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腸癌不痛不癢

回覆列表
  • 1 # 中醫戴建林醫生

    結腸癌最早報警訊號是大便改變。但是結腸癌發在結腸不同部位對大便改變不一樣,先生在直腸癌離肛門越近其大便變化越早,變化越明顯,可以表現為大便乾結,變細,出血,並有裡急後重感覺。並且是漸漸的加重,不可逆性的。如果病變在直結腸,橫結腸或降結節腸的癌早期大便改變不明顯,但在中晚期就會有腹瀉。癌性潰瘍致血便,以鮮血便。晚期致腹內轉移併發腸粘連,大便拉不出。以便祕和大便規律性改變為主。臨床上常見急性腸便阻的病人急診手術,確診為晚期結腸癌。

    總之:結腸癌發生大便改變決定二大因素。

    1)是癌症在結腸部位不同,大便出現改變不一樣的。直腸癌出現早,表現明顯,逐漸加重。可伴有出血,裡急後重感。在其它結腸癌大便改變出現的遲。

    2)大便改變在癌症早,中,晚期表現不一樣。早期大便改變不明顯,或間斷出現,最容易被負視,導致誤診誤治。結腸出血量少,大便顏色未變,這時查大便隱血可能是陽性,所以在早期篩查大便隱血,隱血陽性,一定要做結腸鏡撿查,早診斷,早治療。中晚期癌大便改變明顯,可以是變偏,或變細,或乾結,或血便。

    注意大便顏色,形壯,質地,伴隨症狀變化,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 2 # 程東峰談胰腺肝膽腫瘤

    腸癌是一種發生在直腸或結腸的惡性腫瘤,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與基因遺傳、飲食習慣、化學致癌物、消化道疾病、生活方式以及寄生蟲感染等致病因素有關。

    腸癌的症狀與疾病的發展階段、病變部位有關,不同時期的腸癌,表現不同的症狀和體徵,腸癌早期多無明顯症狀,金表現為排便習慣及大便性狀的改變,很容易被忽視。

    如何從排便判斷是否得了腸癌?

    一看大便的顏色

    如果出現便血,則需要警惕腸癌。腸癌患者便血的顏色可呈現鮮紅色或者暗紅色,大便帶有膿液、粘液,與大便混合在一起。

    二看大便的性狀

    腸癌的典型症狀表現是大便性狀改變,大便變細變軟,呈線條狀,如果出現這些情況,需要警惕是腸癌。

    三看排便的次數

    腸癌會導致便祕或者腹瀉,出現排便次數增多或者減少的情況,比如一天排便1-2次,變成了1天排便3次以上或者3-4天排便一次。

    四看排便的習慣是否改變

    排便習慣發生改變,比如排便的時間不規律,出現裡急後重、肛門墜脹等情況,應該懷疑腸癌的可能。

    五做腸鏡檢查

    腸鏡是診斷腸癌的最準確方式,建議年齡在45歲以上的,定期做腸鏡檢查,如果屬於腸癌的高危人群,比如有腸癌家族史、腸息肉、飲食習慣不好等,可以將腸鏡檢查的時間提前。

    六看大便隱血試驗是否陽性

    大便隱血試驗是測定消化道出血的一種方法,主要用於檢驗肉眼不可見的少量出血,在腸癌普查中使用得比較廣泛。

  • 3 # 全科馬醫生

    腸癌是消化道很難治療的一種惡性腫瘤,而且早期症狀不明顯,所以也不易被發現,導致腸癌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對於腸癌的早期預防和篩查很重要,但是腸癌症狀不僅僅只有大便異常,導致大便異常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飲食、炎症、息肉、痔瘡等,所以需要經過具體檢查去診斷。

    一、什麼情況下會的腸癌?

