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其實未成年

    元朝理學家劉因傳從專意“明道”到東京執教劉因(1249—1293),字夢吉,保定容城人。父述,性好儒學,元世祖中統年間任武邑縣令,後以疾辭歸。劉因三歲識書,過目成誦,六歲能詩,七歲能文,當與父親有很大關係。  北方名儒硯堅落籍真定(今河北正定)後,在那裡授徒達十餘年。劉因師從硯堅,學業大進,為同舍諸生中之佼佼者。宋金兩代文壇注重“以辨博長雄”的詞章和“誕漫坐雜”的經義,“南北崇尚幾無所分別”(《元朝名臣事略》卷一五)。中統年間前後,經許衡、竇默、姚樞等人的提倡,在南方被公認為“正學”的程朱學說也規模日廣地傳播到北方。劉因對早年研習的“訓詁疏釋之說”本來就心存疑惑,這時更專心研讀程朱諸書,後成為在北方名聲僅次於許衡的理學傳人。  在劉因以性理之學名聞北方的初期,他專以“明道”自任,頗有“篤志獨行”的意向。他的家境貧寒,父母、祖父去世後長期無力安葬,後來在朋友幫助下始克襄事。在《癸酉(1273)書事》一詩裡,他這樣描寫自己的經濟狀況:“嬌兒索粟一錢空,怪見家人不忍中。我不怨天貧賤我,吾兒自合享吾窮。”(《靜修集》卷一三)但他仍不願苟合,“不妄交接。家雖甚貧,非其義,一介不取”。全祖望在《書劉文靖公渡江賦後》一文指出:“公卿過保定者眾,聞因名,往往來謁,因多遜避,不與相見”(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編,卷三三)。他所以不願涉足政治,很可能是因為在他看來,“以元開創規模言之”,“不足為輔”(《靜修集》卷八)。至元中葉,忽必烈長期倚信以“理財”固寵的回回大臣阿合馬,日益疏遠“諱言財利事”的朝中儒臣。這應當是促成劉因採取超脫於政治的處世態度的重要原因。他在七律《讀漢高帝紀》裡批評西漢初年的朝政輕視儒術:“規模自襲挾書律”,“只知才到蕭曹盡”(《靜修集》卷二一)。其中所抒發的,不能不是對現實政治的感慨。劉因還反覆以“夷皓”(伯夷和“四皓”)為詩作的主題,也無非是在表露自己不合時則甘於隱淪、“名書丹闕非吾望”的心跡。他用諸葛亮“靜以修身”的名言額所居曰“靜修”,大約也在此時。  至元十一年(1274),元朝下詔伐宋;大軍浮漢入江,水陸並進,順流而下。不到兩年,宋亡。劉因頗傷宋朝為奸臣所誤,拘留元朝國使以挑兵釁,終致國亡,遂作《渡江賦》以哀之。他曾欲南遊江湖,覽觀南宋諸先儒名跡,但未克成行,反而北上易州(今河北易縣),到當時辭官家居的何瑋家館課授徒。劉因自己說,他所以同意去何家,教書三年,主要是因為那裡藏書很多,可以一遂“館於藏書之家而肆其檢閱”的宿願,何瑋曾參與伐宋之役,藏書中有不少是從南宋舊境攜回的理學書籍,這些書在北方不易搜尋。  至元十九年(1282),權傾一時的阿合馬被殺,元廷的政治鬥爭形勢發生了變化。被蒙古、色目和漢族高階官僚中的漢法派所一致擁護的新政治領袖、太子真金,更加積極、直接地參與各種有關的政治活動,一時間在漢族士人中引起對於“朝政更新”的強烈樂觀情緒。也就在同一年,真金因不忽木之薦,以太子燕王守中書令下教,召劉因赴都,擢拜承德郎、右贊善大夫。這時的朝野對真金改革朝政的過度希望,無疑也感染了劉因。他受教之後,“即與使者俱行”。時真金建學宮中,教近侍子弟讀書。劉因抵京後,遂受命接替前任王恂,教學於東宮。未幾,因繼母感風疾,辭歸省視;翌年母卒,乃丁憂家居。重歸隱淪由真金所發動的更新朝政的改革,還來不及等劉因母喪服除,就因與元世祖忽必烈政見不合而中途夭折。這次事件給予劉因很深的刺激,使他對於元朝政治再也不抱什麼希望,而且反過來,對於自己輕易應詔、一聘而起十分後悔。