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灬晨灬陽灬
-
2 # 香蕉人來說事
事實上,三國大戰那是高大上的說法,事實上就是親戚之間扯皮打架。
我們首先看一下曹操和孫權的親戚關係,孫匡娶了曹仁的女兒……孫權是孫匡的哥哥,曹仁是曹操的堂弟。
曹操十分欣賞孫權,曾慨嘆“生子當如孫仲謀”。這不是蔑視孫權,而是讚歎。因為曹操與孫權父親孫堅是一輩的。所以按照輩分來講,孫權應該叫曹操大伯父。
-
3 # 仁勇校尉
劉備和孫權之間的親戚關係眾所周知,劉備老牛吃嫩草,娶了孫權的妹妹。曹操和孫權之間的親戚關係則知名度較低,其實曹操孫權兩家之間有兩樁聯姻。按不同的聯姻,曹操和孫權之間的稱呼相差一輩。普通人家這樣有點尷尬,但政治聯姻這些都是小問題。
曹操和孫權的親戚關係是在孫策時代建立的。
孫策勢力在江東崛起後,曹操對孫策採取了籠絡政策,為此兩家進行了兩樁聯姻。曹操還命揚州刺史嚴象舉孫策的弟弟孫權為茂才,為籠絡孫策下了血本。漢朝制度下,茂才含金量很高,一個州一年只有一個。即使四世三公的袁紹家族,劉備舉袁譚為茂才,袁家也欠下劉備很大的人情。
兩家的兩樁聯姻分別是,曹操的侄女(曹操弟弟的女兒)嫁給了孫策的弟弟孫匡,曹操的兒子曹彰娶了孫賁(孫策堂兄)的女兒。
(曹操)
按曹操侄女嫁孫匡來算,曹操是孫權的長輩,相差一輩人。曹操和孫權的父親孫堅年齡相同,關東諸侯討董卓之時又是同時,做孫權的長輩完全夠格。
按曹操兒子曹彰娶孫賁女兒算,曹操則是孫權的同輩人,孫權可以叫曹操一聲大哥。
普通人之間進行這樣的混亂聯姻,難免有些尷尬,不過政治聯姻這些都是小問題,沒人計較。雖然兩家結成了親戚,但不久後袁紹曹操大戰之時,孫策就計劃偷襲許都,完全不顧及親戚情義。孫策在襲擊許都前被刺客偷襲,身受重傷,不久死去,這次軍事行動不得不取消。如果孫策不死的話,袁紹和曹操的戰爭結果會出現很大變數。
當然,親戚關係也不是完全沒有作用,女兒嫁給曹彰的孫賁,在孫氏家族內就是一個親曹派,赤壁之戰前強烈主張降曹,甚至準備把兒子送到曹操那裡做人質表示誠意。
回覆列表
孫權應該是曹操的侄子輩,論起來孫權和曹操確實是“遠房親戚”,而且還不是一般的遠,這個邏輯是這樣的:友情提示,先深吸一口氣,以免噎著。
孫權的妹妹是孫尚香,孫尚香嫁給了劉備,劉備的兒子是劉禪,劉禪的皇后是張皇后,張皇后的母親是夏侯涓,夏侯涓的父親是夏侯淵,而夏侯淵!和曹操是同宗同族的兄弟......
是不是有點遠?而且其中還牽扯進了劉備,有沒有感覺到戰亂時間近乎百年的三國時代,實際上就是一家子親戚之間在你爭我鬥?但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鮮為人知的環節,就在“張皇后”和“夏侯涓”身上,很多人會問“張皇后”是誰?劉禪上臺時正是三國鼎立分庭抗禮的時候,他怎麼會封夏侯淵的外孫女當皇后?“夏侯涓”又是怎麼回事?下面就簡單科普一下。
首先很正式的說,劉禪封“張皇后”為皇后並不是衝著夏侯淵那層關係,張皇后姓張,那麼她的親生父親是誰?正是隨劉備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的結義三弟、劉禪的三叔——張飛!也就是說夏侯涓就是張飛的妻子。
實際上夏侯涓也不是夏侯淵的親生女兒,而是夏侯淵弟弟的女兒,但是在她年幼之時就寄樣在夏侯淵家,當時曹操還沒成氣候,夏侯淵也幾乎就是一個平民百姓,恰逢荒年,可以說人人都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夏侯淵為了養活這個“女兒”,不惜拋棄了自己的親生兒子,要知道這可是親生兒子啊,而且還是在古代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夏侯淵能這麼做也算是相當對得起自己的弟弟和這個女兒了。
後來一直到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住在譙縣的夏侯涓出城拾柴,正好在山上遇到了巡遊的張飛,當然,張飛此時並不知道她是夏侯淵的女兒,只知道她是良家女子,於是就把他帶回家娶她為妻了,再後來夏侯涓生下的女兒就是張皇后,而張皇后和劉禪的婚事又是諸葛亮給說和的。
不過張飛對夏侯涓卻是真的好,在古代那個三妻四妾的年代,張飛一身的寵愛都給了夏侯涓。
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黃忠在定軍山刀劈夏侯淵,也是夏侯涓得知訊息後請求張飛將其埋葬的,曹魏嘉平元年(即公元249年),夏侯霸棄魏投蜀,劉禪在召見夏侯霸時對他說:“你的父親是自己在交戰過程中戰死的,並不是我的先輩們斬殺的。”然後指著自己的兒子對夏侯霸說:“他們也都是夏侯氏的後代、你的外甥。”從此夏侯霸在蜀漢可謂加官進爵、備受恩寵,畢竟算起來夏侯霸也是夏侯涓的哥哥,當時的國舅爺啊,這一段是有史料記載的:
《三國志·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注引《魏略》
初,建安五年,時霸從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採,為張飛所得。飛知其良家女,遂以為妻,產息女,為劉禪皇后。
故淵之初亡,飛妻請而葬之。及霸入蜀,禪與相見,釋之曰:“卿父自遇害於行間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指其兒子以示之曰:“此夏侯氏之甥也。”厚加爵寵。
這是從“親戚”角度來看的,還有一層是單純的從“輩分”角度來看,曹操和孫堅其實是一個年代的人,說起來兩個人同歲,都是公元155年生人,到了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兩人又同時鎮壓黃巾起義,看好,是同一時期,不是在同一個地方,後來討伐有功,曹操官拜典軍校尉,孫堅官拜長沙太守,後封烏程侯。
此外還有討伐董卓兩人也是一起,可以說曹操論資歷和年齡都是孫權的父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