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格物致知”與王夫之的“格物致知”
朱熹對格物致知問題有相當深的研究,對於這個問題,朱熹專門寫了一篇《補〈大學〉格物致知傳》,提出了一個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的認識論綱要。其文如下: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按照朱熹的這個解釋,所謂致知在格物,就是即物窮理以致吾心固有之知。他說:“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認為人本來有知,天下之物都有一個理,這樣說來人“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如果不是這樣,那麼就是因為他沒有窮盡理。
王夫之把前人所講的格物致知分解為二:格物是從事物、經驗中求得道理,即歸納法;致知是思辨推理的方法,即演繹法。而且,他認為兩者是相互補充,不可割裂的,“非致知則物無所裁,而玩物以喪志;非格物則知非所用,而蕩智以入邪。二者相濟,則不容不各致焉”。
王夫之也接觸到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係問題。他一反程朱、陸王關於“格物致知”的謬論,把“格物”、“致知”作為人的認識過程的兩個不同階段。在“格物”階段,“學問為主,而思辨輔之”,即以耳目等感官接觸外界事物為主,而以“心官”思維為輔;到“致知”階段,則“思辨為主,而學問輔之”(《讀四書大全說·大學》),即以“心官”思維為主,而以耳目等感官活動為輔。但這兩個階段又是互相聯絡、相輔相成的。所謂“致知在格物”,就是“心官”思維要以耳目學問所得來的感性材料為依據,使“心官”思維有所遵循。如果離開“格物”去“致知”,就會“蕩志以入邪”,即陷入空想,走上邪路;相反,如果只是“格物”而不“致知”,那也會“玩物以喪志”(《尚書引義·說命中二》),即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而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王夫之十分重視“心官”的思維作用,認為“天下之物無涯,吾之格之也有涯”,只有透過“致知”,才能“不復拘於量”(《讀四書大全說·大學》),即可以從個別中把握一般,從“有涯”中把握“無涯。
朱熹的“格物致知”與王夫之的“格物致知”
朱熹對格物致知問題有相當深的研究,對於這個問題,朱熹專門寫了一篇《補〈大學〉格物致知傳》,提出了一個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的認識論綱要。其文如下: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按照朱熹的這個解釋,所謂致知在格物,就是即物窮理以致吾心固有之知。他說:“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認為人本來有知,天下之物都有一個理,這樣說來人“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如果不是這樣,那麼就是因為他沒有窮盡理。
王夫之把前人所講的格物致知分解為二:格物是從事物、經驗中求得道理,即歸納法;致知是思辨推理的方法,即演繹法。而且,他認為兩者是相互補充,不可割裂的,“非致知則物無所裁,而玩物以喪志;非格物則知非所用,而蕩智以入邪。二者相濟,則不容不各致焉”。
王夫之也接觸到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係問題。他一反程朱、陸王關於“格物致知”的謬論,把“格物”、“致知”作為人的認識過程的兩個不同階段。在“格物”階段,“學問為主,而思辨輔之”,即以耳目等感官接觸外界事物為主,而以“心官”思維為輔;到“致知”階段,則“思辨為主,而學問輔之”(《讀四書大全說·大學》),即以“心官”思維為主,而以耳目等感官活動為輔。但這兩個階段又是互相聯絡、相輔相成的。所謂“致知在格物”,就是“心官”思維要以耳目學問所得來的感性材料為依據,使“心官”思維有所遵循。如果離開“格物”去“致知”,就會“蕩志以入邪”,即陷入空想,走上邪路;相反,如果只是“格物”而不“致知”,那也會“玩物以喪志”(《尚書引義·說命中二》),即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而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王夫之十分重視“心官”的思維作用,認為“天下之物無涯,吾之格之也有涯”,只有透過“致知”,才能“不復拘於量”(《讀四書大全說·大學》),即可以從個別中把握一般,從“有涯”中把握“無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