    1、首先對於消化道腫瘤的致病因素,主要的有飲食習慣誘發的,由於長期進食一些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攝入纖維過少,所以會容易導致產生的過多的脂肪會與腸道一些消化液結合會導致腸粘膜受損,而低纖維飲食會容易導致腸道蠕動減弱,所以過多的一些毒素無法及時排除而導致惡變。

    3、腸道自身病變,導致腸癌病變率最好的腸道息肉,也就是腺瘤型息肉,而腸道炎症感染,導致出現嚴重的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等病變,這些疾病長期反覆存在會容易導致癌變。

    1、大便次數異常,大便是最能反應腸道病變的指標之一,而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隨著腫瘤的生長會不斷刺激腸道,導致腸道功能亢進,所以會出現大便次數增多,便意頻繁等症狀。

    2、大便性狀的改變,主要是由於腸道功能紊亂及腫瘤生長過大,會導致出現大便不成型,而且還會出現黏液膿血便,甚至出現黑便及血便等症狀,還會壓迫大便導致出現大便變細。

  • 4 # 普外科李家大夫

    如下圖所示,平時大家說的腸癌是指起源於結直腸粘膜的癌症,也就是大腸癌。大腸是位於腹腔的空腔臟器,通過結直腸繫膜固定於腹後壁,大腸內有大量的細菌等微生物,腸道菌群平衡維持了人體正常健康需求。大腸的功能是吸收水分、維生素和無機鹽,並將食物殘渣及細菌形成糞便一起排出體外。大腸的這些特點,讓我們明白,除非到了晚期腸癌,一般來說腸癌的生長是不受空間限制,不會影響患者的消化與營養吸收功能。所以,很少有癌症常見的疼痛、消瘦、乏力、疲倦症狀表現,以及腹部腫塊徵象。這也的確如題主所言,腸癌都是不痛不癢。

    但正如一句名言說的:“上帝是公平的,他在關閉一扇門的同時,也打開了另一扇窗。”雖然,腸癌缺少癌症的常見症狀,但腸癌的發生與大腸的功能,不但給了我們從排便習慣與糞便性狀上去早期發現腸癌的機會。

    哪腸癌病人糞便到底有什麼訊號呢?是否可以從排便及糞便中看出是否可能得了腸癌呢?

    早期腸癌在粘膜與粘膜下層生長,是突向腸腔內部,癌症本身對粘膜層的破壞與癌腫受食物殘渣摩擦可導致便血與貧血症狀,癌腫的生長,不僅影響大腸吸收功能,還因癌細胞異常分泌、腫瘤導致的破潰出血、創面滲出與腸道細菌感染,可導致粘液膿血便、便祕、腹瀉、排便次數增多;而癌腫佔據腸腔並使患癌腸管失去了自如的收縮功能,進而又將導致大便形狀改變,甚至產生腹痛、腹脹等腸梗阻表現。

    如果是直腸癌,還可能有便前肛門下墜感、裡急後重及排便不盡感等表現。

    如上所述,得了腸癌後,糞便與排便可以發現以下訊號:

    顏色變化:便血、粘液血便、大便隱血陽性。

    形狀改變:大便變細、糞便不規則、糊狀糞便

    排便習慣異常:便祕、腹瀉、裡急後重、便前肛門墜脹感、排便不盡感。

    不管出現上述排便習慣、大便性狀改變中的任何症狀,都要非常警惕腸癌的可能。這時最好就是行結腸鏡檢查,不但可以及時發現腸癌,同時,還能與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腸結核等腸道良性疾病進行鑑別。

  • 5 # 潔寧小先生

    大便檢查,是作為我們去醫院查體的最基本的專案,大便如果要查出來潛血陽性,就要引起醫生的重視,病人自己也應該重視,大便能不能查出腸癌,如果出現了潛血陽性,就應該重視了,同時再結合進一步的,腸鏡等其他儀器的檢查,有可能會是腸癌,但是痔瘡也可以有潛血陽性,也可以有大便帶血,這個需要進一步的,詳細地去分析判斷。

    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

    腸癌的發病率從高到低依次為直腸、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降結腸及橫結腸,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結腸)發展的趨勢。其發病與生活方式、遺傳、大腸腺瘤等關係密切。腸癌如有一些早期症狀出現,儘早就醫可以提高癌症的治癒率。 糞便潛血實驗可以作為大腸癌早期診斷的篩檢方法,結合肛門指檢和纖維結腸鏡檢查,往往能早期發現大腸癌。

    腸癌發生後有3個訊號

    1、排便習慣改變

    一般人每天要大便1-2次,並且較有規律,要麼早上起床,要麼晚上睡前。如果原來規律發生變化,特別是大便困難,由有規律的一天1-2次變成每天4-5次或者2-3天才能大便一次,就要引起注意了。

