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烈烈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15次會議,即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經過了原定12天的會期和被迫的“延時”爭論、爭執以至爭吵,終於拉上了帷幕。會議最終達成的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給幾近絕望的世人聊以慰藉。欣慰?遺憾?憤怒?回顧這艱難的12天,在哥本哈根上演的變幻莫測的一幕幕,有的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淡忘,而有的則會被載入史冊,任後人評說。 回顧這段本不該如此的歷史,再細看那些不容忽視的真相,對這次會議的成敗得失,時間自有公論。也許未來,人類還有機會,但若不將問題看清看透,不把利益的天平除錯均衡,未來再多的類似會議依舊會重蹈此次的覆轍,那麼此次哥本哈根所留給人類的,將僅僅是喧譁躁動後的孤寂落寞。 不能“各遂所願”的結果 12月18日,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原定議程的最後一日。這讓人不禁想起莎士比亞的《第十二夜》,但大會沒有如莎翁筆下的喜劇一樣收場,最終沒能“各遂所願”。 結局雖不是喜劇結尾,但這一日的程序卻堪比戲劇,跌宕起伏。 從18日的黎明到深夜,從18日的深夜再到19日的黎明,全世界的目光一直聚焦在哥本哈根的貝拉中心,翹首期待著能從中傳出令人欣喜的訊息,為緊張的12天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各國政要慷慨陳詞之後,最後的艱難磋商開始了。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沒有曙光出現,人們心頭僅存的希望在一點點地消逝,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大會將以徹底失敗告終。 然而就在最後時刻,當地時間18日深夜,美國、中國、南非、印度和巴西等國經過磋商,達成共識,形成了一份協議草案提交大會討論表決。眼見峰迴路轉,人們看到了一線希望,哥本哈根最終將透過一份協議,讓人類有可能抓住這“最後的機會”。 但事態的發展卻足以讓任何一位劇作家慨嘆:歷史的戲劇性無法預知。這份被歐盟稱為“雖不完美,但總勝於無”的草案,遭到77國集團和拉美國家的反對。經過徹夜談判,當地時間19日早晨8時許,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主席、丹麥首相拉斯穆森宣佈,《哥本哈根協議》草案未獲透過,暫停會議,繼續進行商討。 3個多小時之後,會場傳出訊息:與會各國已達成共識,同意對《哥本哈根協議》“進行記錄”。當地時間19日下午3時,在延長一天會期之後,喧囂一時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15次會議終於在哥本哈根閉幕。 在失望與絕望中尋找著希望,從山窮水盡到峰迴路轉,從末路窮途到柳暗花明。在這加長版的最後一日會議中,有太多的戲劇性轉折出現。多種情緒在哥本哈根會場及周圍充斥:有人感到欣慰,有人感到哀傷,有人充滿憤怒,也有人只能選擇無奈。 我們確實不必過於苛求什麼。在這個多元的世界裡,任何一個多邊協議都不可能“各遂所願”,而如氣候變化大會這樣規模如此龐大、利益關係如此複雜的多邊談判,更不可能有“皆大歡喜”的結局。硝煙散盡,哥本哈根恢復了一如既往的寧靜美麗,而此次氣候變化大會的成敗功過,自有後人來評說。 不難推測的結局 那些對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滿懷希望的人在兩週前也許不曾料到12天后會是如此模樣。但隨著會議變幻莫測、亂象叢生的程序,一些不和諧音符不斷出現,一出出令人憤慨以至憤怒的鬧劇重複上演,這樣的結局也就意料之中了。 早在一個月前,英國氣候變化研究中心的網路遭遇駭客入侵,大量被竊取和公開的內部資料和近千封電子郵件顯示,該研究中心多年來人為地修改氣候變暖資料,誇大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一時之間,“氣候門”事件沸沸揚揚,給尚未開幕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紮了一針兒。