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柒道友
-
2 # 教育反思者
"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這句話是儒家引導民眾見利忘義的格言。一旦有足夠的利益誘惑,祖宗的排位也可以拿來換錢。
華人為什麼被人看不起、互相之間也總是互相猜忌提防、乃至道德淪喪。為華人何成為一盤散沙,成為只會窩裡斗的綿羊。這一切,均源於此!
契約精神既簡單又明朗,遇事一碼歸一碼,各自履行責任與義務,完事後兩不相欠。朋友是建立在多次履約後對人格的相互信任,而非利益驅使。
-
3 # 味哎兒
人生超過12歲後就不再單純的玩了,超過20歲就不再結交玩伴了,因此發小與同伴才是終生朋,只不過超20歲時所遇危難與關鍵時幫一把的同事或陌生人可建成生死友人,但不會是發小玩伴那樣無設防僅次於親人的朋友了,是帶感恩心態的敬友,敬友是人如待師父老師的情感一般的友人形式。
除上述無心機年齡與無利益感年齡段外,再接交的人都是利益交換的往來密切的人,且也因利益斷,而不再往來,而記入可交往的熟人列了,雖然其熟的如友人一樣,但永不會是:不設防.無話不談.知根知底.發小玩伴式的真朋友了。
這種交易交往好達互為信任程度的友人就是契約式熟人。契約式熟人也可達生死相交的,這就是合夥夥伴式的帝王人群.軍隊軍人及商貿商人以及企事業各股東。
古華人將人分成:親.近.疏.遠.陌生.怨.狠.仇.敵。九類。
其中陌生人巨多,而居中,越向兩端人數數量越少。也就是讀識時是由中間向兩邊讀的。
從而利益交往的友人在近疏之間,生死友人在親近之間的鄰里一般,發小玩伴師父老師在類親戚範圍內。
學仿歐洲者列契約是自成年了,從而沒列親戚發小玩伴朋友老師鄰里鄉里。沒列並不是沒有,僅因學仿者本身已入利益交往的人際關係內了。
-
4 # 長風浩蕩
那就請理性與邏輯的思考一下,是堅守誠信、踏實誠懇、堅持原則、仁義布四海朋友遍天下會有永恆的利益呢,還是首鼠兩端、見利忘義、背信棄義、出賣朋友會有永恆的利益呢?
此處的“永恆利益”,其實是在說“永恆的唯利是圖”、“永恆的貪婪”,那麼,這“永恆的唯利是圖”和“永恆的貪婪”,會得到“永恆的利益”麼?所有的奸商都是這麼想的,都以為撈一票就走、不會受到懲罰,再換地方撈一票,可以有“永恆利益”,……,那麼,然後呢?
其次,請務必知道那“契約精神”是個什麼東西。
那“契約精神”,來自於BIBLE,是“以色列人與YHWH立的約”,內容就是:在自己身上某個地方剌一刀,就跟YHWH立上約了。
請看清楚,這是一個參與立約兩方的地位絕不平等、且其中一方既是“約”的參與方又是“約”的執行者與保障者。話說,這叫“契約”?
這是個徹頭徹尾的自說自話自行解釋的欺詐合同。這叫“契約”麼?
契約,是平等主體協商確定的共同意志,關鍵是契約必由公正第三方仲裁、保障。契約本身必有既定的秩序體系為背書。
西方那個自說自話自行解釋的玩意,恰恰是與“契約”背道而馳的存在。欺詐合同,算是“契約”麼?在西方,那是的。
華夏文化中講的是誠信,是立意誠守約信,是雙向的,是你不仁我就可以不義的。而所謂的“契約精神”是在強調單方面服從,是忽視“約”的本身合理性、無條件服從的要求。這本身是來自於亞伯拉罕一神教,又是亞伯拉罕一神教的必然需要,非此,亞伯拉罕諸教的教條能服人麼?
回覆列表
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朋友。這句話的意思是,凡事從利益出發,而非從友誼出發,友誼是暫時的,而利益是長久的。對於這種價值觀和利益觀或友誼觀,西方人一般是用在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上,而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在這個意義上,國與國之間或國際組織之間的條約或契約都是用來打破的,守約只是因為違約帶來的利益不夠豐厚而已。
但是他們很少會把這種價值觀帶到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國之間(若用於此,必定會破壞人與人之間的基本信任和正常合作),因為在這個領域有不同的原則,叫做契約精神。
西方人有較大的自我半徑,視為個人隱私或個人權利的範圍。比如,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孩子和父母都可以有個人隱私,互相不可侵犯。在西方文化中,孩子只是父母暫時的監護物件,父母養育孩子是為社會、國家或上帝、基督盡義務,大多數養到十八歲就讓孩子獨立了。一代代父母都是從小就這麼教孩子的。對於孩子來說,父母也不一定是永遠的父母,這要看真實的親子關係如何。父母年老不求孩子養老,孩子不養老也並不受道德譴責,當然也有養老的。
當孩子年滿十八歲時往往會主動離家過自己的人生,再向父母要錢就是不道德的,所以他會借錢而非無償獲得。而西方社會也有與這種文化相配套的銀行貸款,開始額度很低,如果你能及時還款就會逐步提高信用。有心機有志向的人,會致力於積極提高自己的社會信用。信用是他們需要用一生來維護的,無社會信用可以說就沒有了社會地位,就無法利用銀行貸款槓桿擴大自己的經營能力,就等同於個人單打獨鬥,差不多相當於流浪漢了。
契約精神給了個人更大的自由自主,也同時要求個人有更強的自我生存能力。中國有些年輕人覺得父母家貧埋怨父母,這在西方社會是不可思議的,父母的家只是孩子暫時的棲身之所,你有什麼資格責怪和挑剔一個十八年無償給你提供服務的酒店呢?
由於對西方社會了解畢竟有限,所說不為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