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雪 魯 濤
①對於一位在江南住慣的人,在嚴寒的冬天也難得一見雪的蹤影,春天下雪便是奇蹟了。
物以稀為貴,今年的春雪就越發顯得珍貴。
②雪從正月十一下起。剛一開始,雪肆無忌憚如同撒鹽般落在廣袤的大地上,同時也不停地側敲著人們的房子、窗戶和雨傘,發出吱吱的聲音,清脆而幽雅。走在路上的我,感覺這聲音是那麼的熟悉和美妙,彷彿把我帶入了那個遠逝的夢幻般的童真年代,在大山裡小溪邊,我和小夥伴們正在聆聽叮叮噹噹的泉水聲。
③一陣洶湧的雪過後,接踵而來的是蘆絮般的小雪,一小片,一小片的,雖下得不大,但不久地面屋頂上白了一層,宛如覆蓋了一叢白毯。樹枝上,草坪間,山尖上頂著一串串的小白花,與朦朧的天’空灰白相間,很有些中國古代山水畫“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的韻味。
④雪雖然下得不很大,可是整個蒼茫的大地比往常寧靜了許多。但也不像唐代詩人柳宗 元所描繪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那樣冷靜。寧靜之中也蘊含著蠕動:漫天的飛雪本身就是一幅時尚的動漫,它在向大地炫耀的同時,也一步一步的澆滅了人們內心的煩躁和不安;還有路上三三兩兩的車仍在穿梭,與飛雪的糾纏更添大地的嬌媚;偶爾還有幾個行人匆匆趕路,遊離在這寂寥的雪國中。行人的稀少,我想到了一個原因。那可能是跟人們的愛美有關,生怕太多的行走玷汙了這幅天然渾成的山水畫,倒不如躲在家中偎倚在火爐旁邊,一邊嗑著瓜子,一邊調侃,享受著雪帶來的寧靜和悠閒。如果是讀書人的話,映雪讀書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⑤雪除了給人們帶來寧靜外,還給人們帶來極高的興致和美好的希望。記得《世說新語》 裡有一篇《王子猷居山陰》的文章,文章說:“王予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我在納悶,何以使這位鼎鼎大名的書法家而又自命清高的魏晉名士乘興而行呢?聰明的人一眼就會發現,那就是“雪”惹的“禍”。可見,雪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調劑品”和“開心果”。有了雪,文人就妙筆生花;有雪,農夫就信心百倍;有了雪,咱們老百姓就真高興!
⑥江南的雪雖韻味十足,意興盎然。但也有它先天的不足:相比北國的雪,它顯得不夠剛毅,不夠堅強,不夠渾厚,嬌氣、羞澀、短暫也就在所難免了。北京的雪我是見過的,但並不像李白所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那麼誇張。如果真要把江南的雪和北國的雪作個比喻的話,我想:北國的雪就好比北方的漢子,豪放、灑脫,洋洋灑灑;而江南的雪如同小家碧玉,嬌小、細膩,纏纏綿綿。法國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鳩認為地理與氣候決定人的精神氣質。從南北雪的形態特徵來看,孟德斯鳩的理論確實有道理。
⑦雪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到正月十二下午停了。可我的心問卻沒有停止對雪的眷戀,我不僅眷戀雪的潔白,眷戀雪的晶瑩剔透,更眷戀雪的那種不夾帶一絲絲雜質的純正。這讓我想起了為人處世,人如果能夠像雪一樣坦坦蕩蕩,純正潔白,世間就沒有了那麼多的恩恩怨怨了,人類也就可以和諧幸福地生活。而人們常常把雪當做“天使”,當做“棉被”,當做好事情的預兆,也就是因為雪代表了人們內心的追求:自然、純潔、灑脫。雖然有時候人們達不到潔白無瑕的那種境界,但嚮往她本身也是一件美好的事物。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喜歡雪,讚賞雪的原因。
18.概括文章第④⑤兩段的主要內容。從全文來看,作這樣的安排有什麼好處?(4分)
答: 。
19.第⑥段中作者忽然說江南的雪“也有它先天的不足”,並拿它與北國的雪相比較,指出它的“不夠剛毅,不夠渾厚”,這樣寫你覺得好嗎?
