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愫說育兒

    晚飯時,我問10歲的宸哥兒:“你覺得父母在教育上,應該放養孩子,還是應該約束孩子呢?”

    “既不能過度放任,也不能過度控制。”

    “哦?具體說說看!”

    “我們是小孩子嘛,有時候不懂怎麼做才是對的,怎麼規劃才是好的,所以需要大人來幫忙,如果過度放任,那我們可能會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才好,甚至可能會懶散犯錯。但如果你們管得太嚴,我們沒有自己的思考的空間和參與的機會,那我們就會變成一部聽指令的機器。”

    “嗯,你說得非常有道理呀!你剛剛用了‘放任’、‘控制’、‘過度’這幾個詞,表述得非常準確,理解也非常到位啊!跟我的想法不謀而合。”

    放養≠放任

    “放養”,是指父母適度放手,給孩子營造一種寬鬆的成長環境,適當為孩子創造接觸自然、社會的機會,令孩子可以較早的瞭解社會,獲得一定的鍛鍊,有別於嚴厲的、教條式的應試教育。

    不要把“放養”誤認為“放任”。

    當今社會存在一些父母,或忙於工作、事業,或醉心於自我享受,也不乏一些底層打工者為了賺錢,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這些父母,給孩子提供的只是生活上的保障,卻忽略了孩子的內心世界。這樣的“放任”,對孩子是不負責任的。

    我們在公共場合,偶爾會遇到這樣的“熊孩子”——一刻不停地跑跳玩鬧,影響了周圍的人。而一些父母卻認為孩子還小,天性使然,於是聽之任之,不加以必要的管理和約束。

    其實,在孩子對外界尚沒有足夠的理解和判斷能力時,家長任由孩子隨心所欲是非常危險的。這危險可能是當下就存在的安全問題,比如孩子玩水、觸電、走失等等;也可能是對孩子影響更為深遠的,他的行為習慣與性格養成方面的隱患。

    圈養≠控制

    “圈養”,字面的解釋是指用笆籬、柵欄等把小動物圍起來飼養。而在教育模式上的“圈養”,是指父母以愛之名,來約束孩子走一條有秩序,有規矩,科學的教育道路。

    被圈養的孩子普遍更懂規矩,也能更適應社會規則。但就像溫室裡的花朵,稍微嬌弱一些。這類孩子應對變化的能力弱,容易感到恐懼和焦慮。

    現在有些孩子,生理上的成熟與心智的發育不均衡,內心脆弱,大部分是由於父母的過度替代和保護所致。

    因此,單純強調“放養”或“圈養”都不是最有利於孩子成長的。二者之間既有明顯界線,又有著一定的內在聯絡。我們應該,在行為準則上實行“圈養”,在教育思想上適當“放養”,或許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父母,必須學會如何與孩子分離宸哥兒5歲時,有一次跟4歲的恩弟弟一塊兒玩。恩弟弟發脾氣扔出小火車砸腫了宸哥兒的臉。媽媽鐵定是心疼的,但是,小夥伴之間的問題理應由他們自己去解決。媽媽輕輕地給他紅腫的臉上抹了茶油,輕輕地擁抱了他,如實告訴他,因為他受傷,我很難過,卻沒有給他任何處理意見。“要怎麼做,你決定。我都支援你!”宸哥兒負氣地說:“我一輩子都不要原諒他,即使以後他長大了,將來老了死了,堅決不原諒。”阿姨有些慌神,不停地替弟弟向宸哥兒道歉。拿了棒棒糖以示歉意,恩弟弟也伸出和解的手。媽媽笑而不語,靜靜旁觀。沒多久,兩人和好如初,他對弟弟說:“你還有兩次機會,如果再亂扔東西,用完這兩次機會,那我永遠都不會再原諒你了。”

    從親密到放手,從呵護到退出,從孩提到成年,如何一步步的放手是做父母該有的智慧。

    每一步的放手和引導,都是在為未來的分離做準備。就像紀伯倫的詩中所說“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從弦上發出的生命的箭矢。”

    放手和引導就像是箭與矢的關係,它們是尊重、信任與鼓勵的綜合體,放手可以讓箭射出去,積極正確地引導則可以讓箭射得更遠,當箭矢射出的那一剎那,箭羽之中將承載著孩子健全的人格、獨特的經歷、積極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量將伴隨著他們穿過未來的人生之路。

    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感受到:生活永遠充滿信任與希望,在你的箭還沒有射出之前,永遠有人願意在身邊陪伴你、支援你和欣賞你,直到你做好準備的那一天…

    適當的替代是幫助,過度的替代是一種剝奪

    “媽媽,你知道為什麼星星只在晚上出現嗎?”

    “呃……你覺得是為什麼呢?”媽媽作出努力思考狀,並徵求孩子的想法。

    “因為白天太陽的光影遮住了星星的光芒。”

    “原來是這樣啊!你懂得好多呀!”

    “其實星星一直在那裡,只是因為白天太亮了,所以那是光影的作用。天黑了,星星的光芒就閃現了。”

    當孩子把“十萬個為什麼”的“皮球”丟向你,不要馬上接過來,讓它彈回去。適當的懶,不妨當一個“笨”媽媽,巧妙地示弱,並不會影響我們在孩子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求答案,培養他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

    孩子就是透過一次次的好奇、探索、體驗、試錯、確認、反思等等,最終發現事物的內在規律,從而建構自我的,這些都需要我們讓位給孩子來實現。

    爸爸:“寶貝,為什麼外公家的天空星星特別多呢?”

    寶貝:“因為外公家沒有遊樂場,星星出來了,天空就是遊樂場。你看,那3顆星星連在一起就是過山車,那顆最大最亮的星星就是旋轉木馬……”

    當孩子給你講著一堆不著邊際的故事,放手讓他天馬行空地去想象吧,同時,拿起一隻筆認真的記下他的每一個字,這是在引導他尊重的傾聽別人,同時讓他意識到自己的想象充滿了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芪怎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