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是一樣很奇怪的東西。任何生物都要依存於它,不能太高,不能太低,否則,就沒有了春夏秋冬,就沒有生髮榮枯。當溫度漸漸升高的時候,大地像注入激素。人們開始勞作,萬物開始生長,一切都活躍起來,包括我們的思維,我們的細胞,包括植物的生髮和分櫱。當溫度漸漸降低,大地的執行開始減速,不再那麼激情澎湃、春風得意的樣子,很多東西正在迴歸的途中:稻子被鐮刀收回了家,花草的生機被溫暖的土地緊緊摟在懷裡,樹木立在堅硬的風中,樹皮蒼糙,把浮華褪去,駐守著表情木訥的鄉村。
我看到,人們早已不去計較生活的得失和莊稼的豐歉,他們心滿意足地消遣著屬於寒冬的一些閒散和悠然。當天氣冷到無法再做別的事情時,做米果便成了鄉村一件理所當然的事兒。米果,用米做的果子,或米里結出的果實,聽著這個名字就叫人心生喜歡。做米果是一件農人“蓄謀已久”的事兒,還在春天預種的時候,這件事就被主人列入了計劃,他們播上二斤糯米種,劃出三五分最肥的土地,種上糯谷,收上個三五擔,用蛇皮袋裝著與吃谷分開放。糯谷細而長,像一個苗條的少女,產量比一般的稻穀低一些,同樣一畝地,平常稻一季能產八九百斤,糯谷只能產五六百斤,所以賣價也高出一截,價兒再高,母親也不會輕易賣掉,它是為喝酒的父親和孩子們準備的。糯米飯粘、軟、韌,塗了豬油一樣,又香又膩。
年事逾近,母親要準備過年的糧米,便從糧倉裡搬出三五包稻穀用土車推到碾米房去,順便把糯谷一起碾了。再把帶糠的米推回家,用風車過一遍,米頓時白亮起來,晶瑩剔透。糯米更甚,捧起一把,攤在掌心,玉一樣溫潤含蓄。數著日子,年前十天左右,母親用米升到瓦缸裡量出一二斗糯米,再摻入三五升的吃米,在某個夜晚的晚飯後放入水中浸泡。米吸足了水,渾身膨脹了起來,肚子圓鼓鼓的,飽漢一樣。母親把它們從缸中撈起,再倒入水桶裡,重新加入清水,然後一勺一勺把米舀入石磨,一圈一圈把米磨成米漿,轉一圈石磨,流出來一點黏稠潔白的米漿,再轉一圈,再流出來一點,慢慢地從磨盤流向另一個水桶。我們看到,一隻水桶越來越空,一隻水桶越來越滿,一隻水桶裡堅硬的米粒從轉動的石磨裡經過,就變成了稀里嘩啦的米漿,這就是生活裡最簡單最尋常的邏輯轉化,就像米從甑裡經過,就變成了飯,飯從我們身體裡經過,就變成了生命的活力一樣。純樸的村莊裡處處有活的哲學,但沒有幾個人去總結,他們不屑於這些,他們快樂地,不自覺地活在那些不會說話的鄉村哲學裡面。然後,母親把一桶的米漿倒進一個大布袋子裡,紮緊,再放在一個置於腳盆上的“井”字木架上,米漿裡的水從布袋裡滲了出來,像勞動的人滾出的汗一樣,一滴一滴掉進腳盆裡,再把石磨搬下來,壓在米漿袋上,水被一點點地榨乾,米漿成了一坨,像一塊打夯的泥巴。這就是做米果的主要原料。
母親把袋子裡壓乾的米漿倒到大團箕上,用雙手使勁地搓揉,把板結的米漿重新揉軟,揉得均勻細膩,手感嫩滑。母親的手凍得紅蘿蔔一樣,不停地在米漿裡翻轉攪拌,硬了加點溫水,軟了加點米粉,把一團米漿調到軟硬恰到好處。
冬天的夜來得格外早,五六點鐘光景,天就黑了下來,北風呼呼地颳了起來,稀疏的葉子發出的響聲零零落落,池塘裡的水瑟瑟縮縮地捱得更緊了,幾隻老鴨和老鵝也搖著碎步早早回窩了。做米果時,左鄰右舍往往早就做好了安排,今晚我家,明晚你家。吃過晚飯,鄰居們手提火籠一個個早早地就來了。我們在團箕邊圍成一圈,團箕下放著一個大火塘,大人小孩齊動手,抓、捏、拍、揉……燈光下,一片繁忙,暖意四起。孩子們有熟手,也有剛學的,做得參差不齊,擺在籠屜裡,大的大,小的小,圓的圓,扁的扁,歪頭斜腦,怪模怪樣,眾人笑成一片;大人們做的幾乎每個都是從模子裡倒出來的一樣,整整齊齊地擺放著,渾圓規矩,叫人放心。