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地產一言
-
2 # 使用者1076782015973
預測一下,對2010後出生的人來說,住房對他們來說已不是問題,因他們的祖輩已留下了不少的房產,而且繼承人少,只是需要考慮的是到時那麼多的房產如何處置的問題。
-
3 # 杜坤維
最新會會議指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這種政策是以往政策的延續,並沒有多大改變。房住不炒已經倡導多時,目的就是去掉地產的金融屬性,打擊市場投資性投機性購房,減少市場需求,穩定房價,
地產調控政策的目標是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為什麼要穩地價,土地成本佔據樓市成本60-70%為數不少,地價穩定了,房價也就穩定,同時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存在,部分地方嚴重依賴土地收益,一旦地價出現較大的下滑,土地市場就會出現萎縮,地方財政收支平衡就很難保證,因此需要因城施政,一些房價下跌較大的城市,允許地產調控政策適當鬆動,穩定房價穩定土地市場。
房價不可能出現大跌,更不能出現大漲,這是地產調控的要義,為什麼地產價格不能大漲,在於經濟需要轉型,地產價格上漲加大科技創出新成本,增加轉型難度,不利於經濟中長期發展。、因此未來地產價格以平穩為主,不會大漲也不會大跌,部分城市會漲一點,部分城市會跌一點。
這種狀態,投資性購房收益很難,投機性購房虧錢機率很大。
-
4 # 成都小余
房地產是個永久存在的行業,只是說這幾年白熱化,大部分人將湧入城市工作生活,房地產也會根據市場調整,現在政府控制了不少小型開發商,避免出現更多爛尾,主城區現在改善型住房為主,規劃更全面,行業更加成熟,很多問題政府會更多的操控,普通平民不用過多操心,剛需就買來住,投資的還是不要在擠進來
-
5 # 屠龍有術
01
有人問:
房地產還能走多遠?為什麼?關於房地產還能走多久的問題,陳旭個人認為,房地產還能走至少20年。因為,房地產其實跟中國經濟發展掛鉤,中國經濟至少還能發展20年,房地產當然能繼續20年了。
有人說房子多了……
其實房子一點也不多。
因為房子分佈在全國各地,而高價房只分布在大城市。
如果真的只是為了買房子住,東北鶴崗一套房2萬元,大家怎麼不去買?
2萬元一套房,相信全華人民都買得起吧?
為什麼全華人民沒有去東北鶴崗,瘋狂的搶購房子呢?
這說明,大家缺的不是房子,大家缺的是“大城市的房子”。
還有人說,房產稅,空置稅,會導致房價大跌。
其實這種說法都是幼稚的看法。
原因如下……
02道理很簡單,房產稅,空置稅,是按照房屋價值來徵收的,假設房產稅空置稅的稅率很高,真的導致房價大跌了。
比如,上海一千萬的房子,徵稅千分之一,一年就是1萬塊錢。
咱們現在呢,按照屌絲的想法,把房產稅空置稅提高一百倍,就是按照十分之一徵收。
上海價值1千萬的房子,每年徵收100萬元房產稅,空置稅。
10年,就可以透過徵稅,把百姓的房子沒收。
大家都怕了,狂拋房子,導致上海價值一千萬的房子,跌價成1萬元1套房子。
上海1千萬元房子,狂跌成1萬元1套,窮人都買的起房子了,會發生什麼後果?
首先,房產稅是房價十分之一,1萬元的十分之一,是1千塊錢。
發現沒有,房產稅千分之一的時候,房價一千萬,所以能收1萬元房產稅。
房產稅十分之一的時候,房價1萬,只能收1千元房產稅。
所以,徵收重稅,對國家是不利的,因此國家不會這麼幹。
預測:中國“北京都市圈,長三角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粵港澳大灣區”的房價,最終會跟香港房價一樣,每平米十幾萬,位置好的,貴的房產,甚至每平米上百萬。
回覆列表
市場政策
從長期角度看雖然政府進行市場調控,各大房企都在收縮戰線,但是從長期看房地產行業還是有工作前景的。因為房地產行業依託於土地和國家宏觀經濟,而土地資源是稀缺資源,而且中國的城市化個人覺得至少還要十年甚至更多的時間。有城市化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供給。因此我們說,未來房地產是有利可圖的。
增量VS存量有人說這個行業是夕陽行業,但是從國外房地產市場可以看到隨著城市化的加速和人民收入水品的提高,人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在提高,看國外地產行業從城市化後開始細分領域,如國內之前興起的文旅地產,長租公寓,機器建造,都是大型開發商從原有地產業務細分出來的領域,前幾十年地產開發商是在增量市場中拼搶份額,後面的日子是地產開發商在存量市場中搶顧客。
高學歷VS年輕化211/985,35歲以下已經成為了各大開發商招聘的標籤,隨著人員素質的提高和年輕化,行業內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TOP50開發商佔據的市場份額會每年增加,更多的小開發商會被兼併,在行業內的我們只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才能在時代的洪流中不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