20.文章第④段中加點詞語的使用很有特點,請任選一詞作鑑賞。加點詞語:炫耀、澆滅、糾纏、遊離。(2分)
21.文章最後說“播撒在人們心問的希望種子是不會融化的”,你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說說你的想法。(3分)
答:
。
參考答案:
17.(4分)從聽覺(聲音)的角度來寫下雪,“吱吱”的,清脆而幽雅。寫出雪的急驟。(2分)從視覺(顏色和形狀)的角度來寫下雪過後一片白色,像覆蓋了一叢白毯(形狀:蘆絮般,一小片一小片)。寫出雪的潔白與韻味。(2分)
18.(4分)第④段寫下雪時的寧靜,第⑤段寫雪給人們帶來了興致和希望(2分)。這樣安排使文章內容更為豐富,更具詩意(情趣),也更能表達作者喜愛雪的情感(2分)。
19.(2分)這樣寫好。透過比較更突出江南雪的特點。
20.(2分)炫耀、澆滅:用擬人的手法,寫出雪的大和毫無顧忌,很有生氣,極富動感。糾纏。寫出雪的密和行人在雪中奮勇前行的姿態。遊離:寫出行人在雪中緩慢移動的情態,具有水墨畫的美感。
21.(3分)瑞雪兆豐年,農夫因這場雪而有了豐收景象的憧憬。(1分)雪留下了一片潔白,使人們更加嚮往和諧幸福的生活,樹立起純潔灑脫的生活信念。(1分)這些憧憬和嚮往將永存心間,不會消失。(1分)
江南的雪 魯 濤
①對於一位在江南住慣的人,在嚴寒的冬天也難得一見雪的蹤影,春天下雪便是奇蹟了。
物以稀為貴,今年的春雪就越發顯得珍貴。
②雪從正月十一下起。剛一開始,雪肆無忌憚如同撒鹽般落在廣袤的大地上,同時也不停地側敲著人們的房子、窗戶和雨傘,發出吱吱的聲音,清脆而幽雅。走在路上的我,感覺這聲音是那麼的熟悉和美妙,彷彿把我帶入了那個遠逝的夢幻般的童真年代,在大山裡小溪邊,我和小夥伴們正在聆聽叮叮噹噹的泉水聲。
③一陣洶湧的雪過後,接踵而來的是蘆絮般的小雪,一小片,一小片的,雖下得不大,但不久地面屋頂上白了一層,宛如覆蓋了一叢白毯。樹枝上,草坪間,山尖上頂著一串串的小白花,與朦朧的天’空灰白相間,很有些中國古代山水畫“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的韻味。
④雪雖然下得不很大,可是整個蒼茫的大地比往常寧靜了許多。但也不像唐代詩人柳宗 元所描繪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那樣冷靜。寧靜之中也蘊含著蠕動:漫天的飛雪本身就是一幅時尚的動漫,它在向大地炫耀的同時,也一步一步的澆滅了人們內心的煩躁和不安;還有路上三三兩兩的車仍在穿梭,與飛雪的糾纏更添大地的嬌媚;偶爾還有幾個行人匆匆趕路,遊離在這寂寥的雪國中。行人的稀少,我想到了一個原因。那可能是跟人們的愛美有關,生怕太多的行走玷汙了這幅天然渾成的山水畫,倒不如躲在家中偎倚在火爐旁邊,一邊嗑著瓜子,一邊調侃,享受著雪帶來的寧靜和悠閒。如果是讀書人的話,映雪讀書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⑤雪除了給人們帶來寧靜外,還給人們帶來極高的興致和美好的希望。記得《世說新語》 裡有一篇《王子猷居山陰》的文章,文章說:“王予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我在納悶,何以使這位鼎鼎大名的書法家而又自命清高的魏晉名士乘興而行呢?聰明的人一眼就會發現,那就是“雪”惹的“禍”。可見,雪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調劑品”和“開心果”。有了雪,文人就妙筆生花;有雪,農夫就信心百倍;有了雪,咱們老百姓就真高興!
⑥江南的雪雖韻味十足,意興盎然。但也有它先天的不足:相比北國的雪,它顯得不夠剛毅,不夠堅強,不夠渾厚,嬌氣、羞澀、短暫也就在所難免了。北京的雪我是見過的,但並不像李白所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那麼誇張。如果真要把江南的雪和北國的雪作個比喻的話,我想:北國的雪就好比北方的漢子,豪放、灑脫,洋洋灑灑;而江南的雪如同小家碧玉,嬌小、細膩,纏纏綿綿。法國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鳩認為地理與氣候決定人的精神氣質。從南北雪的形態特徵來看,孟德斯鳩的理論確實有道理。
⑦雪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到正月十二下午停了。可我的心問卻沒有停止對雪的眷戀,我不僅眷戀雪的潔白,眷戀雪的晶瑩剔透,更眷戀雪的那種不夾帶一絲絲雜質的純正。這讓我想起了為人處世,人如果能夠像雪一樣坦坦蕩蕩,純正潔白,世間就沒有了那麼多的恩恩怨怨了,人類也就可以和諧幸福地生活。而人們常常把雪當做“天使”,當做“棉被”,當做好事情的預兆,也就是因為雪代表了人們內心的追求:自然、純潔、灑脫。雖然有時候人們達不到潔白無瑕的那種境界,但嚮往她本身也是一件美好的事物。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喜歡雪,讚賞雪的原因。
18.概括文章第④⑤兩段的主要內容。從全文來看,作這樣的安排有什麼好處?(4分)
答: 。
19.第⑥段中作者忽然說江南的雪“也有它先天的不足”,並拿它與北國的雪相比較,指出它的“不夠剛毅,不夠渾厚”,這樣寫你覺得好嗎?
答: 。
20.文章第④段中加點詞語的使用很有特點,請任選一詞作鑑賞。加點詞語:炫耀、澆滅、糾纏、遊離。(2分)
答: 。
21.文章最後說“播撒在人們心問的希望種子是不會融化的”,你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說說你的想法。(3分)
答:
。
參考答案:
17.(4分)從聽覺(聲音)的角度來寫下雪,“吱吱”的,清脆而幽雅。寫出雪的急驟。(2分)從視覺(顏色和形狀)的角度來寫下雪過後一片白色,像覆蓋了一叢白毯(形狀:蘆絮般,一小片一小片)。寫出雪的潔白與韻味。(2分)
18.(4分)第④段寫下雪時的寧靜,第⑤段寫雪給人們帶來了興致和希望(2分)。這樣安排使文章內容更為豐富,更具詩意(情趣),也更能表達作者喜愛雪的情感(2分)。
19.(2分)這樣寫好。透過比較更突出江南雪的特點。
20.(2分)炫耀、澆滅:用擬人的手法,寫出雪的大和毫無顧忌,很有生氣,極富動感。糾纏。寫出雪的密和行人在雪中奮勇前行的姿態。遊離:寫出行人在雪中緩慢移動的情態,具有水墨畫的美感。
21.(3分)瑞雪兆豐年,農夫因這場雪而有了豐收景象的憧憬。(1分)雪留下了一片潔白,使人們更加嚮往和諧幸福的生活,樹立起純潔灑脫的生活信念。(1分)這些憧憬和嚮往將永存心間,不會消失。(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