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艾悅之洲

    一部《都挺好》直擊心靈,也引起觀眾的思索,到底應該給自己的娃創造怎樣的原生家庭呢?

    可以說,原生家庭、家庭教育這件事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父母們都希望儘可能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和環境,讓孩子成長無憂,過上幸福的生活,擁有光明的未來。

    問題是什麼樣的原生家庭才能讓娃們滿意呢?

    有的人說父母相愛;

    有的人說錢財富足;

    有的人說更多陪伴;

    有的人說公平對待……

    每個人對原生家庭的預期都不相同,懂得感恩的人,即便原生家庭並沒有多麼完美,依然覺得是家庭給了他最初的力量。

    而有的人生活條件很好的原生家庭,因為一點原因,也可能並不滿意,覺得家傷害了他。

    就算父母再小心翼翼,也不可能保證完全讓孩子滿意。

    記得楊瀾曾說過,不管怎樣小心,都不可能避免在孩子的心上留下劃痕。

    這句話我很贊同。父母也只是凡人,再愛孩子,再為孩子著想,民不或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孩子的心陽城去,讓孩子完全滿意。

    想要為娃創造的原生家庭,只要儘自己所能,保持正確的三觀,儘可能讓孩子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愛,讓孩子能夠受到很好的教育,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在做好自己、努力生活已經足夠。

    孩子會在對環境的適應過程中,調整自己的心態,學會從自己的原生家庭中學到理解、原諒、感恩這些讓他們更有力量的能力。那他們就已經是擁有了很好的原生家庭。

  • 2 # 小桂子閒侃

    劇中蘇家的支離破碎,風雨飄搖,一地雞毛,看蘇爸蘇媽,就會發現二老的三觀不正,性格缺陷,和孩子們的親子關係處理不當,而導致了孩子們性格上的缺陷。

    反觀朱麗的家庭,父母恩愛,三觀正直,對女兒也是疼愛教導有加。朱麗雖然有女孩子的矯情,但也是一個正直、有擔當且負責、上進的女孩子。

    因此,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好的原生家庭,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我想,父母自身的能量場,是必備的基礎。

    一.父母自身的問題

    1.一個有愛的家庭,父母必定了恩愛。只有如此,才能滋潤孩子,讓孩子有幸福的基墊。

    2.父母本身的性格,也尤其的重要。古代社會講究男子外出耕田,女子在家織布,雖然這是傳統的生活方式,但事實證明這是很好的搭配。

    但現代,很多女人卻扛起了一片天,老公躲在太太的羽翼下生活。這就導致了父親缺乏陽剛,果斷,堅強,承擔,獨立的性格優勢。而強硬果敢的母親也缺乏慈愛,溫柔,善良的一面。

    家庭當中應該高大形象的父親形象崩塌,子女沒有榜樣可看。而作為連結兄弟姐妹,親子關係的母親不慈愛不溫柔,兄弟姐妹的關係沒有最佳化,親子關係得不到穩固,家庭沒有凝聚力。

    3.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也是孩子在人生路上最重要的教師。中國講“以身作則”,父母本身的道德修養,行為準則,就是孩子活生生的“教科書”。但像蘇父蘇母這樣三觀不正的家庭,很難孕育出三觀正的孩子。

    父母能作為榜樣,便有了好的家庭基調。那麼和孩子的相處上,親子關係上,也是關鍵的一步。

    二.親子關係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哈利·哈洛著名的猴子實驗,可以證明穩定,安全的親子關係,對孩子成年後帶來的影響。

    哈洛把幼小的猴子和母親隔離開來,並給小猴子的籠子裡安裝了兩個假媽媽。這兩個假媽媽,一個是用鋼絲做成,胸口上放了個奶瓶;另一個用絨布包裹,但沒有放奶瓶。令人沒想到的是,小猴子只在特別餓的時候,才會跑到鐵絲媽媽那裡喝幾口奶水,然後又飛快地跑回來緊緊抱住絨布媽媽。

     

    如果按照“有奶便是娘”的道理,小猴子的做法顯然是不符合邏輯的,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又是十分正常的,因為絨布媽媽是有溫度的,是溫暖的,柔軟的。

     

    殘酷的是,這些猴子長大後,不僅不能融入正常的族群生活,性情冷漠,更是拒絕與任何同類相處、交配,有的即使懷孕,對生下來的孩子也非常冷漠,甚至出現殺死自己孩子的情況。

    因此,光餵飽孩子是不行的,是要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愛和存在,孩子才能得到安全感、過上幸福的生活。

    只有從小擁有愛,幸福,才能奠定良好的安全感。這樣才可以使一個人的人格完整。只有完整的人格,充分的安全感,才不懼怕生活當中所面臨的困難。

    反觀蘇明玉,雖然坐擁豪宅,配備豪車,但從小沒有被愛過,所以她外表上是一個相對冷漠,狠的一個人。而且因為長期被明成欺壓,心理上對明成一直存在恐懼。對蘇家,除了恨,更是陰影。

    所以,一個人童年在原生家庭所造成的傷害,並不會因為長大後,或者事業上的成功,而減少。不曾被溫柔對待,被愛過,那麼就很難去愛別人。即使事業再成功,但這始終成為性格的缺陷。

    電視劇中,明玉因為遇到了蒙總,給了她光明。後來遇到了石天冬,溫暖了她。現實中,會有多少人有這種幸運,如果沒有,那很可能就是帶著原生家庭的傷害,度過一生。

    當然,真正的愛,作為父母,也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理解。像蘇母對蘇明成的溺愛,表面上看是愛,但實際也無非是蘇母享受著孩子對自己的依賴,而故意的縱容。為人父母,本身就是一場修行,也本不易。我們需要去思考自己給予孩子的一切,是他們真的需要,還只是父母的一己私慾。做父母,如果想要做一對好的父母,教孩子前,必須先教自己。與自己過往的缺點,與自己的慾望做鬥爭。這本是一場自我的博弈,也是一段艱難的成長之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oppo和vivo會在這個夏天全面超過小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