長的小吃還有很多,燒餅,烙饃卷菜,北京泡麵,南德泡麵,北京烤鴨,開胃丹等等這些都是小時候的零食,可惜很難找到了。

  • 6 # 贛南小劉視野

    我的家鄉在贛州南部,這是我生長的地方。有一種美食,從小吃到大的。用我們客家話叫粄籽,因為形狀有點像老鼠屎,還有個別名叫老鼠屎粄。在外面打工的人,回到家鄉都要先去吃上一碗熱騰騰,才算真正回家了。小時候每天早上都要吃一碗。

  • 7 # 拾荒者代言人

    小時候在鄉下,最好吃的一道菜是母親的“柳菇醬湯”。顧名思義:柳菇.生長在柳樹下的蘑菇,而且必須是多年生,部分根鬚已經腐爛才會長。柳菇的頭部像鵝頭,又叫柳樹鵝兒,壽命極短,早上生出,下午就會爛成一灘黑泥。

    穀雨時節,夜裡一場大雨過後,早上就會揀到,採回去,母親會把它洗淨,從園子裡拔些小白菜,加上些許農家醬作成湯菜,除鹽之外,不需任何調料,一鍋色香味極佳的美味,會讓你回味無窮。

    離開家鄉60年了,柳蘑菇醬湯再沒享受過。不知道此生還能不能有這口福。

  • 8 # 長樂哥己成大叔了

    我的家鄉武漢黃陂,有很多特色美食,黃陂三鮮,甜蒸肉,土灶煨湯,豆絲,糯米灌肥腸,等等太多了。黃陂的蓮藕,馬蹄,菱角,紅苕也非常出名。

    兒時的味道,記憶最深的,就是烤紅薯。

    我小時候還是大集體,肚子裡沒有什麼油水,總覺得餓,七八角錢一斤的肉一年也吃不了幾次。每天放學就到處找吃的。

    那一年秋天放學,比我們大一點的大強,把我們招集在一起,問我們想吃烤紅苕不,小夥伴們齊聲說想,大強就說:想吃聽我的,吃了不能回家說,都跟我一起走。說完帶著我們去找紅苕地。

    大強站高處一看,大人們在離紅苕地很遠的地方勞動。就安排起來,二狗帶三人去扒苕,不能把苕藤子扯起來,苕挖出來以後要把土蓋上要小心的爬過去,不能讓大人看見,大貓去撿柴火,大強和我做灶。

    大強和我走了很遠,到一處田硬下面,說就這裡,叫我去搬土塊,他把土塊圍成一小圈,大貓撿柴火也過來了,大強用火柴點火,火慢慢燃燒起來。一會兒二狗他們也來了,一人有四五個紅苕。大強說:一人吃一個大點的紅苕,小的燒著吃,說完他就把小的紅苕,往火底下放。

    小夥伴們一人拿一個,擦一擦上面的泥土開吃,打鬧著真是快樂,生的吃完吃熟的,確得非常好吃。吃完了滅火,洗嘴巴回家。

    現在想起來,認為是我吃過最有味道的東西,長大後吃的烤紅薯,都沒有大強烤的好吃,這是為什麼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看過《人間失格》嗎?看過就說說讀後感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