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磊珞

    謝謝邀請!有關教師的話題非常敏感,所以,回答您的問題,我非常慎重。您提出的問題,其關鍵詞是“寬容”。現代漢語詞典對於“寬容”的解釋是:“寬大有氣量,不計較或不追究。”所以,有人這樣比喻寬容:“紫羅蘭把它的香氣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腳踝上。這就是寬怒。”也有人說:“寬容與刻薄相比,我選擇寬容。因為寬容失去的只是過去,而刻薄失去的卻是將來。”  

      那後一句,彷彿就是專門對教師說的。因為,教師的寬容,其著眼點就是學生的未來。為了讓學生有個光明的未來,教師常常寧願自己忍受委屈,也要寬容自己的學生。那麼,從哪些方面寬容,如何把握寬容的尺度呢?

      生活中,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把握尺度,否則,生活就會亂了套。而教師對於學生的寬容,就是一種教育方法。 因此,針對您提出的問題,我們先來領會一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警言吧。他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可知,愛心是教師寬容學生的前提和基礎。那麼,愛心是什麼呢?我之拙見:愛心就是教師的那顆善良寬容的心,是教師教育學生的出發點,也是“寬容”教育的方法源泉。只要教師願意挖掘,寬容的浪花就會汩汩湧出。

    真正有才能的教師,一定是有愛心的老師。老師出於愛心的寬容,一定能打動學生。   

      如果把學生比作幼苗,那麼,具有愛心的教師,便是心似朝陽,面如春風,言若甘露的的園丁。園丁一個小小的失誤,就可能會給幼苗的未來留下遺憾。故而,從理論上講,教師確是一個十分神聖的職業。然而,在多元的環境下(學生的個性自不必說),學生的背景層次各異,對教師的期望和訴求也複雜多樣,而教師,則只能遵循主流教育思想和教育方針去從事教育工作。這就給教師工作帶來了無法估量的艱辛,所以,個別教師時常被置於尷尬的境地,因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可見,教師本身也需要理解和寬容。

      誠然,教師的寬容,往往是針對學生的過失而言的。既然成年人的失誤不可避免,那麼,教師對待學生的過失,就更需要把握好“尺度”。任何人犯錯都是有原因的,何況是年紀尚小的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是人與人心靈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觸。” 可知:教育是充滿愛心,充滿情感交流的過程,而愛心則是教師開啟學生內心世界的金鑰匙。因而,教師面對有過失的學生,首先應該想到的應該是“情有可原”四個字。在此基礎上,找到學生過失的根源,並抓住契機,採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法,創造出一種寬鬆、和諧、融洽的氛圍。讓教師的愛心在學生的心中產生親情感,促使教師寬容的品質潛入學生的心靈,構成和諧的師生關係,使學生在教師寬容的情懷中感受到人間的溫暖,從而,願意對教師推心置腹說真話。

      然而,“寬容”卻不排斥“嚴格”。因為,寬容的目的不是慫恿學生犯錯誤,更不是對學生的過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任其發展。教師對待有過失的學生,就像醫生面對病人。關心,耐心,寬容的目的,是徹底治癒他們身上的毛病。故而,教師寬容有過失的學生不是為了免除他應負的責任,而是以寬容諒解的方式,能輕罰就不重罰,能不罰則不輕罰,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愛護和寬容,從而,促成學生自責,並且吸取教訓,矯正過失。

    其次,在學生的眼裡:公正客觀,一視同仁才是教師最重要的品質。做過教師的人,都有一個體會:那些當年經常受到老師“批評”教育的學生,畢業以後,依然會像對待親人一樣地對待曾經批評過自己的教師,而且,幾乎個個事業有成。而某些教師心目中的“好學生”,進入社會以後,反而會疏遠教師,也不是所想象得那麼出色了。這是為什麼呢?究其根源:就是教師的愛心光輝沒有一視同仁地照耀自己的學生。

      那些被老師經常找來單獨調教的所謂“後進生”,由於反覆地被教師的寬容打動,深切地感知了教師的愛心,所以,才逐漸地成熟起來。而某些令教師失望的“好學生”,恰恰就是因為教師對他們付出得太少了。由於當年教師只看到了他們的“優異成績”,卻忽略了他們身上的缺陷,才使得他們踏入社會以後,原有的“鶴立雞群”的感覺很快就被現實的浪潮沖垮了。如此,他們怎能不疏遠教師呢?

      身為教師,如果說,對於學生身上看得見的過失不能放縱,那麼,對於學生身上潛在的缺陷,也不應該放任自流。所以,寬容是不能厚此薄彼的。這也是寬容需要把握的“度”。

    寬容學生的教師是自信的:對自己人格的自信,對自己教育方法的自信,也對自己學生非常信任。教師以尊重、理解、信任的精神力量,去寬容、感化、引導、教育學生,促使學生自我反思,自我醒悟,從而,使學生對自己的過失產生後悔感,並且,願意接受處罰,但是,由於他們還很年幼,所以,也希望得到教師的諒解和寬容。

      誠然,教師是人,不是神,不可能每件事都能做得讓所有的學生和家長都滿意。但是,身為教師,只要堅持以愛心和寬容教育感化學生,即使工作偶爾出現瑕疵,也會很容易得到學生和家長的理解和諒解的,從而,免除一些不必要的誤會。

    反之,如果教師缺乏愛心,不懂寬容,方法失當,只是一味地呵斥或體罰學生,就會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南轅北轍,背離教育目的。

      愛心與寬容是美德,表現著教師的涵養。寬嚴相濟是教育,寬,而不放縱;嚴,而不傷及學生的自尊心,這就是教師“寬容”學生需要把握的“度”。如此,才能使學生在教師的寬容情懷的感召下,不斷地糾正缺點,完善人格,增長明辨是非的能力,健康地成長為社會需要的人。寬嚴相濟,不失為教師教育學生的成功之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歲內寶寶該怎麼餵養?誠心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