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北小妞在四川

    對於農民拆遷,每個地方拆遷用處不一,所以說有時候的拆遷款多少也不一樣,但是基本上拆遷的話這個補償肯定是少不了的。當然市裡居民拆遷肯定和縣裡拆遷的價格相差也比較大,一線城市有的拆遷完後直接成為千萬富豪,但是在下面的縣城的話最多也就是個百萬,但是不論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拆遷完後的人都感覺是越拆越窮了。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簡單分為幾種。

    一、拆遷之前有土地,有房子,有基本收入。這個在很多地方都有這種現象,在拆遷之前呢,自己本來就是有土地,有房子可能也在出租,這都算是坐家裡不懂就進錢的事。所以說他們有些就在家閒著沒事幹,自己也能掙來錢,靠房子靠地,但是拆遷之後呢,沒了房子和地,那就只能重新去找事做,雖然拆遷給了拆遷款,有些人因為沒有商業頭腦,投資自己也不懂,聽信別人的,這個好,那投點,那個也好,也投一點,久而久之錢也花完了,專案也沒能盈利,導致最後錢也沒了。這是非常多的現象。

    二、拆遷之後窮人乍富。為什麼這麼說呢。很多人在當農民的時候窮,但是他餓不著,因為他有土地,就算今年沒外來收入,這個土地一年的收入也讓他餓不死。但是拆遷以後,沒了土地,但是給了拆遷款,那很多人從沒錢一下有了錢,也不知道該怎麼去利用這筆錢去變的更加有錢,有些人就開始動一些歪腦筋,比如說賭博這些,到最後賭博的賭完錢賭房子,最後土地也沒了,房子也沒了。還有一些放貸的,不正規的放貸公司,錢放給他們之後,久而久之錢也沒了,被花光了,這樣的現象也非常多。

  • 2 # 有理想的流氓

    作為一個90後來說,農民拆遷上樓,只是一個慢慢改變和適應的問題,其實也沒有什麼好不好一說。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農村各種矛盾的不斷吐出,(如:建房鄰里矛盾、生活垃圾無處堆放、養殖家禽氣味過大、建房侵佔公共道路致使車輛難以通過、電線撕拉亂扯等)一系列的問題都煙消雲散。

    而農民上樓,也會給農民帶來的諸多不便,(如:生產工具的無處安放、糧食的無處堆放、菜園的消失導致吃飯成本的增加、還有每年的物業管理費用和上下樓等問題),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問題都會得以解決。(例如:我們這裡的糧食在田間地頭,就有糧販前來收購,只要留夠自己吃的就行,還省去了自己晾晒的麻煩)

  • 3 # 小海的鄉村生活

    你好,我是鄉村小海

    其實鄉村的生活習慣和高樓大廈裡的生活習慣完全是兩種概念。農民生活在農村一輩子了,習慣了早上迎著太陽升起扛著鋤頭下地幹活,晚上踏著晚霞收拾農具洗漱休息,日升而起、日落而歸,院子裡面花花草草,後院種點瓜果蔬菜,周圍鄰里圍圈而坐拉拉家常,雖然一年就賺個辛苦錢,也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但是高樓裡面可是截然不同,一個客廳一個廁所一扇家家戶戶緊閉的門,只能每天坐在客廳看看電視,望著樓下人來人往,沒有了平日裡的鄰里談笑,沒有了平日裡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肯定會不習慣,他們田間生活了一輩子突然住進高樓就像是飛鳥飛進了鳥籠,在那點空間想要適應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 4 # 鄉村李起

    以我個人的觀點來看,住樓還真不如住庭院,怎麼說呢?有利也有弊,住庭院的話,更接地氣,去哪兒也方便?而且不用上下樓,你像住樓房的話,老人不方便,住庭院的話,可以帶著自己的寶寶四處逛逛,而且現在年輕人一旦上了樓房,就根本不願意下樓,孩子想耍一會,只能悶在家裡邊,以我個人的觀點,還是住庭院好,

  • 5 # 使用者名稱鄉村阿哥

    將農民拆遷上高樓,與以前生活相比,有以下變化:

    1.出入不方便;

    2.每家每戶進屋就關門;

    3.沒有喂畜禽之地;

    4.沒有種莊稼之地;

    5.有物管監管;

    6.最大的不習慣是交物業費。

    最終習慣會成自然。

  • 6 # 使用者68277410148

    如果搬上樓房有工作不用下地農民肯定願意,種地會有農具,化肥,農機,這些物資沒院子怎麼堆放?而且搬上樓肯定會離自己的耕地很遠,下地幹活會很不方便!

