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每日校園

    心理治療以及心理諮詢在我們國家起步較晚,而且到目前為止心理諮詢、心理治療相關的配套、制度仍然不完全完善。但是我們國家正在積極的推進相關的制度全面建設起來。很大一部分校園確實已經設立心理諮詢室。但是華人總是有“諱疾忌醫”的傳統,很多的時候不願意讓別人知道自己會有這樣那樣的疾病,一方面會被孤立,一方面會遭受嘲弄。

    而作為青春期的校園學生們,本來就是敏感,好面子,如果有同學知道自己進了心理諮詢室,肯定會起鬨說自己有病,繼而很可能會演變成被說成有精神病,這會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傷害。

    再者,青春期的孩子們本來就易怒,或者厭學,或者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他們並不知道哪些問題是正常的青春期反應,哪些問題需要心理疏導。這需要相關的心理輔導老師能確實的擔負起責任,如何避免孩子因進諮詢室受到傷害,同時學校應該給予相關的課時安排,或者相關的集體活動,比如心理諮詢課,比如心理輔導活動,讓更多的孩子一起了解心理諮詢,讓大家覺得有什麼小秘密,心理上有什麼不對的情緒的時候去找心理輔導老師是正常的事情。

  • 2 # 心悅靈心理

    學生正處於成長時期,他們的心理問題從總體上來說是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問題,不成熟的心理素質決定他們心理的脆弱,往往既想解決自己的心理困惑,有害怕別人說自己有心理問題。

    另外,他們對心理諮詢的認識還不夠深入,對他人的看法非常敏感,害怕別人的議論和誤解,因此,不太願意讓老師和同學看到自己進入心理諮詢室,所以諮詢室的位置對於他們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

    我們在建設心理諮詢室的時候,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這種心理因素,學生的各種心理因素是學校心理諮詢室存在的必要性,只有瞭解學生的心理,正確的引導學生的心理,那樣,心理諮詢室的存在才有意義!

  • 3 # 霍體清

    怎麼才能找到真正專業的心理諮詢師?

    我們平時再看心理諮詢師是不是專業的時候,往往看學歷、從業時間、資質等級、參加各種學習班的經歷,好像學的越多、時間越長就越好。但很多好不容易花重金找到,諮詢效果並不理想,不知道到底是誰的問題。

    我覺得,真正的內行是知道心理疾病的發病原理,知道心理疾病是透過哪些因素相互影響形成的,基本就是意外的刺激或驚嚇,大腦有某些不合理認知,童年被否定形成敏感的個性,一般都是這幾個因素相互影響,形成心理疾病。一旦形成心理疾病,就會在大腦成為自動化思維,控制不住,解決的關鍵也是改變這個自動化思維。諮詢的時候,心理諮詢師應該圍繞困擾來訪者的問題,找到原因,解釋症狀原因和痛苦原因。而不該問一些和症狀無關的話題,耽擱時間。所以真正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並不多。

    對於多數來訪者,有了心理疾病,就如同掉進泥潭或誤入迷宮,沒有能力和方法,,不知道怎麼出來,作為心理諮詢師,就是透過正確的分析,告訴來訪者怎麼做,這時就是一個指導和被指導的關係,所以那些懂得謙讓的人,康復的就快,而那些缺乏責任心、不知努力和感恩的人,康復的就慢。

  • 4 # 小瘦與大胖

    很多學校都設定了心理諮詢室,但是很多學校的心理諮詢室並未發揮其應用的心理教育作用,成為有名無實的空殼子。但是,很多社會上的匿名“諮詢熱線”裡,卻常常被學生們打爆,我在學校的心理諮詢免費熱線中實習的時候,就接到了很多中學生的諮詢,多為考試壓力、焦慮、青春期性心理問題等等。

    我覺得可能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學校領導認知偏差

    不可否認,即使是在現在全國普遍推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大背景下,一些小張在辦學過程中並麼以偶把學生的心理工作當做重要內容之一來抓,甚至是純粹為了應付檢查和“充門面”才建設的心理諮詢室。而很多檢查也是重點看“有沒有”,不在乎“好不好”,浮於表面文章。

    二、學生理解偏差

    有些學生命命名已經存在心理問題,卻還極力否認。他們習慣於把進行心理諮詢當做“心理有病”、“神經病”。也擔心被同學看到,成為大家嘲笑的物件,也怕老師和家長給自己貼上“不良學生”、“另類學生”的標籤。

    三、教師看法偏差

    他們潛意識裡認為去尋求心理幫助的學生大多是有“心理障礙”的人,習慣於把學習成績差、不停管教的人往心理諮詢室裡送,認為經過“調教”能有所改變。這也導致很多正常學生不敢走進去。

    四、諮詢時間問題

    現在學習壓力大,學習時間緊張,學生們哪裡還有時間諮詢心理問題?學生們也往往“急功近利”,幾次如果覺得沒有效果,就不來了,這也是中小學進行心理諮詢脫離率很大的原因。

    五、位置安排問題

    有些學校在設定心理諮詢室的時候缺乏專業性,可能安排在人流很多、或教務處、教師辦公室等地方,無形之中加劇了學生的畏懼心理,對心理諮詢望而卻步。

    六、諮詢師專業性問題

    現在大部分學校只給配備1-2個心理老師,要承擔教學教課以及其他很多額外的工作,自身時間精力也很限,無法給予學生最好的幫助。由於心理老師的需求是近幾年來才興起,很多老師都是半路出家,有的學校甚至是別的學科老師兼任,缺乏專業性和嚴謹性,諮詢效果嚴重打折,學生自然不願來。

    學校可以從加大宣傳力度、完善設施裝置、提升教師水準、創新諮詢方法等多個途徑入手,讓學校的心理諮詢室不再成為擺設,讓學生大膽走進心理諮詢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值得推薦最燒腦的電影,最好劇情反轉反轉再反轉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