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公孫楓翔
-
2 # 鴻涵先生
李師師在《水滸傳》裡最後和燕青浪跡天涯,這是大家認為最好的結局,但是這是小說演義的,其實李師師到底和燕青有沒有雙宿雙飛誰也不知道。
李師師,是北宋開封府染坊老闆王寅的女兒,家境不錯,三歲時,父親把她寄名在佛寺,主持老和尚為她摩頂加持,她突然大哭,老和尚覺得她很有佛緣,當時佛門弟子被稱為“師”,於是她就改名為師。誰知家道突然變故,父親王寅因罪死在獄中。她因此流露街頭,以經營妓院為業的老闆見她是個美人坯子,於是將她收養,老闆姓李,遂改姓為李,叫李師師。妓院的老鴇專門找人教她琴棋書畫、歌舞詞令,由於李師師才色雙絕,一時間名滿青樓,成為了當時公子少爺,王公貴族爭相追捧的名妓。
根據各種資料來看,和李師師有過交往的歷史名人中有北宋著名詞人張先、晏幾道、秦觀、周邦彥以及宋徽宗趙佶等人。李師師最擅長的是“小唱”,所唱多為“長短句”,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宋詞。
和李師師交往最有名的人物就是宋徽宗趙佶,宋朝是一個重文輕武,文人墨客輩出的朝代,古往今來文人墨客都有一個毛病,就是喜好吹拉彈唱,順便在逛逛窯子,宋朝也是如此,李師師的豔名早就被這些文騷墨客傳的天下皆知了,那宋徽宗是什麼人物呢?首先他是一位皇帝,同時還是一位著名的書畫家,詞人,宋徽宗當皇帝非常不成功,但是作為文人來講,絕對是超級文化青年,非常有成就,這個沒毛病!
宋徽宗和李師師認識後,非常喜愛李師師,頓感後宮佳麗黯然失色,每日思念李師師,可白天要上朝,而且皇帝逛窯子萬一被人知道,可是不光彩的,於是就夜晚偷著出宮,去李師師處尋歡,後來皇帝身邊的宦官張迪出於對皇帝安全的考慮,從宮中挖了一條地道專門通往妓院,這樣徽宗就能隨時去找李師師了,沒有不透風的牆,皇帝和她交往,很快就被人知道了,大家都開始反對,但是迷戀李師師的皇帝怎能聽得進去呢,反而更加寵愛李師師,據說僅僅賞賜給她的金銀財寶就多達幾十萬兩。
宋徽宗昏庸誤國,北方的金國虎視眈眈,最後金兵的鐵蹄踏破了大宋的歌舞昇平,“靖康之難”後,徽宗和欽宗二帝被女真人擄走了,最後屈辱的死在了異國他鄉。李師師的結局如何呢?相傳有好幾個版本!一、金兵包圍開封府後,李師師把多年的積蓄全部奉獻給了國家,作為抗金的軍費,自己跑到了道觀做了女道士,但是金兵後來還是找到了她,她拒絕服侍賊人,趁人不備就吞金自殺了。
二、李師師在“靖康之難”後,心灰意冷,投湖自盡,被一路過的商人所救,商人愛上了李師師,就把她娶回了家,最後無疾而終。
三、就是水滸傳的結局,和燕青浪跡江湖(這個是最完美的)。
其實李師師的事蹟,正史上幾乎沒有,所聞皆為野史,一個皇帝喜歡一個妓女、戲子,因而誤國,這個皇帝屬於不務正業,不過李師師作為女人而言,她是沒有過錯的,本身就出身很苦,為了生存遊走在男人之間,是值得同情的,可是宋徽宗作為一朝天子,卻天天聲色犬馬,不敢正事,任用奸臣,禍國殃民,最後被擄走到金國,受盡侮辱,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回覆列表
李師師是北宋末年青樓歌姬,據傳,李師師曾深受宋徽宗喜愛,並得到宋朝著名詞人周邦彥的垂青,在水滸傳中還與燕青有過愛情故事,可見其事蹟頗具傳奇色彩,民間對其有相當多的傳說。
李師師出生於公元1090年左右,天生一副好嗓子,不滿十五歲就已經是“人風流、歌婉轉”,在東京汴梁各教坊中獨領風騷。根據各種資料來看,和李師師有過交往的歷史名人中有北宋著名詞人張先、晏幾道、秦觀、周邦彥以及宋徽宗趙佶等人。
“靖康之恥”後的李師師下落,主要有四種說法: 第一種,以死殉國。《李師師外傳》記載,金人攻破開封后,金國皇帝久聞李師師大名,在張邦昌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李師師。李師師不願意侍奉金主,先用金簪自刺喉嚨,沒有成功,又折斷金簪吞下自殺。臨死前大罵張邦昌:“告以賤妓,蒙皇帝眷,寧一死無他志。若輩高爵厚祿,朝廷何負於汝,乃事事為斬滅宗社計?“這一說法成為後世主流,多見於相關傳奇故事、通俗小說中,為的是以身為妓女的李師師之愛國氣節,表達對當時大批誤國文人的諷刺,形成強烈的對比。但此種說法目的性過強,況且沒有正史證明,只見於小說情節。恐怕還是後人借李師師之忠義諷刺那些不抵抗的男人而編造出來的。
第二種說法,老死江湖。《青泥蓮花記》記載:“靖康之亂,師師南徙,有人遇之湖湘間,衰老憔悴,無復向時風態。”南宋劉子翬《汴京記事詩》雲:“輦轂繁華事可傷,師師垂老過湖湘,縷金檀板今無色,一曲當年動帝王。”這個說法,十分悽慘,無限惆悵,也很可能是時人借描寫李師師晚年的愁苦,實則抒發自己的情感。
第三種說法,被俘北上。有傳聞李師師在開封城破後被俘虜,被迫嫁給一個病殘的金兵為妻,恥辱地了結殘生。當然這也只是某些小說中情節,傳奇意味太過濃厚。
第四種說法,出家做了女道士,南渡至江浙一帶,不問世事。這流傳於民間傳說。
很遺憾,真實歷史上李師師的結局是沒有明確記載的,以上四種或其他結局都是傳聞,並沒有確鑿證據。而身為京中名妓,與北宋諸多達官權貴甚至皇帝都有過往,實在太有話題性,千百年來民間對其故事與結局不免有很多臆測與加工,至今天我們很難探究事實真相究竟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