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農一姐
-
2 # 科學興農
對於今年的農業生產來說,可以用命運多舛來形容絲毫不為過。在從春節過後,氣溫過寒冷,導致今年北方小麥、河南、山東、河北等地出現凍害,嚴重製約了小麥苗期返青,以及正常的生長髮育。
而小麥臨近收穫期又遭遇了連陰雨天氣,說起來也真的夠寸的,恰好趕到 了小麥收穫的季節,以至於中國不少地區的小麥出現芽變、黴變,在小麥產量下滑的同時,品質也有所下滑。
而玉米來說自從播種之後就遭遇乾旱,接著七、八月份的高溫乾旱天氣又制約了玉米授粉,從而今的生產狀況看,玉米的減產也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對於農民來說最大的喜悅莫過於看到田野碩果累累的果實了,而今年的農業生產情況恐怕很多人享受不到這樣的喜悅心情,不只是說因為糧食減產的問題。價位也是一方面因素,比如說今年中國的蒜農,遭遇了十年來的最低價位行情,豐收涵蓋兩層含義,一者確實沒有減產,二來價位還湊合。顯然這兩個指標對於今年的農業生產來說都不太適合。不僅大蒜、小麥、水稻、玉米今年也有點售糧難的情況。
-
3 # 天意go
多少人荒蕪了土地,國家肯定大量減產了。就自己家來說,今年反正我家是減產了,化肥農藥什麼都貴,唯有糧食便宜。賒的化肥賣了糧食換不了化肥錢,我覺得農民就是化肥廠的搬運工,還倒貼錢。今年日子難熬啊!
-
4 # 鍾情三農
因為種種事實已經證明,不管是2018年中國糧食總產量也好,還是近期將進入高峰期的秋糧收穫總量也罷,其具體數值都是不及去年同期。
2018年雖然中國開始為農民過節的第一年,但是中國農民卻不得不遭受著“豐收節糧食減產”這樣頗具黑色幽默的尷尬。
農民豐收節,值得歷史銘記。雖然2018年9月23日,也就是今天是一個值得所有中國農民所銘記的日子,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專屬於農民朋友的節日。但是,實事求是的說,今年中國的糧食產量整體是不如去年同期水平的。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的農業生產大國,自從中華文明開啟的時候就相伴隨行。要知道,在中國數千年的農業種植歷史程序中,還從未有過一個專屬於農民群體的節日或者活動。
目前,中國依舊還有5億多農村人口,專門從事農業活動的人數還有3億人以上,為他們設立這個節日可謂是前所未有的重視。
2018年中國糧食產量整體減少。昨天,筆者看到農業農村部發布了一則訊息稱,2018年中國糧食總產量將保持在12000萬億斤左右。筆者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個資料其實就是6億噸而已。
自從2014年以來,中國糧食總產量已經連續多年保持在6億噸以上,而今年的以六大主產區小麥為首的夏糧遭受了嚴重自然災害,減產明顯,而東北地區的玉米則在生長週期內遭受了多重打擊,產量同樣是大不如前。
所以,這將導致本年度國內糧食總產量整體較去年同期的6.1億噸以上低出不少,甚至有可能勉強在6億噸左右徘徊。
有一個事實可以肯定了,2018年將是近5年來,中國糧食產量最低的一年,但已經會佔據世界糧食產量第一大國的位置,畢竟底蘊深厚。
回覆列表
秋分到了,農民們你們豐收了嗎?一聽題主這個口氣就不是農民,似乎是城裡人在詢問和關心農民今年的收成,作為一個農民還是感謝題主一句:謝謝關心!農民一年辛苦的勞動和辛勤的耕作,一年的汗水流完了,收穫的季節就在眼前看著滿地的莊稼,火紅的高粱壓彎了枝頭,金燦燦的稻浪滾回來而來……,似乎又是一個豐收年。又到了秋分的節氣,秋高氣爽,到了收穫的季節。對於今年農民的豐收情況,用一句唐詩來形容:“幾家歡樂幾家愁”!由於今年的自然災害頻發,導致了好多地方的農作物出現了減產的現象,甚至有的地塊出現了絕塵,對於這部分農民來說,不但沒有豐收,而且把種植成本都虧了進去,汗水也白流了,剩下的只有淚水。比如東北地區的自然災害情況,由起初的春旱導致了玉米、大豆等農作物種植缺苗斷了,甚至出現大面積的禾苗死亡,有的延期種植;夏天又出現了夏旱,個別地區長達40天沒有有效降雨,這更使得一些莊稼枯死,逼得一些農戶不得不賣掉莊稼秸稈作為青儲飼料,挽回一點經濟損失;夏天即將結束的時候,又來了一場颱風肆虐,導致了本來一些收成的莊稼被淹倒伏,又造成的莊稼減產或者是絕產;9月9號又出現了寒潮來襲,包括內蒙、黑龍江等地1000多萬畝的大豆出現了減產的自然災害。這樣的農民們,莊稼能豐收嗎?不能只有望莊稼興嘆!當然,莊稼減產的地方不只是東北三地區,華北地區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堅強,比如說颱風肆虐,這一次導致了山東壽光、河南等地區許多大棚倒塌莊稼被淹洪水幾天沒有退下去,這些地方的農民也沒有豐收的喜悅。總之,很多地方的莊稼是分手了,也就是農民豐收了。但也有許多地方的農民沒有收豐收,確實讓人感到心痛,再加上今年的糧食價格特別低迷不值錢,更是讓不豐收的農民雪上加霜,可以想象到這些農民在豐收節的到來的日子是什麼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