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百年工程設計

    醫學上:椎基底動脈是指腦的重要供血動脈。椎動脈左右各有一支,它穿行於頸椎兩側的橫突孔,向上行進入頭顱內,兩支血管在腦內合為一支叫基底動脈。從椎動脈和基底動脈又發出很多粗細不等的小血管,供應人腦的枕葉、小腦、腦幹、丘腦及內耳等部位。椎動脈和基底動脈以及它們的分支統稱為椎基底動脈系統。 從我們患者家屬角度來說:小腦幹供血不足,導致萎縮,後期患者在思維或邏輯思維的行為與語言能力將逐步下降,性格會變的極端,經常動不動吵架,與人溝通經常自我意識強烈,以上我家屬跟我岳父都是腦梗死患者,真實反饋

  • 2 # 使用者6309345621541

    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性腦梗死、腦栓塞、腔隙性腦梗死是缺血性腦卒中最常見的型別。其中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性腦梗死約佔缺血性腦卒中的60%~80%,起病相對較慢,常在數分鐘、數小時甚至1~2天達到高峰,不少患者在睡眠中發病,約15%的患者以往經歷過TIA。腦梗死的主要臨床表現可區分為前迴圈和後迴圈,或稱頸動脈系統和椎—基底動脈系統症狀。

    1.頸動脈系統腦梗死 主要表現為病變對側肢體癱瘓或感覺障礙;主半球病變常伴不同程度的失語,非主半球病變可出現失用或認知障礙等高階皮質功能障礙。其他少見的臨床表現包括意識障礙、共濟失調、不隨意運動及偏盲等。

    2.椎—基底動脈系統腦梗死 累及枕葉可出現皮質盲、偏盲;累及顳葉內側海馬結構,可出現近記憶力下降;累及腦於或小腦可出現眩暈;複視、吞嚥困難、霍納綜合徵、雙側運動不能、交叉性感覺及運動障礙、共濟失調等。累及腦幹上行網狀啟用系統易出現意識障礙。

    3.腔隙性梗死(1acunar infarcts) 是指腦或腦幹深部血管直徑100—400mm的穿通動脈阻塞所引起的缺血性小梗死,大小介於直徑為0.2—1.5mm之間,主要累及前脈絡膜動脈、大腦中動脈、大腦後動脈或基底動脈的深穿支。

    腔隙性梗死主要見於高血壓患者。受累部位以多寡為序有殼核、腦橋基底、丘腦、內囊後肢和尾狀核;另外也可累及內囊前肢、皮質下白質、小腦白質和胼胝體。腔隙性梗死的預後良好。但多次發生腔隙性梗死而產生的多發性腔隙性梗死或稱腔隙狀態,可導致假性延髓麻痺和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腔隙性梗死的表現至少有20種臨床綜合徵,但以下列4型最為常見:

    (1)純運動偏癱(puremotorhemiparesis):多由於內囊、放射冠或腦橋基底部腔隙性梗死所致。臨床表現為一側輕偏癱或偏癱,主要累及面部和上肢,下肢受累很輕,可伴有輕度構音障礙,但不伴失語、失用或失認,沒有感覺、視野或高階皮質神經功能障礙。

    (2)純感覺卒中(puresensorystroke):亦稱作純偏身感覺卒中,多是由於丘腦腹後外側核腔隙性梗死所致。臨床表現為偏身麻木、感覺異常,累及面部、上肢、軀幹和下肢。主觀感覺障礙比客觀發現的感覺障礙要重。放射冠或頂葉皮質的缺血梗死,腦橋內側丘系腔隙性梗死也可表現為純感覺卒中。中腦背外側小出血若只侷限於背側脊髓丘腦束也可表現為純感覺卒中。

    (3)輕偏癱共濟失調(ataxichemiparesis):又稱同側共濟失調和足輕癱(homolateralataxiaandcruralparesis)。由於內囊後支或腦橋基底部腔隙性梗死所致。臨床表現為病變對側下肢為主的輕癱,並伴有癱瘓同側上、下肢共濟失調,足蹠反射伸性,但無構音障礙,面肌受累罕見。該綜合徵也可見於丘腦內囊、紅核病損,也見於大腦前動脈表淺支阻塞造成的旁中央區病損。

    輕偏癱和共濟失調同時發生在一側肢體的解剖學基礎尚不完全肯定。同側上肢共濟失調認為是由於累及皮質—腦橋』、腦束使小腦功能低下所致,而以足受累為主的輕偏癱是由於放射冠上部病損所致,因為曾發現由於左側大腦前動脈供應區旁中央區皮質下梗死造成的右輕偏癱,和共濟失調患者的左外側額葉皮質和右側小腦半球的血流皆降低,被認為是交叉大難、顱神經功能聯絡不能(diaschisis)所致。

    (4)構音障礙—手笨拙綜合徵(dysarthria-clumsyhand syndrome):多由腦橋上1/3和下2/3之間基底深部的腔隙性梗死所致。臨床特徵是核上性面肌無力、伸舌偏斜、構音障礙、吞嚥困難、手精細運動控制障礙和足蹠反射伸性。內囊部位腔隙性梗死也可造成這種綜合徵。另外,殼核和內囊膝部腔隙性梗死和小的出血,除可造成構音障礙—手笨拙綜合徵外尚伴有小字徵(micro—graphia)。

  • 3 # 紫竹飛宇

    椎基底動脈系統腦梗死的臨床表現有:

    (1)大腦後動脈血栓形成:

    臨床症狀變異很大。主千閉塞表現為對側偏盲、偏癱及偏身感覺障礙,丘腦綜合徵,優勢半球受累伴有失讀。皮質支閉塞出現雙眼對側視野同向偏盲。深穿支閉塞可出現偏身感覺障礙,共濟失調等。可有丘腦綜合徵,紅核丘腦綜合徵等。

    (2)椎動脈血栓形成:

    若兩側椎動脈粗細差別不大,一側閉塞,可透過對側代償,可無明顯臨床症狀。如一側細小,供血側動脈閉塞則可導致明顯臨床症狀。可表現為延髓背外側綜合徵:眩暈、噁心、嘔吐、眼球震顫(前庭神經核受損);聲音撕啞、吞嚥困難及飲水嗆咳(舌咽、迷走神經、疑核受損);小腦性共濟失調(繩狀體或小腦損傷);交叉性感覺障礙(三叉神經脊束核和對側交叉的脊髓丘腦束受損);同側Homer徵(交感神經下行纖維損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自己不喜歡的女生喜歡是什麼感覺?會感覺很煩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