    2、便血顏色和數量

    大便帶血是大腸癌特別是直腸部位長癌最常出現的症狀,主要原因就是腫瘤增大破潰出血,但一般便血的量不多,有的較為鮮紅,有的暗紅如醬色。

    3、貧血、消瘦、乏力

    由於腫瘤慢性出血和消耗體內營養,時間一長人就會出現貧血、消瘦、乏力等症狀,甚至發熱,此類症狀最常出現在結腸癌。

    現在腸癌高發的原因

    一、飲食習慣

    日常生活中以高脂,高肉食,低纖維飲食為主,可增加患直腸癌的風險。高脂飲食刺激膽汁分泌,促進腸道內厭氧細菌的生長,由於膽鹽以及膽醇一經厭氧菌分解形成一種新的物質不飽和膽固醇,如石膽酸以及脫氧膽酸都有增加,後兩者都會有利於直腸癌的發生。

    二、慢性炎症刺激

    直腸癌是怎樣形成的?由於長期受到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等炎症的刺激,誘發腸粘膜水腫和滲出,因此反覆的破壞及修復會使纖維組織增生,腸壁增厚,導致腸腔狹窄,上皮細胞間變,形成慢性肉芽腫以及多發性息肉。因此慢性的炎症刺激,也誘發直腸癌的病因。

    三、遺傳因素

    臨床上很多患者具有家族腫瘤遺傳史,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者是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等。直腸癌的遺傳因素,在此病的患者家族中,約有1/4患者是癌腫的家族史導致的,並且半數是消化道腫瘤。因此,遺傳因素也會增加此病的發病率。

  • 6 # 從頭到腳談養生

    胃癌指源於胃黏膜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在中國消化道惡性腫瘤中位居第二

    從80年代中期至2013年,20-40歲的成年人的結腸癌發病率以每年2.4%的速度增長。而對於20-30的成年人,在1973年至2013年間直腸癌的發病率以每年3.2%的速率增長。

    隨著年齡在50歲及以上的男性和女性的結腸癌發病率下降,從2000年到2013年, 年輕人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儘管仍較低,但讓人擔心的是,這部分人自覺還在安全年齡內,很少接受篩查。

    美國大腸癌早期發現率為39%,而中國僅為10%;5年生存率上,美國高達65.1%, 而中國僅為 32%。大便與我們腸道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我們可以大便情況,判斷我們的腸道健康情況。

    排便出現這四個狀況,可能是腸癌!

    1、排便週期突變

    大腸癌很多時候的前期症狀就是排便習慣突然改變。由於在生活中很多人會有胃病以及腸道疾病,飲食稍微出現問題,或者腹部受涼,都會導致排便習慣改變。在排除了其他外界條件下,還是及時去醫院看看為好。

    2、便血

    出現這一狀況就有些嚴重了。可能很多人患有痔瘡,以為發現糞便中有血液,可能是痔瘡造成的。殊不知,便中有血很有可能是腸道出現癌症的症狀,因為當糞便通過腸道時,會摩擦腸道上的腫瘤造成便血的症狀,而且這種情況如果不加重視,很容易導致失血過多引起貧血。

    3、經常腹瀉,很難痊癒

    這一點大家很容易忽略,認為可能是自己胃部或者腸道不好。其實,食物中毒或者受涼引起的腹瀉,只要過幾天就會逐漸好轉,嚴重的會延遲一兩天。但是如果總感覺腹部疼痛,排便不徹底,那很有可能是潰瘍性大腸炎或者大腸癌,此時應該去醫院及時檢查,儘早治療。

    4、排便細小,有阻塞感

    要知道,腸道內的腫瘤一旦增大,會影響到糞便的排出,並且給人一種排便難的感覺。如果平時排便比較粗,而突然在一段時間發現排便變細,那麼最好去做相關檢查,排除可能出現的癌症。

    3大習慣導致腸癌高發

    1、不良飲食結構

    腸癌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二高一低”即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纖維的飲食結構是誘發腸癌的主要因素,胃腸道在消化高脂肪類食物時,需要更多的膽汁,多餘的膽汁被腸道細菌分解後,產生有致癌作用的‘二級膽酸’,這種致癌物常年作用於腸黏膜,容易使腸黏膜發生癌變。