儘管“氣候門”並不影響人們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視,這一針不痛不癢,卻依然引起了不少人的質疑:我們看到的、我們聽到的是否就是真相?氣候變化懷疑論者稱,氣候沒有變暖,更沒有科學依據證明人類行為導致氣候變暖。氣候變暖陰謀論者更是指出,氣候變暖就是一起陰謀,一起發達國家炮製的、背後隱藏著巨大經濟利益和政治企圖的陰謀,是發達國家藉以扼殺發展中國家正在進行的工業化程序的一個工具。 如果說“氣候門”算是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的一個“餐前小點”,那麼,一而再的“丹麥草案”則可稱為哥本哈根盛宴的一道“另類大餐”了。 12月9日,大會開幕僅兩天,一份傳說中的“丹麥草案”被證成真,激起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怒火,一時軒波頓起,草案始作俑者暗藏的居心昭然若揭。當《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德布林趕緊出面澄清之後,人們以為這一鬧劇將就此結束,但12月16日,在高層會議剛一開始,另一份“丹麥草案”再次現身會場。這份主席國違反大會程式而自作主張私下擬訂的協議草案再次遭到發展中國家的強烈反對。程式性問題的背後所隱藏的是實質性問題: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長期合作行動特設工作組和《京都議定書》特設工作組尚未提交報告的情況下,主席方提案的舉動是對大會程序的破壞。而圍繞這一問題的爭論,體現的則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談判堅持雙軌制還是單軌制上的較量。 主席國急切希望本次氣候變化大會能夠達成各方滿意的協議,此等心情可以理解,但其一而再的表現,不免讓人心生疑慮:我們期待的“公開、透明”原則能夠實現嗎?原大會主席、丹麥氣候與能源大臣康妮·赫澤高16日悄然辭職,所謂“程式性”變更的背後,是否還有其他的原因? 在哥本哈根上演的劇集不僅於此,就“責任”問題的無休止的爭論、對《京都議定書》原則的刻意忽視以至否定、對出資額度的一再虛與委蛇……凡此種種,最終的一波三折也就在所難免了。
轟轟烈烈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15次會議,即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經過了原定12天的會期和被迫的“延時”爭論、爭執以至爭吵,終於拉上了帷幕。會議最終達成的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給幾近絕望的世人聊以慰藉。欣慰?遺憾?憤怒?回顧這艱難的12天,在哥本哈根上演的變幻莫測的一幕幕,有的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淡忘,而有的則會被載入史冊,任後人評說。 回顧這段本不該如此的歷史,再細看那些不容忽視的真相,對這次會議的成敗得失,時間自有公論。也許未來,人類還有機會,但若不將問題看清看透,不把利益的天平除錯均衡,未來再多的類似會議依舊會重蹈此次的覆轍,那麼此次哥本哈根所留給人類的,將僅僅是喧譁躁動後的孤寂落寞。 不能“各遂所願”的結果 12月18日,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原定議程的最後一日。這讓人不禁想起莎士比亞的《第十二夜》,但大會沒有如莎翁筆下的喜劇一樣收場,最終沒能“各遂所願”。 結局雖不是喜劇結尾,但這一日的程序卻堪比戲劇,跌宕起伏。 從18日的黎明到深夜,從18日的深夜再到19日的黎明,全世界的目光一直聚焦在哥本哈根的貝拉中心,翹首期待著能從中傳出令人欣喜的訊息,為緊張的12天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各國政要慷慨陳詞之後,最後的艱難磋商開始了。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沒有曙光出現,人們心頭僅存的希望在一點點地消逝,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大會將以徹底失敗告終。 然而就在最後時刻,當地時間18日深夜,美國、中國、南非、印度和巴西等國經過磋商,達成共識,形成了一份協議草案提交大會討論表決。眼見峰迴路轉,人們看到了一線希望,哥本哈根最終將透過一份協議,讓人類有可能抓住這“最後的機會”。 