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眼鏡哥說魚
-
2 # 石頭釣魚記
對於調5釣8餌料在水裡什麼狀態?個人的觀點是:主要取決於你的鉤重,餌重和鉤距。
調五釣八,屬於釣頓的範疇,想要知道子線雙鉤在水底的狀態,我們就要了解鉤重,餌料和鉤距這三大因素和浮漂的關係。具體分析如下:
1,單餌重和鉤重不能滿足壓下去鉤距的情況下我先設定幾個前提。鉤距=5目(一般沒有這麼長的,我只是舉個誇張的例子),雙鉤鉤重=2目,雙餌重量=6目。
由於線組的調目是5目,因為雙餌重量是6目(如果雙餌餌重小於5目不行的),掛上雙餌後,這時的浮漂是沒入水中的,接著我們上推浮漂至釣目8目。
我們先來看看這時上鉤子線在水下的狀態:
從上面的設定的數值我們得知:單隻鉤重是1目,單餌重量是3目。這兩個資料相加等於4目,而我們的鉤距是5目,顯然上鉤掛餌是不能夠壓下去鉤距的。也就是說這時上鉤掛餌是離底的,下鉤掛餌是躺底的,這也是我們常說的釣靈的狀態。
2,單餌重和鉤重能夠滿足壓下去鉤距的情況下我們繼續設定數值距離來講:鉤距=3目,雙鉤鉤重=2目,雙餌重量=6目。
由於線組的調目是5目,因為雙餌重量是6目(如果雙餌餌重小於5目不行的),掛上雙餌後,這時的浮漂是沒入水中的,接著我們上推浮漂至釣目8目。這個和第一種情況一樣。
我們再來看看這時上鉤子線在水下的狀態:
從上面的設定得知我們單隻鉤重是1目,單餌重量是3目。這兩個資料相加等於4目,而這時的鉤距是3目。顯然上鉤掛餌是能夠壓下去鉤距的。也就是說這時雙鉤全部是躺底的,兩條子線都是彎曲的狀態,這也是我們常說的釣頓的狀態。
引申一點:
雖說我在第一種情況下舉例有點浮誇,但如果選用的浮漂吃鉛量過大,餌料和鉤重過輕確實會出現這種情況產生的。
調五釣八屬於調低釣高釣頓的範疇。主要運用在:餌料自重輕,小雜魚鬧窩,輕度走水,野外守大魚的情況下。
另外,我們是可以利用定水位太空豆和釣目之間的距離比對知道子線在水底的狀態的。
寫到最後:
綜上所述,對於調五釣八這類調低釣高子線在水底的狀態,餌重鉤重和鉤距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當然啦!在實際垂釣中只要線組搭配合理,調五釣八更多的時候是一鉤觸底一鉤躺底或者雙鉤躺底的。
-
3 # 江釣人狂龍
題主,你好!你說的是無鉤調5目?還是帶鉤調5目?
如果是無鉤調5目,那結果很明確,八字環觸底了,水下呈跑鉛狀態。如果是帶鉤調的5目,那根本就沒有標準答案,如果有人能說出來,那他肯定是不懂調釣,何如此言?我給你舉兩個不同的例子,你就明白了。
第一種:單鉤重4目,單餌重6目,此時下餌躺底,上餌部分觸底。因為帶鉤是5目,去掉兩個鉤子就是13目,在13目的基礎上拎起上鉤餌(10目的重量),也就是釣3目,這個搭配調5釣3上餌擦底,下餌躺底。
第二種:單鉤重6目,換成輕質的餌料,單餌重3目,那調5釣8的狀態恰恰與上面配置的調5釣3一樣。因為無鉤調目將會是17目,17目的基礎上拎起上鉤餌,正好是8目。
不同的鉤重、餌重與浮漂的匹配(主要是漂尾),同樣的調幾釣幾,兩個鉤餌在底下的狀態會完全不同。初學臺釣的朋友,在河邊最常問的兩句話,一個是“師傅,您調幾目釣幾目的啊?”,另一句就是“師傅,您用的什麼餌料配方啊?”其實,這兩個問題都是初學臺釣的人容易勿入的歧途。臺釣沒有那麼難,但也沒那以容易,一個調釣的問題,僅僅需要知道鉤重餌重,調的時候懂得個浮力加減的過程,一切調漂問題都迎刃而解,什麼調幾釣幾都是浮雲,可偏偏很多人就是不願意去進行這一步,總是用魚獲來衡量調幾釣幾才是最好的。餌料方面卻恰恰相反,本來根本不需要太講究的野釣用餌,非要整出個神秘配方,什麼老三樣,老四樣。
最後奉上我的“至理名言”——撇開鉤重餌重談調釣就是耍流氓。
回覆列表
要計算調5釣8時,雙餌在水底的狀態,有一個很關鍵的數字,那就是3,也就是調目與釣目的差值。另外還有一個關鍵引數,那就是鉤距的長度,我們假設鉤距長度為L,請先注意3和L這兩個數字,在後面的計算中會用到,然後跟著我一步一步來計算。
第一步:計算下餌能否到底很顯然調5釣8,下餌是一定能到底的,而且根本不需要調5釣8,只要在調5釣5的時候下餌就一定能夠到底,這與餌重和鉤重沒有任何關係。
第二步:計算上餌能否到底在確認下餌一定能到底之後,我們還是先從調5釣5做為臨界點來對照計算,調5釣8其實就是在調5釣5的基礎上把浮漂向上又移動了3目,所以只要鉤距L小於浮漂3目的長度,上餌就一定能夠到底,這與鉤重以及餌重也沒有任何關係。
第三步:計算雙子線在水底的彎曲程度在調5釣5這個臨界點的時候,下餌已經觸底,所以一個魚鉤的重量反還到浮漂上,此時會出現兩種情況:
(1)當單餌重量大於單鉤重量,在調5釣5的時候上餌也會觸底。所以在調5釣8時就是短子線彎曲3目,長子線彎曲3目+L。
(2)當單餌重量小於單鉤重量,在調5釣5的時候上餌不會觸底。所以在調5釣8時就是端子線彎曲3目-L,長子線彎曲3目+L。也就是說當3目-L小於0時,上餌是懸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