    2、運動量少

    都市人的運動量減少,機體的抵抗力下降,而所有腫瘤的發生都和機體抵抗力下降有關,運動量少還會導致腸的蠕動比較慢,儲存的宿便比較多,增加患癌機率。

    3、三餐不規律

    有調查顯示,不規律的作息和飲食,導致32%的白領存在腸胃、肝臟等消化系統問題;壓力過大、經常三餐不定時者,發生大腸癌的危險是正常人群的2~3倍。

    時而過飽——一定時間內,大量的食物進入消化道,胃腸道的壓力較大;

    時而過餓——胃腸道長時間未得到食物消化,胃腸道的上皮會萎縮。長此以往,腸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防癌抗癌的能力就大大下降。

    小心!這些是腸癌高危人群

    目前中國每年新增腸癌確診病例44萬例,每年死亡患者多達23萬人。腸癌是一種典型的“富貴病”,與人們的生活條件和飲食方式有關。而對於年輕人來說,患腸癌主要受遺傳因素影響,環境因素次之。腸癌高危人群有:

    1. 家族性結腸多發性腺瘤病、結腸息肉、軟組織腫瘤和骨瘤的人。

    2. 經常吃高脂高熱食物、生活不規律、抽菸嗜酒、有熬夜習慣的人。

    45歲以上人群應每年做腸癌篩查

    腸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有的可能只是腹部不適或者腹脹,這也是很多人並不在意的原因。

    還有的患者因為出現便血癥狀而誤以為是痔瘡,結果耽誤了治療。建議大家應重視腸癌的篩查,健康人群45歲以上應每年做便潛血的檢查。

    預防腸癌的發生,我們可以這樣做:

    1、健康飲食

    提倡健康飲食,植物蔬菜水果,每天最好攝入5種以上的蔬菜水果;選擇不含糖的純穀類製品及有助於控制體重的食物;減少紅肉的攝入(豬肉、牛肉、羊肉等),特別是肥肉,對預防大腸癌都是有益的。

    2、多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是腸道的清潔工,它就像一把小刷子一樣,促進腸道蠕動,從而預防便祕;同時清洗腸道內的垃圾,減少致癌物的停留時間,從而降低大腸癌的發病危險。

    蕪菁雜糧粉以產自新疆的蕪菁為主料,再搭配麥麩、麥片鷹嘴豆、枸杞、桑葚、蘋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打磨成粉蕪菁雜糧便,只要用開水沖泡即可,並且還會產生飽腹感,也有通氣和促進排便的作用。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不妨多吃一些像蕪菁粉這類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從而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加健康吧!

    3、適當運動

    運動過程中,人的腹式呼吸會加強,一方面可改善腹腔臟器的血液迴圈,另一方面,還可以促進胃腸道的蠕動,有益健康。每週最好有150分鐘的運動時間。

    4、定期體檢

    如果出現便血、肛門疼痛、

    腫物脫出、便祕等高危症狀

    尤其是35歲以上人群

    請務必重視早期篩查

    儘快到醫院做個檢查!

  • 7 # 佳園道

    葉落知秋,同樣通過觀察排便,可以初步判斷和了解胃腸道有沒有發生病變,所以從排便可以初步判斷是否得了腸癌,腸道出現癌變,排便的時候會出現那些改變?

    1、大便形狀發生改變,大便變細或者變扁,或者出現大便乾燥,排出困難或者直接排不出大便。

    2、大便帶血,出現膿血大便,或者黏液膿血便或者大便表面附著鮮血便。

    3、平時每天早上或者餐後養成的每天都差不多是這個時段排便的習慣發生改變,便意頻繁,每天大便的次數明顯增加。

    4、大便之前肛門出現下墜之感覺,非常想解大便,但是沒有大便一排而快之良好感覺,總有大便沒有排完的感覺,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裡急後重。正常情況是大便一次就排完而給人非常爽快的感覺。

    5、大便帶有黏液。

    6、大便的時候出現肛門疼痛。

    以上這些排便表現,腸癌患者可以出現其中的一個或者多個,但這些表現並非腸癌特有的,腸道的其他疾病也會出現這些表現,所以朋友們不必驚慌失措,只是當人們出現這些表現的時候,人們應該提高警惕,注意排查,如果不是腸癌等腸道病變導致的,人們都皆大歡喜。

  • 8 # 胃腸健康科普ZZPO

    如何從排便看出是否可能得了腸癌?