他想起漢初呂后以卑辭厚禮迎四皓以侍太子(即漢惠帝),使劉邦以為太子得天下人心,如高飛鴻鵠,“羽翮已就,橫絕四海”,因而不敢廢之另立的故事,深感自己貿然捲入宮廷鬥爭的危險,因此竟吟出“一讀《鴻鵠歌》,令人心膽寒”,“出處今誤我,惜哉不早還”的沉痛詩句(《靜修集》卷二《四皓二首》)。在應徵而起的六年前,劉因寫過一篇《退齋記》,在文中婉轉地批評在政壇上進退無恆,認為許衡既然以“正道”自任,出仕從政,就不應復因道之難行而“以術自免”(《靜修集》卷一八》)。對照劉因作《退齋記》的宗旨,亦更可見他對於自己竟然蹈許衡舊轍,追悔不已。關於劉因在繼母去世後近十年中的隱居生活,史料甚為缺乏。他有詞《太常引》雲:“紅塵盡處,白雲堆裡,高臥對青山。風味似陳博,休錯比,當年謝安。”(《靜修集》卷一五)其中所反映的是這個時期裡他的心境。他無疑仍以寫作和教書為業。當時流傳有《四書集義》一書,是朱熹有關四書的問答與集註而為他人所彙輯者。劉因認為其太繁,且有牴牾處,於是另加採擇闡發,撰成《四書集義精要》三十卷。他的身體一直不是很好。李謙在劉因居喪期間曾拜訪他,說他“形體癯瘁,鬚髮頒白”(《靜修集》卷首),這時他不過三十五六歲。到四十二歲這年,兒子又先他去世;這對他的精神和身體,不免又是一次大打擊。  至元二十八年,劉因四十三歲。元世祖忽必烈殺權相桑哥,“朝政又一更新”(蘇天爵《滋溪文稿》卷八《劉因墓表》)。元廷以集賢學士的三品清要之職往徵劉因。他絕不願再仕,乃以疾固辭。劉因在疾病纏身的最後兩三年內,又寫成《易繫辭說》一書。至元三十年四月去世。元仁宗延祐年間贈翰林學士、資善大夫,追封容城郡公,諡文靖。其撰述流傳至今者,有《靜修集》、《丁亥集》、《四書集義精要》、《櫝蓍記》、《樵庵詞》等。

  • 2 # 其實未成年

    元朝理學家劉因傳從專意“明道”到東京執教劉因(1249—1293),字夢吉,保定容城人。父述,性好儒學,元世祖中統年間任武邑縣令,後以疾辭歸。劉因三歲識書,過目成誦,六歲能詩,七歲能文,當與父親有很大關係。  北方名儒硯堅落籍真定(今河北正定)後,在那裡授徒達十餘年。劉因師從硯堅,學業大進,為同舍諸生中之佼佼者。宋金兩代文壇注重“以辨博長雄”的詞章和“誕漫坐雜”的經義,“南北崇尚幾無所分別”(《元朝名臣事略》卷一五)。中統年間前後,經許衡、竇默、姚樞等人的提倡,在南方被公認為“正學”的程朱學說也規模日廣地傳播到北方。劉因對早年研習的“訓詁疏釋之說”本來就心存疑惑,這時更專心研讀程朱諸書,後成為在北方名聲僅次於許衡的理學傳人。  在劉因以性理之學名聞北方的初期,他專以“明道”自任,頗有“篤志獨行”的意向。他的家境貧寒,父母、祖父去世後長期無力安葬,後來在朋友幫助下始克襄事。在《癸酉(1273)書事》一詩裡,他這樣描寫自己的經濟狀況:“嬌兒索粟一錢空,怪見家人不忍中。我不怨天貧賤我,吾兒自合享吾窮。”(《靜修集》卷一三)但他仍不願苟合,“不妄交接。家雖甚貧,非其義,一介不取”。全祖望在《書劉文靖公渡江賦後》一文指出:“公卿過保定者眾,聞因名,往往來謁,因多遜避,不與相見”(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編,卷三三)。他所以不願涉足政治,很可能是因為在他看來,“以元開創規模言之”,“不足為輔”(《靜修集》卷八)。至元中葉,忽必烈長期倚信以“理財”固寵的回回大臣阿合馬,日益疏遠“諱言財利事”的朝中儒臣。這應當是促成劉因採取超脫於政治的處世態度的重要原因。他在七律《讀漢高帝紀》裡批評西漢初年的朝政輕視儒術:“規模自襲挾書律”,“只知才到蕭曹盡”(《靜修集》卷二一)。