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5G時代,之前建設的4G基站不會變成一堆廢鐵,還會有很大的作用。
通訊業的制式迭代,對於原來的網路制式,考慮到原本的使用者,都會盡可能的要延長使用時間。
現在已經開始進入了5G時代,三大運營商的2/3/4G網路也只是開始對2/3G網路的部分退網,就是為了最大程度的考慮到老的制式的使用者的利益。
就是最古老的2G,都使用了20年多了,也只有聯通開始了退網工程,還退的小心翼翼的。現在4G是主流的制式,就更無法退網了。
工信部最新的要求是三大運營商完成4G覆蓋率達到98%的農村行政村的覆蓋,三大運營商還需要建設4G基站,要知道三大運營商都是國企,如果4G會很快的退網,工信部也不會浪費國有資產了。
就三大運營商而言,其中中國移動好不容易才獲得了FDD-LTE的牌照,並且在2019年6月6日徹底的解禁,現在正在全國的範圍內大規模的對原來的900/1800M的頻段進行翻頻,就是在建設B3/B8的FDD-LTE基站。移動也算是比較可憐的,原來的TD-LTE不支援NB-IOT,導致了移動原本的物聯網裝置不得不在比較落後的GSM上,現在總算是可以上支援NB-IOT的FDD了,所以移動本身也是非常樂意建設LTE的,尤其是FDD-LTE。
中國聯通也在2019年4月啟動了大規模的4G基站建設,採購了41.6萬個4G基站,將原來的4G網路大規模的擴建了40%。而現在聯通已經要求逐步對3G基站進行改造,以後聯通的3G基站也同時都是UL的4G基站,可見聯通對於4G現在是如何的重視。
中國電信對4G也是非常的看重,不過未來的電信更多的會要建設B5的基站,並且電信還啟動了大規模的支援B5 LTE的直放站,加強盲區以及室內區域的4G基站覆蓋。
電信其實也是對4G最上心的運營商了,因為他的CDMA/EVDO都和LTE不相容,現在電信要做的就是增強LTE的覆蓋,期待早日的把2/3G都退網掉。
可以說,2019年,三大運營商對於4G的重視程度可以說是超過了5G的。
現在3GPP的5G標準主要是兩個,分別是R15版本的NSA的Option 3以及R15版本的SA的Option 2,而更加成熟的R16版本的SA的Option 2需要在2020年才能凍結,這也決定了三大運營商的SA演進之後會相對的比較謹慎,R16的SA還是存在著會有巨大的改動的風險的。
而且即使是R16凍結了,運營商也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NSA向SA的演進,而具體的SA的演進也會從城市中心區域、熱點區域逐步的向外擴散。
所以,做為NSA組網的基礎的4G LTE網路,也會長期的存在。
5G由於頻率比4G要高,所以全覆蓋更難完成,需要建設更多的基站的同時,還需要建設大量的額小基站去覆蓋室內區域。在這種5G無法連續覆蓋的情況下,為了避免手機頻繁的在4/5G之間切換,三大運營商都會選擇比較穩妥的回落4G使用Volte承載語音的技術解決方案。
未來5G覆蓋比較連續的時候,會慢慢的開始上VoNR,不過在5G訊號不好的地方,依然會選擇下切4G使用4G的Volte承載語音。
NB-IOT是運營商級的物聯網解決方案,這個也是4G基站不會退網的保障。對於運營商而言,物聯網代表的是未來,不會有哪個運營商放棄NB-IOT的。
以後4G的eMTC和NB-IOT都會向5G的mMTC演進。
未來的4G,將是2/3/4G組網的核心,而未來4G的核心網也會進一步演化,同時4G/5G的核心網將會是未來核心網的演進方向,技術NFV/SDN的融合核心網將是未來的運營商的發展方向。
而且,4G也是可以引入一部分5G的技術,比如Massive MIMO也是可以在4G之中使用的,未來的4G也可以更加的強大。
總而言之,在5G時代,已經建好的4G基站不會變成一堆廢鐵,會長期的和5G共存,而且還有升級的空間,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5G時代,之前建設的4G基站不會變成一堆廢鐵,還會有很大的作用。
首先來說,4G是絕對不會在5G時代退網的。通訊業的制式迭代,對於原來的網路制式,考慮到原本的使用者,都會盡可能的要延長使用時間。
現在已經開始進入了5G時代,三大運營商的2/3/4G網路也只是開始對2/3G網路的部分退網,就是為了最大程度的考慮到老的制式的使用者的利益。