    作為一名胃腸外科醫生,從臨床角度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根據臨床經驗觀察,排便習慣或者性狀改變,有判斷出腸癌存在的可能,但是如果排便正常,也並不能作為排除腫瘤的依據。

  • 9 # 李醫生告訴你

    一個排便出現改變的患者來就診,那麼醫生什麼情況下會考慮腸癌?首先看高危因素,腸癌有三大高危因素:腸癌好發於40-50或以上年齡段的中老年人,當然也會有40歲以下的患者確診腸癌,但這相對少見,就診時也不會首先懷疑這個癌症;生活及工作壓力大、暴飲暴食及胡吃海喝、三餐不固定等紊亂的生活、飲食習慣;有腸癌家族史,其10-15%可通過遺傳給下一代。

    當有上訴高危因素存在時,再依據相關的症狀來判斷是否是腸癌。

    深深的便意

    深深的便色

    細細的便便

  • 10 # 小克大夫

    3、大便帶血,腸癌所導致出現的便血,主要是大便和血液混合,而且大多數呈柏油樣便,這是因為由於腸道腫瘤受刺激及摩擦導致一些小血管破裂,導致腸道血液與腸道內蛋白質結合,容易形成氯化亞鐵,所以呈現出黑便及便血等症狀。

  • 11 # 子敬說健康

    直腸癌:排便習慣改變,大便帶血,血色暗紅不新鮮。便條形態改變。

    結腸癌:

    排便習慣改變,便血不新鮮甚至粘液膿血便。腫瘤較大嚴重者發生腸梗阻。

    排便習慣改變通俗點講就是打破了以前排便規律,便意頻頻,每天數次排便(有的人十餘次)。

  • 12 # 草莓養生談

    身體出現5個“不舒服”,別猶豫,趕緊做腸鏡檢查!

    目前中國腸癌患者人數逐年上升,每年超過37萬新發病例,死亡病例超過19萬,也就是說大約每3分鐘就有一人死於腸癌。

    從排便看出是否可能得了腸癌

    1. 大便習慣改變

    早期可出現腹瀉、便祕或腹瀉與便祕交替。

    2. 便血

    便血原因主要為腫瘤破潰所致。

    不僅是能從排便觀察,身體一旦出現這些“不舒服”,也可能是腸癌,趕緊做腸鏡!

    1. 貧血

    腫瘤生長需要大量血液供應,所以隨著腫瘤的逐漸增長,病人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另外,便血也可導致貧血。

    2. 腹痛腹脹不適

    腫瘤持續增長,部分患者會出現腹部脹痛不適。

    3. 腹部腫塊

    右側結腸在解剖上具有腔大、壁薄的特點,腸腔內容物多為液狀,腫瘤可以向腸腔內生長,60%~70%的中後期病人可於右側中腹部觸及質硬腫塊,這是右側結腸癌的一個徵象。

    在日常生活中要怎麼預防腸癌?

    正確的做法是,避免飲酒、不健康飲食的飲食習慣,積極鍛鍊、控制體重;多吃一些粗糧、新鮮蔬菜、水果膳食纖維的食物,有益於腸道健康;家中常備火麻仁油,每天早上喝水的時候放一些,調節腸道,幫助順暢排便,減少腸道垃圾毒素堆積。

    因為中老年人事腸癌的高發人群,所以建議40歲以上的人每3年做一次腸鏡篩查;50歲以上的人每年做一次腸鏡篩查。

  • 13 # 常玉英醫生

    大便性狀改變,如大便不成型,大便稀糊狀、大便中帶血、粘液等,提示腸道可能有問題。但是不是腸道癌症的特徵性表現。確定是否患了腸癌,需要完善相關檢查,尤其是結腸鏡檢查。

    結腸鏡檢查比較直觀,可以觀察到結腸和直腸粘膜的情況,是診斷結腸癌、直腸癌的首選檢查方法。

  • 14 # 橘皮半夏

    根據所提問題進行回答:此次主要是從大腸癌的高危物件、篩查建議和預防建議進行解答!

