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四堂”,最早當見於唐蘭《天壤閣甲骨文存》,一九三九年,輔仁大學出版。在該書《自序》中,唐蘭談到當時的殷墟卜辭研究史,說:“自雪堂導夫先路,觀堂繼以考史,彥堂區其時代,鼎堂發其辭例,固已極一時之盛。”分別指中國近代四位最著名研究甲骨文的學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賓,字彥堂;羅振玉,號雪堂;和王國維,號觀堂。這是中國學術史上第一次將此四人並稱。
1951年,胡厚宣出版 《戰後南北所見甲骨錄》,陳子展為此書作《題戰後南北所見甲骨錄》一詩,其中有“堂堂堂堂,郭董羅王,觀堂沉淵雪堂化,彥堂入海鼎堂忙。”一語,這應該是學術史上第二次將此四人並稱。下面就按照唐蘭所羅列的順序,一一介紹:
一、雪堂:羅振玉(1866年8月8日-1940年5月14日),字叔蘊,號雪堂。浙江上虞人。羅振玉。羅振玉5歲入私塾,師事乾嘉之學的名儒李岷山,研習經史文字、潛心訓詁音韻,留意金石名物,尤其傾心於經史考據之學。羅振玉15歲習作詩詞,16歲考中秀才。20歲起,更是專心研讀古代碑帖,作《讀碑小傳》一書,正式開始其著書立說的學術生涯。1902年羅振玉第一次在劉鶚家中看到殷墟甲骨的墨拓,初識甲骨文字。1906年,羅振玉出任學部參事。他利用職務之便,不僅更加廣為收集古物,也著手調查甲骨的真正出土地。他最早探明瞭甲骨文的出土地——安陽,並考證其地為“武乙之都”。考釋文字的基礎上,羅振玉開始注重於對整條甲骨卜辭的通讀;在方法論方面,,他提出“由許書以上溯古金文,由古金文以上窺卜辭”的方法,強調對字詞的考釋,必須求其形聲義三方面的一致性。這些都給後來考釋古文字者以啟迪。
二、觀堂:王國維(1877年12月2日-1927年5月3日),字靜安,號觀堂,浙江海寧人,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學者之一。王國維最初是受羅振玉影響開始接觸甲骨文。1917年,王國維作《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及《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續考》,證明了《史記•殷本紀》所記載的商王世系大體正確,同時糾正了《史記》中記載的個別錯誤,證明了司馬遷的《史記》的確是一部信史。《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當時便被譽為甲骨文發現19年來第一篇具有重大學術價值的科學論文。郭沫若曾評價說:“卜辭的研究,要感謝王國維。是他,首先由卜辭中把殷代的先公先王剔發了出來”,“王國維的業績,是新史學的開山。”王國維治學做學問的最大特點,不是僅僅就甲骨文字本身去研究,而是把古文字學與古代史密切聯絡起來加以研究,充分利用最新的甲骨材料,去對照歷史。 創造並完善研究方法“二重證據法”,學術貢獻極大。所以,學術史上往往將1928年殷墟科學發掘甲骨文以前的甲骨學研究稱為“羅王之學”。而事實上,作為一套較為系統的方法論。“羅王之學”包括:熟諳傳世古典文獻,利用清代乾嘉學派的“小學”即考據文字訓詁音韻的治學工具及其成果,以此整理地下的新材料,並結合古地理的研究,以二重證據治史學經學,完成史料之整理與歷史紀載之修正的任務。一百多年來,“羅王之學”繼往開來,影響和造就了幾代甲骨學者。
三、彥堂:董作賓(1895年3月20日-1963年11月25日),字彥堂。河南南陽人。1928年10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於廣州成立。董作賓即被聘為通訊員,受命赴安陽調查殷墟遺址。回京之後,向史語所彙報了其在安陽的考察情況,受到院長蔡元培的重視。幾天後,董作賓再次受命來到安陽,主持中國考古史上對殷墟遺址的首次科學發掘,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此後,從1928年至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之前,中研院史語所共計進行15次科學發掘,董作賓參加了前7次以及第9次發掘,並多次擔任主持。殷墟發掘,是中國科學考古的發軔,奠定了中國田野考古學的基礎,培養了一大批考古學專家。1933年,董作賓發表《甲骨文斷代研究例》,創立了甲骨斷代學。在中國甲骨學史上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另外,董作賓還很重視對甲骨文的描摹和書寫,他的甲骨書法,形神兼備,為書法界所推崇。
