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偏執的木頭
-
2 # 大肚男讀書觀影
這本書出版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很多人都好奇到底寫了什麼,七十年過去了還如此熱銷。熱銷是因為這本書氣質比較奇異。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成書時代背景非常特殊。該書寫於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戰前,正是軍國主義盛行的戰爭籌備期,社會各階層矛盾激化,各種政黨主義衝擊人民心靈,人民生活艱難而混亂。這點從書中角色的頹廢和掙扎,可以深刻體會到,人們生活的艱難和幸福感很低的現狀!
2.作者太宰治的人生短暫而奇特。特殊的人生經歷造就了他陰柔、詭異、頹廢的文風。此書出版後不久,作者就選擇透過自殺,結束了短暫憂鬱的人生。《人間失格》成為遺作,因半自傳體更受世人追崇!
3.主人公葉藏也是非常特殊的個體。一位對人生失去信心的神經症患者。用獨特的視覺觀察和感受人性的惡劣,震撼人心。
我讀這本書時候,感覺不是很好。因為當時我人生低谷,階段性失業和經濟拮据讓人對未來喪失信心。不由自主會把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個性缺憾與主人公進行參照,產生負面的心理暗示!
-
3 # 米大神
前一段時間,我除了讀書什麼都不能做,一個多月內讀了七本書,其中就包含《人間失格》這本,其實我去年就買了這本書,但忙碌於工作生活,一直放在箱子裡封塵,直到幾個月前重新拿起書靜下心來讀。
《人間失格》這本書可以說是作者太宰治的自傳小說,看遍了社會的人情冷暖,覺得自己的人生沒有意義,為了躲避現實而開始不斷沉淪,藉此提出出身為人的最真切的痛苦問題。小說裡別人這樣描述葉藏:即使喝酒,也是個像神一樣的孩子。即使縱情聲色,但他內心裡還是個迷茫的小孩子。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主人公葉藏出生於殷實富有的家庭,有著聰明的頭腦,與眾不同的他無法理解周圍的一切,也無法融入在別人看來正常的生活,想逃避卻不能,努力去迎合別人讓別人開心,自己卻陷入痛苦中。於是他用叛逆誇張虛偽的行為掩飾他內心的厭惡害怕痛苦。雖然他生性善良,卻因為“怪異”的性格而不斷傷害別人,也使自己不斷受到傷害。長大後的他,選擇自甘墮落,酗酒,吸毒,與女人鬼混,以此來麻痺自己。逃避現實生活,卻始終無法向他人傾訴內心的痛苦,用各種方式來使自己的生活糟糕。
人間失格人間失格,失去做人的資格,葉藏覺得自己失去了做人的資格,這是何等的絕望,是他真的沒有資格做人了還是不願意苟活,不願意做“人”?他鄙視這個世界,看到了世界的黑暗與虛偽,他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為了做“人”,而是為了赴死。
小說裡別人這樣描述葉藏:即使喝酒,也是個像神一樣的孩子。即使縱情聲色,但他內心裡還是個迷茫的小孩子。
有人說:人間失格的內容很簡單,就是一個缺愛的男孩始終無法變成一個男人,最後痛苦自殺的故事,或許更悲傷一點。
我覺得,人經歷的越多,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越深,大部分人看到的是這世界的溫暖,是人生的美好,是希望,而這些人會抱著希望去生活,去隨波逐流,還有一些人,看到這個世界的黑暗,陷入痛苦中無法自拔,在痛苦中折磨自己,慢慢失去希望,直至絕望,最後結束悲慘的人生,太宰治,或者葉藏,或許就是後者,不被大部分人理解,不被認可,在痛苦中掙扎,最後自殺。
