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追逐浮光掠影者
-
2 # 大理旅拍
我認為在較高進光量下,應該先聚光,光學效能下降了吧!最佳光圈的概念在膠片時代很流行,不過現在很多鏡頭在大光圈下其銳度也非常的不錯!不過價格也很高。現代鏡頭設計透過現代更好技術的最佳化設計,光圈全開也能達到更好的光學素質!最佳光圈現在也是漸漸淡化的概念了!
我認為有些時候說裝置比較好,那麼它的畫素也是非常的好,而且聚光效果各個方面都是比如說小蘋果啊,他們的人像技術做的都是非常好。
在華人像處理技術都已經做得非常贏,硬用的了各種平臺,我攝影相機各個方面。
-
3 # 光線攝影學院
對於底片面積大於1英寸的照相機來說,確實是如此,也就是說,在最大光圈下幾乎不可能獲得最佳畫質。
對於大多數可以更換攝影鏡頭的數碼相機的攝影鏡頭來說,縮小1-2擋光圈,確實可以明確提升畫質
但是,對於底片面積小於1英寸的照相機來說,最大光圈往往就是最佳光圈。比如說,卡片機,比如說,拍照手機,最大光圈就是其最佳光圈,縮小光圈反而會使得成像質量劣化。
關於你的問題,我具體談談:
一、對於APS畫幅,全畫幅,中畫幅,大畫幅來說,縮小1-2擋光圈可以明顯改善成像質量
這個,大家自己測試一下就知道呢。
二、對於APS畫幅,全畫幅,中畫幅,大畫幅來說,底片越大,則最佳光圈越小。
比如說,對於全畫幅來說,最佳光圈通常是F8;對於APS畫幅來說,雖然也很多是F8,但是也有不少是F5.6。
但是,對於中畫幅來說,最佳光圈通常都是F11。
對於大畫幅來說,最佳光圈可能要到F16F22或者甚至更小(大畫幅也有好幾種尺寸)。
三、為何對於大於1英寸的底片的照相機,最大光圈一般都不是最佳光圈呢?
a,這個,因為鏡頭在全開狀態下,球差和色差會更大。
b,這個,因為鏡頭在全開狀態下,暗角也很明顯。
c,關於球差和色差,要想具體說明不同光圈的球差色差,這個需要光學繪圖,要有一定的光學常識才能說清楚。
-
4 # PARJERO
被拍物體一個點出來的光線其實是漫反射
也就是多角度的
假設光圈只允許一條光線進入ccd
那自然這時候就是最清晰的
如果允許多條光線進入
那每條光線角度會有差別
在ccd上形成的就是一個面而不是一個點
自然就模糊
當然現實中ccd每個畫素也有面積
在允許範圍內不會有差別
如果進光量太小曝光時間太長
抖動也會造成模糊
所以一個適當的光圈才是最佳的
還有,如果要ccd上一個面積縮小
一是縮小光圈
二就是拉近ccd和光圈的距離
所以這就是為啥長焦更容易比短焦虛化的原理
-
5 # 從耗子胖成豬
一、鏡頭在收1~2檔光圈會達到最佳畫質的說法只是一個“概論”,對於大部分鏡頭是成立的,但不是絕對的。例如有些鏡頭全開光圈的畫質就非常出色,也有一些鏡頭需要收縮不止3檔、4檔光圈才會達到最佳畫質。
二、鏡頭的畫質高低是受多種因素綜合影響決定的!
1、例如球面像差,它受球面鏡片表面曲率的影響,要削弱它,要麼用更高檔的高折射玻璃降低曲率,要麼就是縮小光圈,儘量用中心區域折射光線。
2、例如色差,它受鏡頭的焦距與通光孔徑影響,當鏡頭沒有消色差設計的情況下,一般需要把鏡頭光圈控制在f/12以下才能忽略色差對成像的影響。
3、光線透過光圈之後,會有衍射作用,它對畫質的影響也很大。
而畫素數越高,單個畫素尺寸越小的感測器,對光線的衍射作用就越敏感!例如同樣的鏡頭,有可能它在1800萬畫素的全畫幅機身上是f/8成像最佳,而到了2400萬畫素的APS-C畫幅上,反而變成f/5.6光圈最好。
另外,不同的像差之間,還有相互制約的關係。例如高折射的玻璃往往色散也嚴重。所以當你為了減少球面像差採用高折射玻璃的時候,色差就上來了。所以鏡頭的設計是一個複雜的工程。
所以,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我只能說幾點個人意見:
a、鏡頭的最大光圈與最小光圈,屬於極限條件,這種情況下,很多廠家解決的是“有無”問題,而不是“好壞”的問題。就例如50mm f/1.2、f/1.0、f/0.95之類的產品,大部分都是廠家為了標榜自己的產品達到了這個光圈級別。
b、最近幾年,非球面鏡片的技術大幅進步,很多新鏡頭的全開光圈畫質已經做到非常好了,也沒必要拘泥於收縮1~2級光圈畫質最佳的說法。
c、很多低端長焦鏡頭,例如入門級的70-300mm、75-300鏡頭,它們的最佳光圈都是在f/9~f/13之間。
所以關於鏡頭的成像,最關鍵還是要自己對自己的鏡頭多拍多測試,摸透它的“脾氣”。
回覆列表
在較高進光量下,光學效能下降了吧!最佳光圈的概念在膠片時代很流行,不過現在很多鏡頭在大光圈下其銳度也非常的不錯!不過價格也很高。現代鏡頭設計透過現代更好技術的最佳化設計,光圈全開也能達到更好的光學素質!最佳光圈現在也是漸漸淡化的概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