就是最古老的2G,都使用了20年多了,也只有聯通開始了退網工程,還退的小心翼翼的。現在4G是主流的制式,就更無法退網了。
4G不但不會退網,按照工信部的要求還必須要大量的擴建,而且運營商也有相應的擴建計劃。工信部最新的要求是三大運營商完成4G覆蓋率達到98%的農村行政村的覆蓋,三大運營商還需要建設4G基站,要知道三大運營商都是國企,如果4G會很快的退網,工信部也不會浪費國有資產了。
就三大運營商而言,其中中國移動好不容易才獲得了FDD-LTE的牌照,並且在2019年6月6日徹底的解禁,現在正在全國的範圍內大規模的對原來的900/1800M的頻段進行翻頻,就是在建設B3/B8的FDD-LTE基站。移動也算是比較可憐的,原來的TD-LTE不支援NB-IOT,導致了移動原本的物聯網裝置不得不在比較落後的GSM上,現在總算是可以上支援NB-IOT的FDD了,所以移動本身也是非常樂意建設LTE的,尤其是FDD-LTE。
中國聯通也在2019年4月啟動了大規模的4G基站建設,採購了41.6萬個4G基站,將原來的4G網路大規模的擴建了40%。而現在聯通已經要求逐步對3G基站進行改造,以後聯通的3G基站也同時都是UL的4G基站,可見聯通對於4G現在是如何的重視。
中國電信對4G也是非常的看重,不過未來的電信更多的會要建設B5的基站,並且電信還啟動了大規模的支援B5 LTE的直放站,加強盲區以及室內區域的4G基站覆蓋。
電信其實也是對4G最上心的運營商了,因為他的CDMA/EVDO都和LTE不相容,現在電信要做的就是增強LTE的覆蓋,期待早日的把2/3G都退網掉。
可以說,2019年,三大運營商對於4G的重視程度可以說是超過了5G的。
5G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而且現在的5G的網路制式本身也不是很成熟,會有很長一段階段,三大運營商的5G會是NSA為主。現在3GPP的5G標準主要是兩個,分別是R15版本的NSA的Option 3以及R15版本的SA的Option 2,而更加成熟的R16版本的SA的Option 2需要在2020年才能凍結,這也決定了三大運營商的SA演進之後會相對的比較謹慎,R16的SA還是存在著會有巨大的改動的風險的。
而且即使是R16凍結了,運營商也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NSA向SA的演進,而具體的SA的演進也會從城市中心區域、熱點區域逐步的向外擴散。
所以,做為NSA組網的基礎的4G LTE網路,也會長期的存在。
5G建設週期比較長,在無法完成全面的覆蓋的時候,5G的語音解決方案三大運營商都會以回落4G的Volte去實現,也就是說,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4G將是5G的語音承載網路。5G由於頻率比4G要高,所以全覆蓋更難完成,需要建設更多的基站的同時,還需要建設大量的額小基站去覆蓋室內區域。在這種5G無法連續覆蓋的情況下,為了避免手機頻繁的在4/5G之間切換,三大運營商都會選擇比較穩妥的回落4G使用Volte承載語音的技術解決方案。
未來5G覆蓋比較連續的時候,會慢慢的開始上VoNR,不過在5G訊號不好的地方,依然會選擇下切4G使用4G的Volte承載語音。
5G其實很多情況更受制於上行,基於這種情況,也有了5G的上下行解耦技術被寫入標準,在5G上行覆蓋不足的地區,使用4G來補充上行覆蓋。4G的NB-IOT將會是物聯網的主要承載網路,未來會向mMTC演進。NB-IOT是運營商級的物聯網解決方案,這個也是4G基站不會退網的保障。對於運營商而言,物聯網代表的是未來,不會有哪個運營商放棄NB-IOT的。
以後4G的eMTC和NB-IOT都會向5G的mMTC演進。
4G其實也不是原地不動,4G也在技術演進,未來的4G網路的功能也會更強大。未來的4G,將是2/3/4G組網的核心,而未來4G的核心網也會進一步演化,同時4G/5G的核心網將會是未來核心網的演進方向,技術NFV/SDN的融合核心網將是未來的運營商的發展方向。
而且,4G也是可以引入一部分5G的技術,比如Massive MIMO也是可以在4G之中使用的,未來的4G也可以更加的強大。
總而言之,在5G時代,已經建好的4G基站不會變成一堆廢鐵,會長期的和5G共存,而且還有升級的空間,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