做滿了一籠,便端到灶房去蒸。冬夜的灶房,被熊熊燃起的火映紅著臉膛,喝了米燒一樣。富含油脂的柴火噼噼啪啪地燒著,大鐵鍋裡的水咕嘟咕嘟響著,蒸汽四溢,擠滿了整個灶房,人鑽進去,霧濛濛的,臉上溼漉漉的,渾身被一股暖流包圍。一籠米果下鍋,過不了一刻鐘就蒸熟了,米香從屜縫裡鑽了出來,在寒風裡飄散,整個村莊彷彿都能聞到,那些聞到的人說出的第一句話就是:誰家在做米果?(其中的潛臺詞是,我們家也該做了吧。)第一籠米果往往是拿來給孩子們品嚐的。八仙桌上預先放著一碗白糖,每人發一根竹筷,然後邊做邊等著第一籠出鍋的米果。母親端著它從灶房一路小跑地出來,擱在桌上,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揭開屜蓋兒,只見一顆顆李子大小的圓嘟嘟的珍珠似的米果,躺在紗布上,吃一口,軟軟的,嫩嫩的,韌韌的,蘸些糖,咬下去,沙沙地響,真好吃。米果一直要做到晚上九、十點鐘,孩子們開始還歡呼雀躍的,做著做著就沒耐心了,哈欠連天,紛紛回去睡覺了。只有我,幾乎每年都要陪著大人一直做到最後,收拾停當了,再去睡。有時做著做著,屋外就下起了雪,做滿了一屜米果,推門出去,一陣雪風迎面撲來,打個踉蹌,哇,飄飄揚揚的雪把整個村子都蓋住了,染白了。外面的雪是白的,屋裡的米果也是白的,世界純然一色,融為一體,這樣的記憶永遠是那麼一塵不染。
第二天起來,從屜層上揭下來的米果,變冷變硬了,一大塊一大塊的,一個個互相緊挨著,粘在一起,手牽著牽手,不捨得放開。母親用青瓷碗一碗一碗的往鄰居家裡送。剩下的,便倒入水缸裡用清水養著,想吃了,就從缸裡撈出來,倒到甑裡或鍋裡,熱一熱便軟了,這樣一直可以吃到來年下田。
溫度是一樣很奇怪的東西。任何生物都要依存於它,不能太高,不能太低,否則,就沒有了春夏秋冬,就沒有生髮榮枯。當溫度漸漸升高的時候,大地像注入激素。人們開始勞作,萬物開始生長,一切都活躍起來,包括我們的思維,我們的細胞,包括植物的生髮和分櫱。當溫度漸漸降低,大地的執行開始減速,不再那麼激情澎湃、春風得意的樣子,很多東西正在迴歸的途中:稻子被鐮刀收回了家,花草的生機被溫暖的土地緊緊摟在懷裡,樹木立在堅硬的風中,樹皮蒼糙,把浮華褪去,駐守著表情木訥的鄉村。
我看到,人們早已不去計較生活的得失和莊稼的豐歉,他們心滿意足地消遣著屬於寒冬的一些閒散和悠然。當天氣冷到無法再做別的事情時,做米果便成了鄉村一件理所當然的事兒。米果,用米做的果子,或米里結出的果實,聽著這個名字就叫人心生喜歡。做米果是一件農人“蓄謀已久”的事兒,還在春天預種的時候,這件事就被主人列入了計劃,他們播上二斤糯米種,劃出三五分最肥的土地,種上糯谷,收上個三五擔,用蛇皮袋裝著與吃谷分開放。糯谷細而長,像一個苗條的少女,產量比一般的稻穀低一些,同樣一畝地,平常稻一季能產八九百斤,糯谷只能產五六百斤,所以賣價也高出一截,價兒再高,母親也不會輕易賣掉,它是為喝酒的父親和孩子們準備的。糯米飯粘、軟、韌,塗了豬油一樣,又香又膩。