四、鼎堂: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字鼎堂。四川樂山縣人。1928年6月,大革命失敗,郭沫若流亡日本。後於東京某書店得羅振玉《殷墟書契考釋》,開始了他的甲骨文研究。郭氏自詡:“在當初,我一接觸甲骨文時,那是一片墨黑的東西,但一找到門徑,差不多隻有一兩天功夫,便完全解除了它的秘密。”此話雖不無自我吹噓之嫌,但郭沫若的確走訪了許多日本甲骨收藏家,掌握了大量的甲骨文字材料。他根據這些材料,並利用羅振玉等人的研究成果,撰寫了《卜辭中之古代社會》等甲骨卜辭研究方面的著作,該文收錄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中。1929年8月1日,郭沫若所著《甲骨文字研究》正式完成。此書標誌著郭沫若甲骨文研究的顛峰。至1932年,郭沫若在日本訪求公私各家所藏殷墟甲骨,所見者共計約3000片,本擬輯為著錄,然因多未拓存,未果。於是,郭沫若決定轉而選釋傳世甲骨,編成《卜辭通纂》,於1933年在日本東京出版。郭沫若從事甲骨文字研究,主要就是在流亡日本的十年。郭沫若治甲骨,起步較晚,但是起點很高,又引入了新的研究思想和新的研究方法方法,所以一出手就是高屋建瓴。郭沫若晚年主編大型甲骨文字著錄《甲骨文合集》,由胡厚宣任總編輯,具體負責。《甲骨文合集》共收甲骨41956片,為甲骨文字材料的集大成,為古文字及古代史、文化史研究工作提供了海量研究資料,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甲骨四堂”,最早當見於唐蘭《天壤閣甲骨文存》,一九三九年,輔仁大學出版。在該書《自序》中,唐蘭談到當時的殷墟卜辭研究史,說:“自雪堂導夫先路,觀堂繼以考史,彥堂區其時代,鼎堂發其辭例,固已極一時之盛。”分別指中國近代四位最著名研究甲骨文的學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賓,字彥堂;羅振玉,號雪堂;和王國維,號觀堂。這是中國學術史上第一次將此四人並稱。
1951年,胡厚宣出版 《戰後南北所見甲骨錄》,陳子展為此書作《題戰後南北所見甲骨錄》一詩,其中有“堂堂堂堂,郭董羅王,觀堂沉淵雪堂化,彥堂入海鼎堂忙。”一語,這應該是學術史上第二次將此四人並稱。下面就按照唐蘭所羅列的順序,一一介紹:
一、雪堂:羅振玉(1866年8月8日-1940年5月14日),字叔蘊,號雪堂。浙江上虞人。羅振玉。羅振玉5歲入私塾,師事乾嘉之學的名儒李岷山,研習經史文字、潛心訓詁音韻,留意金石名物,尤其傾心於經史考據之學。羅振玉15歲習作詩詞,16歲考中秀才。20歲起,更是專心研讀古代碑帖,作《讀碑小傳》一書,正式開始其著書立說的學術生涯。1902年羅振玉第一次在劉鶚家中看到殷墟甲骨的墨拓,初識甲骨文字。1906年,羅振玉出任學部參事。他利用職務之便,不僅更加廣為收集古物,也著手調查甲骨的真正出土地。他最早探明瞭甲骨文的出土地——安陽,並考證其地為“武乙之都”。考釋文字的基礎上,羅振玉開始注重於對整條甲骨卜辭的通讀;在方法論方面,,他提出“由許書以上溯古金文,由古金文以上窺卜辭”的方法,強調對字詞的考釋,必須求其形聲義三方面的一致性。這些都給後來考釋古文字者以啟迪。