其中所抒發的,不能不是對現實政治的感慨。劉因還反覆以“夷皓”(伯夷和“四皓”)為詩作的主題,也無非是在表露自己不合時則甘於隱淪、“名書丹闕非吾望”的心跡。他用諸葛亮“靜以修身”的名言額所居曰“靜修”,大約也在此時。  至元十一年(1274),元朝下詔伐宋;大軍浮漢入江,水陸並進,順流而下。不到兩年,宋亡。劉因頗傷宋朝為奸臣所誤,拘留元朝國使以挑兵釁,終致國亡,遂作《渡江賦》以哀之。他曾欲南遊江湖,覽觀南宋諸先儒名跡,但未克成行,反而北上易州(今河北易縣),到當時辭官家居的何瑋家館課授徒。劉因自己說,他所以同意去何家,教書三年,主要是因為那裡藏書很多,可以一遂“館於藏書之家而肆其檢閱”的宿願,何瑋曾參與伐宋之役,藏書中有不少是從南宋舊境攜回的理學書籍,這些書在北方不易搜尋。  至元十九年(1282),權傾一時的阿合馬被殺,元廷的政治鬥爭形勢發生了變化。被蒙古、色目和漢族高階官僚中的漢法派所一致擁護的新政治領袖、太子真金,更加積極、直接地參與各種有關的政治活動,一時間在漢族士人中引起對於“朝政更新”的強烈樂觀情緒。也就在同一年,真金因不忽木之薦,以太子燕王守中書令下教,召劉因赴都,擢拜承德郎、右贊善大夫。這時的朝野對真金改革朝政的過度希望,無疑也感染了劉因。他受教之後,“即與使者俱行”。時真金建學宮中,教近侍子弟讀書。劉因抵京後,遂受命接替前任王恂,教學於東宮。未幾,因繼母感風疾,辭歸省視;翌年母卒,乃丁憂家居。重歸隱淪由真金所發動的更新朝政的改革,還來不及等劉因母喪服除,就因與元世祖忽必烈政見不合而中途夭折。這次事件給予劉因很深的刺激,使他對於元朝政治再也不抱什麼希望,而且反過來,對於自己輕易應詔、一聘而起十分後悔。他想起漢初呂后以卑辭厚禮迎四皓以侍太子(即漢惠帝),使劉邦以為太子得天下人心,如高飛鴻鵠,“羽翮已就,橫絕四海”,因而不敢廢之另立的故事,深感自己貿然捲入宮廷鬥爭的危險,因此竟吟出“一讀《鴻鵠歌》,令人心膽寒”,“出處今誤我,惜哉不早還”的沉痛詩句(《靜修集》卷二《四皓二首》)。在應徵而起的六年前,劉因寫過一篇《退齋記》,在文中婉轉地批評在政壇上進退無恆,認為許衡既然以“正道”自任,出仕從政,就不應復因道之難行而“以術自免”(《靜修集》卷一八》)。對照劉因作《退齋記》的宗旨,亦更可見他對於自己竟然蹈許衡舊轍,追悔不已。關於劉因在繼母去世後近十年中的隱居生活,史料甚為缺乏。他有詞《太常引》雲:“紅塵盡處,白雲堆裡,高臥對青山。風味似陳博,休錯比,當年謝安。”(《靜修集》卷一五)其中所反映的是這個時期裡他的心境。他無疑仍以寫作和教書為業。當時流傳有《四書集義》一書,是朱熹有關四書的問答與集註而為他人所彙輯者。劉因認為其太繁,且有牴牾處,於是另加採擇闡發,撰成《四書集義精要》三十卷。他的身體一直不是很好。李謙在劉因居喪期間曾拜訪他,說他“形體癯瘁,鬚髮頒白”(《靜修集》卷首),這時他不過三十五六歲。到四十二歲這年,兒子又先他去世;這對他的精神和身體,不免又是一次大打擊。  至元二十八年,劉因四十三歲。元世祖忽必烈殺權相桑哥,“朝政又一更新”(蘇天爵《滋溪文稿》卷八《劉因墓表》)。元廷以集賢學士的三品清要之職往徵劉因。他絕不願再仕,乃以疾固辭。劉因在疾病纏身的最後兩三年內,又寫成《易繫辭說》一書。至元三十年四月去世。元仁宗延祐年間贈翰林學士、資善大夫,追封容城郡公,諡文靖。其撰述流傳至今者,有《靜修集》、《丁亥集》、《四書集義精要》、《櫝蓍記》、《樵庵詞》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玲瓏塔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