讀者不必去批評他,不必去拿他與自己做比較,覺得生活美好的朋友,祝願你的人生沒有痛苦,陷入低谷的朋友,也請不要失去希望,不要失去信心,生而為人,無論如何都要走一遭,日子怎麼都會過,世界不會因為你痛苦而對你敞開一面,你能做的只有去努力讓糟糕的生活變得好一些,再好一些。
-
4 # 偏執的木頭
我看過兩遍《人間失格》,一遍是去年讀的電子版,一遍是最近剛看的紙質版的,兩遍讀下來完全是不一樣的感受。
第一遍看的時候是斷斷續續的,因為怎麼也想不通世界上怎麼會有葉臧這麼喪的人,渾渾噩噩的度日,連自己真正想要什麼都不敢表達,只是一味的去討好別人,最終喪失了做人的資格。
第二遍看的時候發現這本書描述的完全就是一部心理的苦難史。就是有人軟弱可欺,不敢給自己爭取什麼;有人就是很喪,喪到連活下去都需要很大的勇氣:有人就是做不到正常人認為的理直氣壯的事情,只能小心翼翼的討好換取生存資源。
對觀照書中葉臧的生活軌跡和人生經歷,其實會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像葉臧一樣走不出童年受到傷害的陰影。
葉臧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大地主家庭,體弱多病只能從書中得到慰籍,從小便明白了人性的虛偽以及殘忍的動物本性,所以他畏懼人,畏懼人與人之間過於親近的關係。他隱藏起真實的自己,獲得了大多數人的喜歡,但很多時候他對於別人的這種喜歡和親近也感到害怕。因為別人喜歡的只是他偽裝出來的自己。
葉臧的家庭還有哥哥和姐姐,作為不受重視的小兒子,他依靠搞笑、討好的方式來博取別人的關注,卑微到連受到傭人的侵犯都不敢跟家人說。這大概就是葉臧身上疏離感的來源,他不喜歡這個受到傷害,軟弱無能的自己,但他喜歡這個世界,希望從別人身上汲取溫暖。
成年後的葉臧逐漸走上了被女人養、為情自殺,抽菸、酗酒、甚至吸毒的道路,最終導致自身的毀滅。但就是這樣一個葉臧,酒店的老闆娘仍然認為小葉是一個神一樣的好孩子。
在太宰治描述的葉臧身上我看到了理解,理解了人內心世界的不堪和苦難是深層次的,我們不必拘泥於外界的眼光,坦然的活著就是一種幸福。
-
5 # 大肚男讀書觀影
這本書出版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很多人都好奇到底寫了什麼,七十年過去了還如此熱銷。熱銷是因為這本書氣質比較奇異。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成書時代背景非常特殊。該書寫於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戰前,正是軍國主義盛行的戰爭籌備期,社會各階層矛盾激化,各種政黨主義衝擊人民心靈,人民生活艱難而混亂。這點從書中角色的頹廢和掙扎,可以深刻體會到,人們生活的艱難和幸福感很低的現狀!
2.作者太宰治的人生短暫而奇特。特殊的人生經歷造就了他陰柔、詭異、頹廢的文風。此書出版後不久,作者就選擇透過自殺,結束了短暫憂鬱的人生。《人間失格》成為遺作,因半自傳體更受世人追崇!
3.主人公葉藏也是非常特殊的個體。一位對人生失去信心的神經症患者。用獨特的視覺觀察和感受人性的惡劣,震撼人心。
我讀這本書時候,感覺不是很好。因為當時我人生低谷,階段性失業和經濟拮据讓人對未來喪失信心。不由自主會把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個性缺憾與主人公進行參照,產生負面的心理暗示!