    高危物件

    1.40歲以上有兩週肛腸症狀的人群;

    2.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直系親屬;

    3.長期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

    4.大腸腺瘤治療後的人群;

    5.大腸癌手術後的人群;

    6.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和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家族史的20歲以上直系親屬;

    7.35歲以上無症狀人群。

    注意:兩週肛腸症狀只有以下任意症狀持續兩週以上:大便習慣性改變;便祕、腹瀉等);大便形狀改變;大便變細);大便性質改變(便血、黏液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

    篩查建議:

    1.40歲以上有症狀高危物件,經兩週對症治療沒有緩解者,應及時做肛門直腸指檢、大便隱血試驗檢查,任一指標陽性應進行腸鏡檢查,如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者經腸鏡檢查仍未顯示有異常,建議做胃鏡檢查,已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2.40歲以上無症狀高危物件,每年接受一次大便隱血試驗檢查,如隱血試驗陽性,則進一步腸鏡檢查以明確診斷,如大便隱血試驗檢查連續3次陰性者可適當延長篩查間隔,但不應超過3年。

    3.年齡大於20歲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患者,當家族中先發病例基因突變明確時,建議行基因突變檢測,每10年接受1次腸鏡檢查。

    5.糞便或血液的多靶點基因檢測可能有助於篩查,糞便標本的證據更為充分,但由於價格較為昂貴,限制了其應用。

    預防建議

    1.運動可有效減少腫瘤發生,堅持體育鍛煉,避免肥胖;

    2.健康膳食,增加粗纖維、新鮮水果攝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飲食;

    3.非淄體類消炎鎮痛藥可能對預防腸癌有效,老年人可嘗試服用低劑量的阿司匹林,可能減少心腦血管疾病和腸癌發生的風險,具體使用需諮詢醫生;

    4.戒菸,避免其對消化道的長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 15 # 全科掃地僧

    腸癌在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主要指大腸癌,包括直腸癌和結腸癌兩大類,一般而言,早期腸癌常缺乏特異性表現,易被大家所忽略,而部分患者一經診斷,已處於中晚期,大家要引起重視,做好預防措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對於改善預後很重要。

  • 16 # SUPER彭dada

    從排便可以看出腸道是否出問題,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1.大便習慣是否改變,例如平時一天一次,突然變成1天2 3次 或者幾天一次

    2、是否有便祕 或者拉稀的情況

    3.肚子是否會隱隱作痛

    如果有覺得不舒服了,最直觀的方法,先去醫院做個大便隱血檢查,然後再做個肛門指檢

    假如隱血陽性 ,那麼保險起見趕緊去做個腸鏡,腸鏡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最後祝您身體健康

  • 17 # 深藍醫生

    排便有可能發現大腸癌的線索,但不能作為確定就是大腸癌的依據。

    大腸癌可以分為結腸癌和直腸癌,二者對對後產生影響,這個沒有問題。

    直腸和肛門移行,和肛門距離很近,所以直腸發生癌變的時候,表現出的排便改變更明顯,包括排便習慣和便質的改變。排便習慣改變主要指的是排便次數,由於腫瘤對直腸的刺激,所以發生直腸癌的時候,可以表現出大便次數增多、裡急後重、排便不盡感;而便質可以變稀,形狀改變,甚至是膿血便或鮮血便等。

    結腸距離肛門部位較遠,結腸發生癌變時,也可以表現出大便次數增多,便祕、腹瀉,或者二者交替出現,當有出血時還可以表現出黑便。

    但是,上述症狀並不是大腸癌所特有,比如,患有痔瘡的時候,同樣可以出現大便帶血或鮮血便,患有結腸炎、直腸炎,尤其是潰瘍性結腸炎的時候,也可以表現出和結腸癌完全相同的症狀。

    所以,上述症狀的出現,並不代表就是患了大腸癌了,最準確的診斷依據是腸鏡檢查和病理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愛情》裡,張桂蘭生江昌義的時候,德華還在老家,為什麼德華不知道江昌義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