年事逾近,母親要準備過年的糧米,便從糧倉裡搬出三五包稻穀用土車推到碾米房去,順便把糯谷一起碾了。再把帶糠的米推回家,用風車過一遍,米頓時白亮起來,晶瑩剔透。糯米更甚,捧起一把,攤在掌心,玉一樣溫潤含蓄。數著日子,年前十天左右,母親用米升到瓦缸裡量出一二斗糯米,再摻入三五升的吃米,在某個夜晚的晚飯後放入水中浸泡。米吸足了水,渾身膨脹了起來,肚子圓鼓鼓的,飽漢一樣。母親把它們從缸中撈起,再倒入水桶裡,重新加入清水,然後一勺一勺把米舀入石磨,一圈一圈把米磨成米漿,轉一圈石磨,流出來一點黏稠潔白的米漿,再轉一圈,再流出來一點,慢慢地從磨盤流向另一個水桶。我們看到,一隻水桶越來越空,一隻水桶越來越滿,一隻水桶裡堅硬的米粒從轉動的石磨裡經過,就變成了稀里嘩啦的米漿,這就是生活裡最簡單最尋常的邏輯轉化,就像米從甑裡經過,就變成了飯,飯從我們身體裡經過,就變成了生命的活力一樣。純樸的村莊裡處處有活的哲學,但沒有幾個人去總結,他們不屑於這些,他們快樂地,不自覺地活在那些不會說話的鄉村哲學裡面。然後,母親把一桶的米漿倒進一個大布袋子裡,紮緊,再放在一個置於腳盆上的“井”字木架上,米漿裡的水從布袋裡滲了出來,像勞動的人滾出的汗一樣,一滴一滴掉進腳盆裡,再把石磨搬下來,壓在米漿袋上,水被一點點地榨乾,米漿成了一坨,像一塊打夯的泥巴。這就是做米果的主要原料。
母親把袋子裡壓乾的米漿倒到大團箕上,用雙手使勁地搓揉,把板結的米漿重新揉軟,揉得均勻細膩,手感嫩滑。母親的手凍得紅蘿蔔一樣,不停地在米漿裡翻轉攪拌,硬了加點溫水,軟了加點米粉,把一團米漿調到軟硬恰到好處。
冬天的夜來得格外早,五六點鐘光景,天就黑了下來,北風呼呼地颳了起來,稀疏的葉子發出的響聲零零落落,池塘裡的水瑟瑟縮縮地捱得更緊了,幾隻老鴨和老鵝也搖著碎步早早回窩了。做米果時,左鄰右舍往往早就做好了安排,今晚我家,明晚你家。吃過晚飯,鄰居們手提火籠一個個早早地就來了。我們在團箕邊圍成一圈,團箕下放著一個大火塘,大人小孩齊動手,抓、捏、拍、揉……燈光下,一片繁忙,暖意四起。孩子們有熟手,也有剛學的,做得參差不齊,擺在籠屜裡,大的大,小的小,圓的圓,扁的扁,歪頭斜腦,怪模怪樣,眾人笑成一片;大人們做的幾乎每個都是從模子裡倒出來的一樣,整整齊齊地擺放著,渾圓規矩,叫人放心。做滿了一籠,便端到灶房去蒸。冬夜的灶房,被熊熊燃起的火映紅著臉膛,喝了米燒一樣。富含油脂的柴火噼噼啪啪地燒著,大鐵鍋裡的水咕嘟咕嘟響著,蒸汽四溢,擠滿了整個灶房,人鑽進去,霧濛濛的,臉上溼漉漉的,渾身被一股暖流包圍。一籠米果下鍋,過不了一刻鐘就蒸熟了,米香從屜縫裡鑽了出來,在寒風裡飄散,整個村莊彷彿都能聞到,那些聞到的人說出的第一句話就是:誰家在做米果?(其中的潛臺詞是,我們家也該做了吧。)第一籠米果往往是拿來給孩子們品嚐的。八仙桌上預先放著一碗白糖,每人發一根竹筷,然後邊做邊等著第一籠出鍋的米果。母親端著它從灶房一路小跑地出來,擱在桌上,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揭開屜蓋兒,只見一顆顆李子大小的圓嘟嘟的珍珠似的米果,躺在紗布上,吃一口,軟軟的,嫩嫩的,韌韌的,蘸些糖,咬下去,沙沙地響,真好吃。米果一直要做到晚上九、十點鐘,孩子們開始還歡呼雀躍的,做著做著就沒耐心了,哈欠連天,紛紛回去睡覺了。只有我,幾乎每年都要陪著大人一直做到最後,收拾停當了,再去睡。有時做著做著,屋外就下起了雪,做滿了一屜米果,推門出去,一陣雪風迎面撲來,打個踉蹌,哇,飄飄揚揚的雪把整個村子都蓋住了,染白了。外面的雪是白的,屋裡的米果也是白的,世界純然一色,融為一體,這樣的記憶永遠是那麼一塵不染。
第二天起來,從屜層上揭下來的米果,變冷變硬了,一大塊一大塊的,一個個互相緊挨著,粘在一起,手牽著牽手,不捨得放開。母親用青瓷碗一碗一碗的往鄰居家裡送。剩下的,便倒入水缸裡用清水養著,想吃了,就從缸裡撈出來,倒到甑裡或鍋裡,熱一熱便軟了,這樣一直可以吃到來年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