-
6 # 米大神
前一段時間,我除了讀書什麼都不能做,一個多月內讀了七本書,其中就包含《人間失格》這本,其實我去年就買了這本書,但忙碌於工作生活,一直放在箱子裡封塵,直到幾個月前重新拿起書靜下心來讀。
《人間失格》這本書可以說是作者太宰治的自傳小說,看遍了社會的人情冷暖,覺得自己的人生沒有意義,為了躲避現實而開始不斷沉淪,藉此提出出身為人的最真切的痛苦問題。小說裡別人這樣描述葉藏:即使喝酒,也是個像神一樣的孩子。即使縱情聲色,但他內心裡還是個迷茫的小孩子。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主人公葉藏出生於殷實富有的家庭,有著聰明的頭腦,與眾不同的他無法理解周圍的一切,也無法融入在別人看來正常的生活,想逃避卻不能,努力去迎合別人讓別人開心,自己卻陷入痛苦中。於是他用叛逆誇張虛偽的行為掩飾他內心的厭惡害怕痛苦。雖然他生性善良,卻因為“怪異”的性格而不斷傷害別人,也使自己不斷受到傷害。長大後的他,選擇自甘墮落,酗酒,吸毒,與女人鬼混,以此來麻痺自己。逃避現實生活,卻始終無法向他人傾訴內心的痛苦,用各種方式來使自己的生活糟糕。
人間失格人間失格,失去做人的資格,葉藏覺得自己失去了做人的資格,這是何等的絕望,是他真的沒有資格做人了還是不願意苟活,不願意做“人”?他鄙視這個世界,看到了世界的黑暗與虛偽,他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為了做“人”,而是為了赴死。
小說裡別人這樣描述葉藏:即使喝酒,也是個像神一樣的孩子。即使縱情聲色,但他內心裡還是個迷茫的小孩子。
有人說:人間失格的內容很簡單,就是一個缺愛的男孩始終無法變成一個男人,最後痛苦自殺的故事,或許更悲傷一點。
我覺得,人經歷的越多,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越深,大部分人看到的是這世界的溫暖,是人生的美好,是希望,而這些人會抱著希望去生活,去隨波逐流,還有一些人,看到這個世界的黑暗,陷入痛苦中無法自拔,在痛苦中折磨自己,慢慢失去希望,直至絕望,最後結束悲慘的人生,太宰治,或者葉藏,或許就是後者,不被大部分人理解,不被認可,在痛苦中掙扎,最後自殺。
讀者不必去批評他,不必去拿他與自己做比較,覺得生活美好的朋友,祝願你的人生沒有痛苦,陷入低谷的朋友,也請不要失去希望,不要失去信心,生而為人,無論如何都要走一遭,日子怎麼都會過,世界不會因為你痛苦而對你敞開一面,你能做的只有去努力讓糟糕的生活變得好一些,再好一些。
回覆列表
我看過兩遍《人間失格》,一遍是去年讀的電子版,一遍是最近剛看的紙質版的,兩遍讀下來完全是不一樣的感受。
第一遍看的時候是斷斷續續的,因為怎麼也想不通世界上怎麼會有葉臧這麼喪的人,渾渾噩噩的度日,連自己真正想要什麼都不敢表達,只是一味的去討好別人,最終喪失了做人的資格。
第二遍看的時候發現這本書描述的完全就是一部心理的苦難史。就是有人軟弱可欺,不敢給自己爭取什麼;有人就是很喪,喪到連活下去都需要很大的勇氣:有人就是做不到正常人認為的理直氣壯的事情,只能小心翼翼的討好換取生存資源。
對觀照書中葉臧的生活軌跡和人生經歷,其實會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像葉臧一樣走不出童年受到傷害的陰影。
葉臧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大地主家庭,體弱多病只能從書中得到慰籍,從小便明白了人性的虛偽以及殘忍的動物本性,所以他畏懼人,畏懼人與人之間過於親近的關係。他隱藏起真實的自己,獲得了大多數人的喜歡,但很多時候他對於別人的這種喜歡和親近也感到害怕。因為別人喜歡的只是他偽裝出來的自己。
葉臧的家庭還有哥哥和姐姐,作為不受重視的小兒子,他依靠搞笑、討好的方式來博取別人的關注,卑微到連受到傭人的侵犯都不敢跟家人說。這大概就是葉臧身上疏離感的來源,他不喜歡這個受到傷害,軟弱無能的自己,但他喜歡這個世界,希望從別人身上汲取溫暖。
成年後的葉臧逐漸走上了被女人養、為情自殺,抽菸、酗酒、甚至吸毒的道路,最終導致自身的毀滅。但就是這樣一個葉臧,酒店的老闆娘仍然認為小葉是一個神一樣的好孩子。
在太宰治描述的葉臧身上我看到了理解,理解了人內心世界的不堪和苦難是深層次的,我們不必拘泥於外界的眼光,坦然的活著就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