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根據臺灣某廠高管爆料蘋果電動汽車專案進展順利,比原計劃提前了足足兩年,2021年第三季度就會正式釋出。
8
回覆列表
  • 1 # 潮生活研究院

    簡短版回答:值得期待!謹慎樂觀!

    詳細版回答:蘋果出汽車當然值得期待,從蘋果的歷史來看,他們的基因就是打破既有產品圈的規則,創造出全新形態和價值。

    40多年前動不動上萬美元的個人電腦時期,蘋果推出了個人可以負擔得起的APPLE電腦;當IBM PC和DOS是業界主流的時候,蘋果推出了MacIntosh圖形介面電腦和系統;Windows普及時代,蘋果打破電腦古板的形象,推出了活潑的糖果色iMac;當大家還在聽CD的時候,蘋果推出了數字音樂播放器iPod當大家還習慣使用功能手機的時候,蘋果推出了劃時代的iPhone,開啟了智慧手機時代(雖然當時市面上已經有windows和android手機了,但並不成氣候)推出iPad,開拓了平板電腦這一品類推出Apple Watch…………

    例子數不勝數,所以,這次蘋果推出汽車,估計也能產生相當的意義,就算不能改變業界形態,也能為現在現在造車新勢力vs傳統車廠對峙的情況帶來巨大改變。

    但迴歸到蘋果汽車本身,目前我們知道的資訊太少,還需要等真正釋出再說,所以說謹慎樂觀。

  • 2 # 團團的小生活

    電動汽車領域現在有多熱鬧?看看賈躍亭就知道了。深陷“還債”怪圈的賈躍亭,近日又“支稜”起來了。由他創辦的電動汽車企業法拉第未來有了新動作:在珠海成立新公司,且多臺FF91預量產車號稱已下線。連賈躍亭都有藉機翻身的機會,遑論其他科技巨頭?

    幾乎是在同時,業內爆料蘋果計劃在明年9月釋出首款Apple Car,另也有訊息稱蘋果計劃在2024年生產一款可能包含其突破性電池技術的汽車。此外,華為在新品釋出會上,還宣佈推出車載智慧屏,並盤點了自家在汽車領域的一系列成績。眼看華為的動作越來越大,其電動汽車專案可能在以後上馬——別信華為說的不進入整車領域。不過就目前來看,蘋果和華為還是一個向左,一個向右。但無論如何,頂尖科技巨頭們高調殺入汽車領域,將讓整個行業更暗流湧動。

    明年9月!蘋果汽車要來了

    蘋果的Apple Car,已在江湖傳言多年。每每有一絲捕風捉影的痕跡,都會讓業界和果粉超級興奮。可惜,蘋果自己此前卻按兵不動,始終不動聲色。不過眼見特斯拉春風得意,甚至在市值上緊緊追趕自己,再加上其他電動汽車企業都做得風生水起,蘋果終於還是忍不住。一個明顯訊號是,蘋果將自家的電動汽車釋出計劃大大提前。

    供應鏈的訊息顯示,傳聞已久的蘋果電動汽車至少比原計劃提前2年(原計劃是2023—2025年),將於2021年第三季度正式釋出,其原型車已經在加州上路測試!如果一切成真,這將是真正名副其實的“one more thing”!

    據瞭解,蘋果比照iPhone備料由零部件元件開始催貨的習慣,近期積極向和大、貿聯、和勤、富田等臺灣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提出要求備貨,這些供應商有望入選蘋果汽車供應鏈。當然,這也說明蘋果推出電動汽車的確板上釘釘。

    事實上,早在此前蘋果已發力自動駕駛,並展現獨特的優勢。如今蘋果明顯要發力整車領域,更顯示出自己迫不及待的心情。

    做好賦能角色,華為的“三年”之約

    與蘋果不同的是,華為目前還在做好賦能角色。換句話說,為了儘可能地錘鍊好技術、與整車企業打好關係,華為採取著彎道超車的方式——堅持自己不造車,但是聚焦ICT技術,幫助企業造好車。

    如,此前華為已經發布旗下智慧汽車解決方案,對自家的智慧網聯技術儲備進行全面展示,包括計算與通訊架構、5大智慧系統、3大作業系統等。而在12月21日的新品釋出會上,華為又帶來車載智慧屏,顯示出自己的野心。僅需1699元,車主就能享受全面的智慧體驗。

    據餘承東介紹,華為的HiCar方案目前已合作20+車廠,150+款車,30+應用,2021年計劃預裝超500萬臺。甚至餘承東還表示,HiCar在應用豐富度和體驗上超越了蘋果和安卓的車載系統——這句聽聽就好。不過這些成績也表明,華為在汽車領域的確有不俗實力。

    但我們要看到的是,華為現在努力去做好賦能角色,並不意味著會放棄整車市場。畢竟在華為的終端業務中,其也曾強調不做電視,後來卻釋出多款產品。而在【2020】007號華為EMT決議中,華為雖然否認了造車,但有效期僅為3年。這或許表明,3年之後有著豐富經驗的華為將大舉進軍整車領域。“三年之期一到,瞬間逆襲”,說不定就是華為在汽車行業已經寫好的劇本。

    頂尖巨頭瞄準汽車領域,大戰將全面打響

    蘋果,直接入局整車領域;華為,慢慢積累經驗再謀求機遇。看似向左、向右的路線,結果卻極有可能殊途同歸。身為科技行業的頂尖巨頭,它們瞄準汽車領域,將掀起滔天巨浪。

    二者深厚的技術儲備、在供應鏈的超強整合能力、海量的資金、優秀的人才等,讓他們有著後發制人的底氣。別看現在很多電動汽車企業發展勢頭良好,蘋果和華為入局後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可以預見的是,一場汽車領域的大戰將全面打響。“神仙打架,百姓遭殃”,不少中小汽車創業者或成為犧牲品。但對於消費者而言,可選擇的車型將會越來越多,實在是好事一樁。汽車領域的轉折點,亦將由此開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薯栽種需要哪幾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