二、觀堂:王國維(1877年12月2日-1927年5月3日),字靜安,號觀堂,浙江海寧人,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學者之一。王國維最初是受羅振玉影響開始接觸甲骨文。1917年,王國維作《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及《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續考》,證明了《史記•殷本紀》所記載的商王世系大體正確,同時糾正了《史記》中記載的個別錯誤,證明了司馬遷的《史記》的確是一部信史。《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當時便被譽為甲骨文發現19年來第一篇具有重大學術價值的科學論文。郭沫若曾評價說:“卜辭的研究,要感謝王國維。是他,首先由卜辭中把殷代的先公先王剔發了出來”,“王國維的業績,是新史學的開山。”王國維治學做學問的最大特點,不是僅僅就甲骨文字本身去研究,而是把古文字學與古代史密切聯絡起來加以研究,充分利用最新的甲骨材料,去對照歷史。 創造並完善研究方法“二重證據法”,學術貢獻極大。所以,學術史上往往將1928年殷墟科學發掘甲骨文以前的甲骨學研究稱為“羅王之學”。而事實上,作為一套較為系統的方法論。“羅王之學”包括:熟諳傳世古典文獻,利用清代乾嘉學派的“小學”即考據文字訓詁音韻的治學工具及其成果,以此整理地下的新材料,並結合古地理的研究,以二重證據治史學經學,完成史料之整理與歷史紀載之修正的任務。一百多年來,“羅王之學”繼往開來,影響和造就了幾代甲骨學者。
三、彥堂:董作賓(1895年3月20日-1963年11月25日),字彥堂。河南南陽人。1928年10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於廣州成立。董作賓即被聘為通訊員,受命赴安陽調查殷墟遺址。回京之後,向史語所彙報了其在安陽的考察情況,受到院長蔡元培的重視。幾天後,董作賓再次受命來到安陽,主持中國考古史上對殷墟遺址的首次科學發掘,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此後,從1928年至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之前,中研院史語所共計進行15次科學發掘,董作賓參加了前7次以及第9次發掘,並多次擔任主持。殷墟發掘,是中國科學考古的發軔,奠定了中國田野考古學的基礎,培養了一大批考古學專家。1933年,董作賓發表《甲骨文斷代研究例》,創立了甲骨斷代學。在中國甲骨學史上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另外,董作賓還很重視對甲骨文的描摹和書寫,他的甲骨書法,形神兼備,為書法界所推崇。
四、鼎堂: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字鼎堂。四川樂山縣人。1928年6月,大革命失敗,郭沫若流亡日本。後於東京某書店得羅振玉《殷墟書契考釋》,開始了他的甲骨文研究。郭氏自詡:“在當初,我一接觸甲骨文時,那是一片墨黑的東西,但一找到門徑,差不多隻有一兩天功夫,便完全解除了它的秘密。”此話雖不無自我吹噓之嫌,但郭沫若的確走訪了許多日本甲骨收藏家,掌握了大量的甲骨文字材料。他根據這些材料,並利用羅振玉等人的研究成果,撰寫了《卜辭中之古代社會》等甲骨卜辭研究方面的著作,該文收錄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中。1929年8月1日,郭沫若所著《甲骨文字研究》正式完成。此書標誌著郭沫若甲骨文研究的顛峰。至1932年,郭沫若在日本訪求公私各家所藏殷墟甲骨,所見者共計約3000片,本擬輯為著錄,然因多未拓存,未果。於是,郭沫若決定轉而選釋傳世甲骨,編成《卜辭通纂》,於1933年在日本東京出版。郭沫若從事甲骨文字研究,主要就是在流亡日本的十年。郭沫若治甲骨,起步較晚,但是起點很高,又引入了新的研究思想和新的研究方法方法,所以一出手就是高屋建瓴。郭沫若晚年主編大型甲骨文字著錄《甲骨文合集》,由胡厚宣任總編輯,具體負責。《甲骨文合集》共收甲骨41956片,為甲骨文字材料的集大成,為古文字及古代史、文化史研究工作提供了海量研究資料,功在當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