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拉雅7512986悟道

    清華北大本來就是中國高校教育的風向標,誰也改變不了,一個工科領域頂尖,一個文理頂尖,即使學科有競爭,也很少。即使有學校實力能超過它們,也不影響其定位。它倆不能說是惺惺相惜,卻是明爭暗鬥,但競爭對手太少,有時累了就休戰,沒有其他因素干擾。

    再看復交就不同了,復旦建國前是一個三流民辦,靠吞併全國十九個學校的院系補充,特別是浙江大學的全部文理學院,才得以伸直腰。但要急於展示實力,才能讓大家知道,這就要宣傳廣告了。上交是原交大西遷後,留下的造船系+上海造船學校+中歐商學院+上海農學院+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併而成。沒合併時上交實力比復旦差,通過合併和某人的提攜,慢慢趕上來,難免不服氣復旦,就有了後面以致到現在的一系列競爭。

    復交有幾個共同特徵。都搞超短裙招生,都有排行榜,都喜歡造假,都喜歡錶面工程,這都是急功近利,競爭浮躁的結果。因為它們相互競爭,還要應付來自外部華五的競爭,它們的實力不足以超越其他華五學校,比有些華五實力還差點。因此需要運用各種手段壓制對手,上交有三個排行榜就是很好的說明,而清北就不存在這種現象了!

  • 2 # 竹林飲煙

    北大清華是隔壁鄰居,復旦上交大就離得遠了。

    復旦在上海的東北角,交大在上海的西南角,二者的老校區相距20公里。現在都開了新校區,一個往更東北,一個往更西南,二者現在相距50公里。

    大家都知道上海有條黃浦江,它把上海隔成浦東和浦西,浦東是鄉下,浦西是城區。

    上海還有一條蘇州河。河南是主城區,以前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如南京路、淮海路、人民廣場、徐家彙等等,稱上只角;河北在歷史上屬於棚戶區、工廠區,如閘北、大楊浦等,稱下只角。上海交大在徐家彙,旁邊圍著解放前的花園洋房區,居民層次較高,治安也好。復旦在大楊浦最北側的五角場,舊稱上海流氓看楊浦,楊浦流氓看國定路,就是復旦東門外的那條路,是流氓集中地。

    再說大楊浦,出名的就是全民打麻將,進入居民區,上下左右都是這聲音。在交大旁邊住慣的人,去復旦旁邊確實不習慣的,感覺不在同一個城市中,本地土著的上海口音也有些不同。

    上交大學生不太去復旦,太遠,有點走出上海的感覺。他們常去同在西南角的華東師大、上海師大、華東理工、華東政法、東華大學、上海外國語、上海外貿等學校,那兒美女多。

  • 3 # 留墨8245937571343

    首先,不認同某些高校間所為的惺惺相惜的論斷。其次,受海派文化影響,上海高校校友“抱團取暖意識”最弱的,“自立性最強”。除了醫學,復交學科設定差異大,總體上互補大於競爭,社會需求也很大,做好自己的事,完全沒必要打壓對方來太高自己。

  • 4 # 五道口的顏學姐

    這個問題很有趣,值得來說說。

    01

    首先,北大和清華之間確實非常相愛相殺。一方面大家互相競爭,搶學生,每年高考招生的搶人大戰讓人不忍直視。各種指標明爭暗鬥,生怕被對方比了下去。各種活動雙方都是互相較勁,像前幾年,清華、北大學牛津、劍橋,搞了個賽艇隊,每年比賽。結果是雙方特別重視,搞成了國家隊員之間的比賽,只能停了。現在在大學生籃球賽上,兩家爭搶也是非常火爆。

    但另一方面,兩家關係非常好。原因很多,很早以前,兩家連同南開,三家並一家,一共8年時間,在昆明組成了西南聯大,西南聯大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大學,這是清華、北大共同的榮耀。就是說,兩家曾經成為一家過。

    到了上世紀50年代,院系調整,清華很多系整建制地搬到了北大,像北大著名的陳岱孫先生、周培源先生等,原先都是清華的;北大的工學院也搬到了清華。因此,清華和北大的老師在兩所學校都待過,不僅僅是普通老師,還有校領導也是如此,兩家自然會比較親密。

    清華和北大之間有個小區,叫藍旗營小區,這個小區一半是北大的老師,一半是清華的老師。所以,清華、北大的老師們連生活都在一起,自然很親密。

    另外,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清華、北大挨著,經常會串門,搞活動。比如,清華男生經常跑北大去找女朋友,把北大男生氣得夠嗆。我有個北大朋友,一說起這事就特別生氣,哈哈。我看高曉鬆也寫過,清華男生跟北大男生打架的事情。這種搶女朋友,打架的情誼,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哥們。所以,清華、北大學生之間的關係是不錯的。

    最後,清華、北大在學術上、學校排名上或者各種資源是爭論,爭搶,但都是良性競爭,在私底下,兩校的師生都很維護對方,從不黑對方。這兩個學校經常自比為哈佛、耶魯,或者牛津、劍橋。就是說,一個國家都要有這樣的雙子星座一樣的大學,互相輝映,共同發展。

    02

    復旦和上交大是另一個故事。

    首先,在歷史上,復旦和上交大的交集不多。復旦大學在民國時期是個私立大學,學校規模不大,生存艱難,在抗戰前,還想搬到江蘇太湖邊上去,因為抗戰沒有搬。比起來,上交大的前身交通大學是民國的名校之一,兩校頗有差距。

    在院系調整的時候,復旦大學得到了大大的擴充,浙江大學、交通大學的系都併入了復旦大學。沒幾年,1956年,交通大學又西遷到西安,雖然在原址保留了上交大,但原先交通大學的老系沒幾個,現在的上交大幾乎是重新發展起來的。

    所以,在歷史關係上,復旦和上交大不如清華、北大來得緊密。

    其次,復旦和上交大的地理位置隔得比較遠。上交大的老校園在徐家彙,這在上海的西南部。復旦大學在五角場,楊浦區,在上海的東北部。現在,上交大在閔行區,更是在上海的郊區。兩個學校隔得遠,自然來往就少了。像清華、北大,大家抬腳就走,根本不用考慮,就在隔壁啊。任何時候都可以去拜訪、交流。像復旦和上交大隔這麼遠,拜訪一次,至少要半天,一般沒有特殊情況,肯定就不動了。只有重要的事情才會湊一起。

    第三,上海人和北京人的處事方式不太一樣。上海人更為客氣、彬彬有禮,但邊界感和疏遠感強一些。北京人更熱情、豪爽一些。其實清華、北大里面的南方人也很多,但大概進入了北京,自然就豪放起來了。或者說,相比較斯文的南方人,豪放的南方人更願意到北京去。像蔡元培,一生熱血豪放,哪裡像個浙江紹興人?

    我在復旦、上交大都有一些熟悉的老師,同一專業的老師間,他們也是很熟悉,很友好的,只是表現得不夠熱烈。

    第四,復旦、上交大之間的競爭物件並不是唯一。像清華、北大,在很多場合,對方是唯一的競爭對手。復旦和上交大卻不是這樣,比如,爭奪生源,因為考生大部分是上不了清華、北大,才考慮復旦和上交大,所以,一般學校不知道考生的考慮,沒法直接短兵相接的競爭。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所以,大家只看到了清華、北大的相愛相殺,對於復旦、上交大的就印象不深了。

  • 5 # 南池子

    清華和北大,是相愛相殺吧?

    大學和大學之間,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

    搶生源、搶名師、搶資源……

    不過,話說回來,大學之間都不競爭了,那就更擔心我們的高等教育未來怎麼發展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教育孩子才真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