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胡蘿蔔的姑姑
-
2 # 沙漠裡的一顆大樹
這是普遍現象,不是個人和父母之間的問題,而是時代烙印和現實的矛盾。
我和父母觀點差異非常大,舉個例子:他們喜歡家裡大量囤聚食物,買一大堆蔬菜等,都爛了也還繼續買。我就喜歡現吃現買,吃多少買多少。
我理解老人的心理,家裡不儲存足,不放心。都是以前生活困難留下的印記,即使現在經濟發展了,他們還是習慣過去的做法。
所以他們買多了,我也勸多次,改不掉。我就吃新買的菜,他們願意吃舊菜就吃舊菜,大不了爛掉唄。你買你的,我做我的,說不聽就不聽,各有各的生活方式。
-
3 # 相思匯成撒哈拉
觀點差異大,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
我們和父母出生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一樣的人生經歷,接受著不一樣的教育,觀念不一樣也是正常的。
現在父母也沒那麼年輕了,有時候說的東西你不那麼能夠理解,也不能那麼容易接受,但其實想想他們更多的也是為了你,不是什麼很重要的事,能讓就讓讓吧。
如果真的那麼接受不了,可以嘗試著去溝通,去解釋,有時候你好好跟他們說了,他們出於對你的愛是會去嘗試著接受你的觀點的。不要跟父母對著幹,沒有必要,到時候弄得大家都不開心。
不要等他們不在了,自己經歷過挫折了,才發覺父母說的很多東西其實是有道理的,才想起來沒有好好孝敬他們。
和父母觀點差異很大不是你的錯,也不是父母的錯。
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看事物的角度不一樣,生活的經歷不一樣,得到的體驗也不一樣,當然得出來的觀點也會不一樣。只要這個觀點不違反道德法律,就不存在對與錯。
比如花錢的觀點,年輕人身上有錢,想買什麼買什麼,想吃什麼吃什麼。老一輩人身上有錢,卻是這也捨不得買,那也捨不得吃,把錢存起來。
光是這一點就能引起很多予盾。特別的和家人之間,因為觀點不同鬧予盾的很多。
在這裡我想分享一個小故事,我姑姑家的小孫子奇奇的一件事。
奇奇寫完數學作業,爸爸在一旁檢查了一下,發現他有個題做錯了。50×20=100.
爸爸指到這個題,說奇奇錯了。結果奇奇大發脾氣,不服氣。說爸爸講錯了。自己做對了。爸爸說好說歹,就不聽不理。
然後奇奇找奶奶評理,“奶奶,50乘以2等於100對不對?爸爸說等於1000,他錯了!”
奶奶說:“嗯,50乘以2是等於100.不過我們看看題目上是50乘以2還是乘以20,如果是50乘以20就等於1000,那就是你爸爸對了。”
奇奇聽了奶奶的話,把題目認真的看了一遍,是50乘以20.於是低下了頭,服氣了。
很多時候,我們的觀點就算是不對,如果提出的人,我們不服或者是提出來的方式我們不認同。要改變觀點是一件很難的事。所以,當父母與我們觀點差異大的時候,我們先不要去想對和錯。
我們去想用什麼方式面對這種情況了,用什麼態度用什麼情緒用什麼行為來面對父母的不同觀點。
這個是一門學問。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過我可以告訴你一個方向,按這個方向去做,你和父母之間是親人,親人之間不需要講道理。講感情!不要過於較真!
觀點不同,那各自按各自觀點來好了。不必強求。若是父母強求你,你好好和他們講,向他們展示你的觀點,是無害的。他們就算不贊同,也不會再強迫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