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大爐爐
-
2 # 漁火江風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三國時蜀漢名將,官至大將軍。
姜維作為諸葛亮接班人,繼承的是諸葛亮的兵法,而非軍政大權。諸葛亮遺言:兵法授予姜維。丞相之位可由蔣琬繼任,蔣琬之後可由費禕繼任。
蜀漢大將軍姜維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後主劉禪依諸葛亮遺言,加蔣琬為丞相、大將軍,錄尚書事;加費禕為尚書令,同理丞相事;加吳懿為車騎將軍,假節督漢中;姜維為輔漢將軍、平襄侯,總督諸處人馬,同吳懿出屯漢中,以防魏兵。其餘將校,各依舊職。姜維駐守漢中時,多次率領偏軍西入羌中作戰。
蜀漢大司馬、大將軍蔣琬
延熙元年(238年),蔣琬受命設立相府,加大司馬,總攬蜀漢軍政。後主詔命蔣琬伺機與東吳協同伐魏,蔣琬原準備從水路進擊,因病及東吳延遲出兵未行。隨後以姜維為涼州刺史,屯兵駐守涼州,蔣琬退還駐守涪縣。
延熙九年(246年)蔣琬去世,大將軍費禕領軍國大事。
蜀漢大將軍費禕
延熙十年(247年),姜維遷升為衛將軍,與大將軍費禕共錄尚書事。同年,汶山郡平康縣的夷族叛亂,姜維率兵平息。不久,雍州、涼州等地區的羌胡族人背魏降蜀,姜維率兵出隴右接應,與魏雍州刺史郭淮、討蜀護軍夏侯霸戰於洮西。胡族首領白虎文、治無戴等率部降蜀,姜維將其遷至蜀境。
姜維認為自己詳熟西部風土,以自己的才智武略,可以誘使羌、胡部落作為羽翼,取得隴地往西的土地。但是費禕認為,自己和姜維等將領才智比諸葛亮差遠了,諸葛亮尚且不能平定中原;現在應該先保國治民,建功立業開疆擴土的事應該等有更顯著才能的人去做。每次姜維想出兵,費禕總是予以限制,調給他的兵力也不足一萬人。
延熙十六年(253年)春,費禕被刺身亡。
同年夏天,姜維得以實行他的計謀,率兵將數萬人越過石營,圍攻狄道縣。此時諸葛亮逝世已19年,姜維年已51歲。
-
3 # 泊圖泊途
這裡可能有人要問,姜維你作為諸葛亮的接班人不提早伐魏,在那磨蹭什麼呢?事實上諸葛亮的接班人不止一個,按照接班次序,姜維不是第一個。
或者可以說他接班接的不全面,僅僅是接了軍事上的班。
(圖片來自題主配圖,《三國演義》姜維)
被稱為蜀漢四相的諸葛亮、蔣琬、董允、費禕可以算是一類人,為什麼裡面沒有姜維?只因為姜維是武將,政治能力一般,董允死後,朝廷內部開始失控,宦官黃皓攝政。
諸葛亮以及他的兩個繼承者,蔣琬、費禕都開府治事,但姜維沒有開府,也證明了他內政方面的不足。
蔣琬是諸葛亮第一位繼承人,他是主張戰爭的,在司馬懿進攻遼東開始,蔣琬去漢中等待機會,也命令姜維進攻,但收效不大。他眼看自己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想從水路進攻,但朝廷認為這麼做有可能有去無回,費禕姜維阻止,事情不了了之。
費禕不是個主張用兵的人,所以姜維北伐時,兵不過萬。
等費禕死後,姜維才算掌握了軍權,這才有了他相對自由的軍事行動。
回覆列表
諸葛亮在世期間,北伐一直是蜀國最重要的國家大計,不僅僅是完成劉備在世期間的宏圖大志,更重要的是給蜀國設立一個目標,所有的經濟,政治活動都要圍繞北伐來進行而這也是促進蜀國不斷髮展的一針強心劑。
但是諸葛亮死後,蜀國有很長一段期間沒有進行北伐,其中姜維作為諸葛亮的關門弟子在這一期間主要的工作是屯田,而不是攻打魏國。其實,這段時間沒有北伐的原因有很多。
諸葛亮死後,繼任的丞相不是姜維而是費禕之後為蔣琬,再以後才是姜維。費禕和蔣琬二人一方面相較於諸葛亮和姜維不善於統兵作戰,另一方面此二人對蜀國自劉備以來指定的北伐方針並不感冒,沒有一定要恢復大漢河山的願望,所以這一期間,蜀國更多的是發展內政,外交,例如大量屯田,並和西北羌族結好。姜維繼任丞相以後,重啟的北伐的方針,甚至比諸葛亮有過之而無不及,總計搞了九次北伐,但是,都以失敗告終。
其實考慮到費、蔣二人和姜維的不同,他們的方針都是正確的,其實當時的實力對比來看,都能看出,蜀國要想殲滅魏國基本是不可能的任務,費、蔣二人也明白這個道理,姜維也明白,但是,姜維的身份不同,首先,他是魏國降將,其次又是諸葛亮的傳人,並且很重要的一點是,諸葛亮彌留之際告訴劉禪的繼任者,首先是費禕,之後是蔣琬,而劉禪問他蔣琬之後是誰,諸葛亮閉口不言,並沒有提到姜維。
所以,姜維當上蜀國丞相和大將軍,完全憑的是能力和多年的等待,所以他需要北伐來樹立威信,也需要北伐來掌握兵權。其實,對於諸葛亮為什麼沒有推薦姜維做接班人,也有很多看法,本人以為,諸葛亮對他的這個徒弟是非常喜愛和關心的,諸葛亮深知他死後北伐必然不會成功,而姜維也必然會繼承他的道路繼續北伐,所以,為了使姜維活的更久,也使蜀國不至於過早滅亡,諸葛亮推薦的是費、蔣二人,而當這兩人去世以後,也無人在資歷和能力上與姜維相比,並且,此時蜀國即使不北伐也氣數不多,北伐也只是一個滅亡的導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