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侯媽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決定孩子的性格,很多父母溺愛孩子,讓孩子養成自私任性的性格,如果父母們不去引導他們,長大後就有可能成為自私人的,父母應該怎樣引導呢?

    一、言傳身教

    孩子的天性就是模仿,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平時如果做人做事大方,樂於助人,自然對孩子能起到正面的影響。

    二、不以孩子為中心

    父母在家裡要多鼓勵孩子做家務,讓他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明白付出才有回報。同時在家裡不以孩子為中心,不給孩子特殊待遇。

    三、鼓勵分享

    教育孩子學會分享,讓孩子明白分享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同時也能給自己帶來快樂。

    四、關心長輩

    從小教育孩子尊重長輩,多關心長輩,吃飯的時候讓長輩先上桌等。

    五、參加活動

    多帶孩子參加集體活動,讓孩子瞭解集體的力量,想要得到別人的幫助首先要幫助別人。

  • 2 # 一度甄選

    你必須明白,不願分享是寶寶的天性。尊重他,而不是用哄騙的方式讓他“分享”。這種態度會讓寶寶有安全感,同時會鼓勵他變得大方起來——因為他不用帶著“可能被騙”的猜忌心來守護自己的東西。

    自我意識敏感期,我的我的我的成了孩子的口頭禪

    其實孩子在2歲左右的時候,許多的媽媽都開始注意到,當其他的小朋友來家裡玩時,自己的孩子不願意和別人分享玩具也不願意讓別人看他們的書,就算是他自己不想玩的、不願看的也決不讓別的孩子動,誰一拿,他立刻就說:“我的。”有的小朋友在戶外玩耍時,見到別的小朋友玩東西,就要跑過去不由分說地搶過來,而且振振有詞地說:“我的。”然後強行據為己有,媽媽們總是被弄得哭笑不得。但其實孩子是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並不是自私,而是自我意識的萌芽。

    我們在幼兒園也能看到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上幼兒園時帶的所有東西都不許別人動,也不讓老師幫助他們提書包或別的東西。有時候書包特別重,有時候還要帶被子,孩子就寧願把東西拖在地上拉著走,也不讓老師幫助。必須親自拿著,因為那是他的。即使是進教室時脫下的鞋子,也要堅定的放在自己的書包裡,當然就更不願意給別人分享任何東西了。在這個年齡的孩子,什麼都是“我的”,拿什麼都是“我的”,總之全都是“我的”,好像這時候他們唯一的事情就是看著“我的”所有的東西,除此之外的任何事情都不重要了。

    這些時候父母常常感到不解,感到難堪,覺得沒法改變和說服孩子,甚至習慣性地把孩子的這些行為解釋為自私的表現。如果這種現象再持續下去,家長們就會說,我這孩子怎麼越來越自私了,什麼都不讓別人動,動不動就說這是我的這是我的。實際上這個時候的孩子跟自私是毫無關係的,我們一定要區分清楚自我和自私的關係。自私指的是在利益上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選擇了損害他人的利益,而滿足我自己的利益,這樣的情況才叫做自私。那麼自我呢?指的是一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情感、心理和意志的需要行使自己的計劃、支配自己的行為。

    那面對孩子這樣的行為,我們該怎麼做呢?

    一、是不必太焦慮。有的孩子性格強勢,所謂的“自私”表現的就明顯一些。有的孩子性格柔和,就會顯得很大公無私。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幼兒自我意識形成和發展的最初階段,他們心理活動都單純圍繞自我出發,獲取自己想要的一切東西。隨著時間推移和閱歷的豐富,這種自我中心行為將逐漸轉為接納他人和減少利己行為。

    二、是要從“吃”上著手讓孩子學會分享。吃是孩子最看重的東西。現在從外面買回來好吃的,只要是能分享的東西,我都會當著孩子面,分出一些給家裡其他人。一開始,孩子會大哭大鬧,但久而久之孩子也習慣了。上週參加一個小朋友生日聚會,帶回來一塊兒蛋糕,女兒還主動給爸爸留出一小塊兒,等著爸爸加班回來後一起吃。

    另外,我們還可以透過模擬遊戲和讀繪本的方式教給孩子一些分享的技巧,但更好的是在實踐中引導。前一段帶孩子到外面玩兒,孩子想騎一個小姐姐的車,遇挫後孩子眼淚汪汪得回來了。我說:“你再去試試,拿你的玩具和姐姐交換,看看怎麼樣?”孩子順利成功地騎到了車,很開心。

    三、是營造家庭分享的氛圍。我跟老公約定,父母做完飯後,我們都主動幫助把飯菜盛好;一些好吃的菜,主動給父母多夾一些;吃完飯後,讓父母坐下休息休息,我們主動把碗洗了。相信這些舉動,會對孩子有示範作用。

    四、是為孩子創造與小夥伴交往的機會。孩子在家比較強勢,我就經常帶她到朋友家玩,去時還要帶上自己的一些玩具。到一個陌生環境,孩子就沒那麼“囂張”了,能夠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了。我還發現,孩子在一起多接觸,熟悉了過後,大家就能玩得比較融洽。前幾天,朋友帶孩子來我家玩,孩子開始哭鬧,不願意分享。我堅持讓朋友帶孩子留下來。半小時過後,兩個孩子熟悉了,玩的特別高興,孩子把很多好玩的玩具都拿出來和小朋友一起玩。離開時,兩個小朋友還在一起熱情的擁抱,並說:“把我的牛奶讓姐姐帶回家喝吧。”最近還一直嘟囔,要讓朋友家孩子來玩兒。

    總之,在孩子所謂“自私”問題的教育上,不要恐慌焦慮,要在示範中言傳身教,在生活上潛移默化,在互動間耳濡目染,相信問題一定能妥善解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晚睡的人是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