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人藏地行

    諸葛亮北伐不用質疑肯定是失敗的雖然情感上大家都支援蜀漢和諸葛丞相但實力上魏蜀差距還是太大,失敗是必然的。

    第一,戰略目標沒實現,這是北伐最大的失敗,蜀漢的戰略目標是飲馬黃河,恢復漢室,諸葛丞相六出祁山連漢之故都長安都未取下,何談東出潼關問鼎中原,宗廟社稷的河洛之地絲毫沒有力量拿下,這是第一大敗。

    第二,沒有撼動曹魏根基,即便逐鹿中原的戰略目標無法實現,只是要對曹魏政權造成沉重打擊,然而最終也只是聯吳抗魏,從戰略進攻成為守成,諸葛丞相仙逝後蜀國也被鄧艾降服,被魏國吞併,此第二敗也。

    第三,諸葛丞相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的後果就是蜀地“民有菜色”,空耗國力,導致國家人才稀缺以致“蜀中無大將 廖化作先鋒”,鄧艾入蜀時魏國並沒有費很多精力就拿下西蜀。這是北伐後果的第三大敗!

    所以諸葛丞相北伐肯定是失敗的,空留後人惋惜!

  • 2 # 老肖彈Bass

    時過兩千餘年,如今再聊起武侯北伐,依舊不免唏噓長嘆。北伐失敗了嗎?從戰局的結果上看,是的。從戰爭的角度說沒有對曹魏軍隊造成足夠的打擊,沒有做到傷其根本;從政治的角度說,沒有達到匡扶漢室,克復中原的政治主張;從經濟的角度說,沒能以戰爭的手段擴大蜀漢的疆域,沒有奪得更多的城池耕地和人口,可以說諸葛亮的北伐並沒有成功。

    那麼諸葛亮的五次北伐是毫無意義的麼?眾多的三國愛好者也是爭論不斷,有很多人認為是諸葛亮窮兵黷武的五次北伐造成了蜀漢軍政經濟的虛弱,以至於成為了三國中最先被滅亡的一個,其實仔細研究當時蜀漢所處的環境,便不難體會諸葛亮北伐曹魏的一番苦心。北伐曹魏,可以說是蜀漢政權逼不得已的選擇,也是延續政權的唯一機會。

    首先從當時的地理和政治環境來看,雖說天下三分,但是蜀漢是三國之中最弱小的一個。劉備東征孫吳失敗之後,損兵折將,蜀漢形勢變得極為嚴峻。彼時魏有六十六萬餘戶,四百四十餘萬人,吳有五十二萬餘戶,二百三十萬人,而蜀只有二十八萬戶,百萬人口而已,尚不及東吳的一般,曹魏的四分之一不到。冷兵器時代,人口是戰爭的保證,也是農業社會生產力的保證,東漢末年的亂世群雄爭奪的除了城池土地便是人口,佔有人口優勢是政權強大的一個很重要的保證。再說地理環境,在唐朝以前,北方的黃河流域一直是中國的經濟政治中心,不然也不會有“逐鹿中原”一說,人口稠密、物產豐富的黃河流域正是被曹魏佔據,對比起來,孫吳的江南地區都算是貧瘠的,更別說蜀漢只有益州一地了。

    那麼在這樣的情勢之下,擺在蜀漢政權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是發展內政,休養生息,積累戰爭資本,以待時機;二是 北伐曹魏 ,擴充疆域,以匡扶漢室,進而克復中原。相信以諸葛亮的政治智慧,應該能看得出兩條路孰優孰劣,但是他為什麼選擇了冒險的北伐呢?首先,彼時天下局勢逐漸明朗,只剩最大三家勢力,蜀漢是其中最弱的一個,很明顯,再進行爭霸天下的戰爭的時候最弱的那個肯定是首先被攻擊的目標,彼時曹丕已然稱帝,所謂漢室正統已經不復存在,一心稱霸天下的曹魏是不容蜀漢休養生息,積累戰爭資本的;蜀漢此時荊州已失,對於北方勢力的鉗制之勢已經蕩然無存,雖然與東吳再度修好,也難保什麼時候再被捅一刀,所以與其等著捱打,不如主動出擊,把戰火燃燒到對方家裡才是對自己政權最好的保護;再者,漢室已亡,如果等曹魏休養生息,百姓安居樂業之後,蜀漢的匡扶漢室的口號就完完全全成了一個笑話,民心不在漢,則戰無可戰;第三,依諸葛亮的構想,北伐未必可以攻克長安,還都於漢,但是可以把戰線推前,擴張領土以增強本方實力,也可以保證戰爭不會過早的危及成都。

    奈何天時不應,地利不如,再加上一生之敵司馬懿的出現,才使得“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3 # 僤鉺釘

    唉!諸葛亮就是個權臣,權利看得太重了,雖然他內政能力很強,但是軍事能力真的只能說是中規中矩,不善奇謀,這樣的軍事路線,很難做到以少勝多。就算我們從最後戰鬥的結果來看,確實是失敗了,就算傷亡不大,但是小國家在軍事上所消耗的國力是很大的負擔。在這種路面下,不勝就是敗

  • 4 # 小司馬講史

    諸葛亮北伐失敗是必然。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論工作方法,諸葛亮有嚴重的事務主義。無論做什麼事,他總是親力親為,這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蜀國政權中青年才俊的成長。諸葛亮只相信自己,其結果只能是把自己累得半死,大家的積極性也發揮不出來,事情更不可能辦好。

    司馬懿也認識到了諸葛亮的這一缺點,就樂意和他打持久戰,從而拖垮諸葛亮的身體,讓諸葛亮油盡燈枯,最後不得不含恨而死。這也導致北伐次次勞民傷財,功虧一簣。

    2.論用人,諸葛亮有嚴重的宗派主義傾向,只喜歡用順從自己的人,聽不得一點不同意見。這一點比曹操差遠了,甚至還不如劉備。魏延、劉封、關羽、馬謖等人都有沒被諸葛亮用好。不該用的用了,不該殺的殺了,這也導致蜀漢政權後期人才匱乏。

    3.蜀漢政權從各方面分析,都不如曹魏政權強大。諸葛亮主動北伐也僅僅是權宜之計,是從戰略角度上考慮的。他也深知以蜀漢政權的兵力是難以撼動曹魏政權的根基的。東吳政權與蜀漢政權貌合神離,這也是諸葛亮多次北伐難以取得進展的一大原因。

    綜上所述,諸葛亮北伐失利有其個人原因,更多的是蜀漢政權實力不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民算不算一個職業?有沒有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