  • 7 # 泡沫之夏

    住在高樓裡,沒有什麼人情味,你進家門門一關,他家也是這樣,農村不一樣,都是土生土長的人,沒事串串門,家長裡短一聊時間也過的快,人心情也好了,還有就事他們忙習慣了,閒下來不習慣了

  • 8 # 手機使用者星官8

    農民上樓基本有兩種原因,一是被徵佔家園上樓,二是隨子女無奈進城上樓,扶貧搬遷比較少數,農民進城上樓有不適應時段,更有祖祖輩輩鄉愁文化的依戀,上述因素導致有些農民上樓後感到不如農村了。

  • 9 # 湘鄉小劉

    拆遷了,雖然沒以前那麼方便,有菜地,有花園,甚至還有魚塘,可是拆遷了有賠償款,還有房子分,現在房價那麼高,如果自家還有宅基地的話,可以在建個平房,把拆遷分的房子留給兒子,兩全其美

  • 10 # 公者為大

    我覺得各有利弊。如果各方面條件方便的話,我還是喜歡農村庭院式生活。有農村老人在樓房住的病大,結果回農村家住了一個階段病恢復的比較好,說明了環境比較舒適,因此說居住條件還是根據自己心情決定。

  • 11 # 139902297

    有利有弊,住時間長就會慢慢適應,農民在農村一般都是兩層樓房,在一樓住的多,二樓都是孩子們住。

    還遷房一般都是六層多,原來二樓都不大上人叫他高層,多少有些不習慣,在農村門前屋後可以栽一些花花,可以種一點菜吃不花錢,開支比較少,農村空氣好,有些老人從上高樓下樓次數少,因為上下太累,都悶在家裡,也許時間長了就習慣了吧。

  • 12 # 三峽小哥

    拆遷這種事情,為了迎合國家的建設需要,沒辦法哦避免,作為一個公民也是我們應該盡的義務。

    我們家也是農村的農民,現在拆遷了,去種個地還得座電梯打車確實不太方便,家裡也有老人,腿腳也不太方便,還好選到了2樓,怎麼辦呢,只能自己慢慢客服,習慣了都好了,同時拆遷的優點也是有的嘛,整體的環境衛生,和生活健康都提高了。

    總結,慢慢客服就習慣了。

  • 13 # 拉達克藏南琉球十一段

    生活成本高了,家畜沒地方養了,生產工具沒地方放了!等等只有真正的農民才能體會到,而又說不出來,沒辦法,這就是真實的情況。

  • 14 # 楊柳青青i

    現在的農村,生活的人主要是老人和兒童,中青年都進城了。因為年齡和文化以及思想認識的差距,大部分老人都不願意大折騰,他們都是65歲以上的老人,生活、簡單的勞動很不方便,還要支付一些不必要的費用開支,好不容易國家給他們發點老年金,一上樓,這點錢都交了物業費了,因此,他們不願意上樓也在情理之中,不足為怪。

  • 15 # 702帆

    我也是一位農民,自己沒有努力改變自己,給自己的下一代創造好的環境改變自己,只能適應,不適應對下一代不公平,調整心態,積極面對,想起部隊一句話:與其痛苦的面對,不如快樂的堅持。

  • 16 # 防塵帽

    沒有了院子,就幻想一下自己有個大院子,幻想一下自己家的東西還在:有牛,有羊,有雞…。還可以想一下,終於有一天像城裡人一樣,一覺醒來就要交各種費用了,各種貸款啥的,每天焦頭爛額好幸福。也可以幻想一下和真正的城裡人一般,領著退休金到處玩一玩。多一點奉獻精神,雖然獨立的宅基地沒有了,但是卻通過置換被真正有錢的買走了,蓋了大別墅,生活幸福,覺得自己很偉大很幸福。

  • 17 # 滄海一粟一葉小舟

    合村並居的目的是什麼?是提高農民生活水平。能否實現和落實黨的惠民政策,是對省市、地方政府的一次檢驗。合村並居突出表現出的矛盾很多,1.對待農民的拆遷與城鎮居民的拆遷標準是否一致?2.現居住在農村的農民多是老弱病殘和創新能力不夠的人。3.現居住在農村的老年人沒有正常生活收入。4.因拆遷而產生的家庭矛盾。5.因拆遷而帶來的農田管理的困難。這些問題要解決好,不能盲目拆遷,更不能一刀切。只有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才能落實好黨的惠民政策,才能實現政府利益與惠民的雙贏,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

  • 18 # 勒翁龍

    首先得得弄明白為什麼要住高樓!過去老祖先一直住平房。北京的四合院,平遙的古民居就是例證。後來為什麼城裡的人住了高樓?還不是高樓省地,省材料!當然成裡的人生活水平高,住高樓也顯得高檔。實際上哪有平方住著舒服?而且,農民家裡要存放糧食,農具,養雞鴨豬,樓房根本不合適。

    最近,有農村廁改,模仿城裡也搞坐便,我不知道冬天到了怎麼辦?水管坐便凍死了咋用?城裡房子有暖氣,農村有嗎?

    所以說,根據實際需要才能住的舒服,不然就是受罪!

  • 19 # 世界閱讀

    要一分為二的看問題,年輕人可以上樓(其實年輕人喜歡樓上),中年人可以選擇,老年人當然是獨院居住。所以說規劃要合理,多調查,多研究。反正我們這規劃的新農村就是這樣規劃的。07年就開始了。

  • 20 # 紅紅火火199578305

    上高樓的時候自我越覺良好[大笑]

    覺得眼界開闊了但生話是由柴米油鹽組成[玫瑰]現在樣樣要化銀子又沒收入還不如在農村[祈禱]飯有恰[贊]新鮮蔬菜[祈禱]瓜果不愁[祈禱]有時還可去江河塘溪釣些魚打牙祭[大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入口香的香料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