但事態的發展卻足以讓任何一位劇作家慨嘆:歷史的戲劇性無法預知。這份被歐盟稱為“雖不完美,但總勝於無”的草案,遭到77國集團和拉美國家的反對。經過徹夜談判,當地時間19日早晨8時許,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主席、丹麥首相拉斯穆森宣佈,《哥本哈根協議》草案未獲透過,暫停會議,繼續進行商討。 3個多小時之後,會場傳出訊息:與會各國已達成共識,同意對《哥本哈根協議》“進行記錄”。當地時間19日下午3時,在延長一天會期之後,喧囂一時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15次會議終於在哥本哈根閉幕。 在失望與絕望中尋找著希望,從山窮水盡到峰迴路轉,從末路窮途到柳暗花明。在這加長版的最後一日會議中,有太多的戲劇性轉折出現。多種情緒在哥本哈根會場及周圍充斥:有人感到欣慰,有人感到哀傷,有人充滿憤怒,也有人只能選擇無奈。 我們確實不必過於苛求什麼。在這個多元的世界裡,任何一個多邊協議都不可能“各遂所願”,而如氣候變化大會這樣規模如此龐大、利益關係如此複雜的多邊談判,更不可能有“皆大歡喜”的結局。硝煙散盡,哥本哈根恢復了一如既往的寧靜美麗,而此次氣候變化大會的成敗功過,自有後人來評說。 不難推測的結局 那些對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滿懷希望的人在兩週前也許不曾料到12天后會是如此模樣。但隨著會議變幻莫測、亂象叢生的程序,一些不和諧音符不斷出現,一出出令人憤慨以至憤怒的鬧劇重複上演,這樣的結局也就意料之中了。 早在一個月前,英國氣候變化研究中心的網路遭遇駭客入侵,大量被竊取和公開的內部資料和近千封電子郵件顯示,該研究中心多年來人為地修改氣候變暖資料,誇大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一時之間,“氣候門”事件沸沸揚揚,給尚未開幕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紮了一針兒。儘管“氣候門”並不影響人們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視,這一針不痛不癢,卻依然引起了不少人的質疑:我們看到的、我們聽到的是否就是真相?氣候變化懷疑論者稱,氣候沒有變暖,更沒有科學依據證明人類行為導致氣候變暖。氣候變暖陰謀論者更是指出,氣候變暖就是一起陰謀,一起發達國家炮製的、背後隱藏著巨大經濟利益和政治企圖的陰謀,是發達國家藉以扼殺發展中國家正在進行的工業化程序的一個工具。 如果說“氣候門”算是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的一個“餐前小點”,那麼,一而再的“丹麥草案”則可稱為哥本哈根盛宴的一道“另類大餐”了。 12月9日,大會開幕僅兩天,一份傳說中的“丹麥草案”被證成真,激起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怒火,一時軒波頓起,草案始作俑者暗藏的居心昭然若揭。當《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德布林趕緊出面澄清之後,人們以為這一鬧劇將就此結束,但12月16日,在高層會議剛一開始,另一份“丹麥草案”再次現身會場。這份主席國違反大會程式而自作主張私下擬訂的協議草案再次遭到發展中國家的強烈反對。程式性問題的背後所隱藏的是實質性問題: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長期合作行動特設工作組和《京都議定書》特設工作組尚未提交報告的情況下,主席方提案的舉動是對大會程序的破壞。而圍繞這一問題的爭論,體現的則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談判堅持雙軌制還是單軌制上的較量。 主席國急切希望本次氣候變化大會能夠達成各方滿意的協議,此等心情可以理解,但其一而再的表現,不免讓人心生疑慮:我們期待的“公開、透明”原則能夠實現嗎?原大會主席、丹麥氣候與能源大臣康妮·赫澤高16日悄然辭職,所謂“程式性”變更的背後,是否還有其他的原因? 在哥本哈根上演的劇集不僅於此,就“責任”問題的無休止的爭論、對《京都議定書》原則的刻意忽視以至否定、對出資額度的一再虛與委蛇……凡此種種,最終的一波三折也就在所難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