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迷谷歷史

    現在說到明朝全是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高大上,無與倫比的讚美之詞,好像覺得歷史上所有朝代加在一起也不如一個大明王朝。但是在下想說明朝和其他任何朝代相比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朝代,就是因為它前面是元朝後面是清朝這兩個朝代都不是由漢民族所建立的政權,所以才讓某些有漢民族情節的人如此看重。

    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並不能成為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強大唯一指標,歷史上有很多朝代都是先稱臣納貢後來蓄力反擊最終不僅洗刷了稱臣納貢的屈辱,還名垂青史,受到後人的大加讚揚,歷史上著名的盛世王朝漢唐就是最好的例子。

    漢朝剛剛建立,天下經過秦末大亂,百廢待興,民生凋敝,漢朝國力十分弱小,連皇帝拉車的馬都找不到4匹一樣顏色的馬。而此時的匈奴的冒頓單于可以說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匈奴在他的帶領下國勢日強和漢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漢朝從白登之圍開始就被迫與匈奴和親,以求得國家的發展空間與時間。經過60多年的休養生息漢朝和匈奴國力對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漢朝逐漸在力量上超過了匈奴,最後在漢武帝時期把積蓄已久的力量噴發而出,給了匈奴致命一擊,六師屢出,漠北絕塵。

    唐朝剛剛建立的時候李淵就對突厥稱臣,每年給突厥送去金銀財寶無數。強如李世民這樣的人物自己剛剛登基的時候,突厥前來道賀,也只能列隊歡迎,最後把家裡的金銀財寶全都送給了人家,人家才滿意的回家,史書記載傾其府庫。可是短短4年以後李世民抓住突厥受災這一有利戰機一舉滅了東突厥,連突厥可汗都做了俘虜。所以說在下認為暫時稱臣納貢,低頭服軟並不能算作屈辱,如果能向漢唐一樣抓住機會發起反擊。不但能一雪恥辱。還能受到後世讚揚。

    反觀明朝他不是不想皇帝想要天子守國門,不是皇帝不想和談,不是皇帝不想遷都,而是迫於形勢逼不得已而做出的決定。

    明朝從朱棣遷都北京明朝後來的兩代皇帝對於是留在北京還是遷回南京這個問題就一直舉棋不定,甚至差一點就把首都遷回南京了,直到明宣宗以後明朝的首都才正式確定在北京。甚至到了明英宗被俘以後朝中絕大部分大臣都建議遷都南京呢。天子守國門完全是因為明朝土木堡之變後疆域大幅收縮基本維持在長城以南,這才促使了明朝天子守國門的尷尬局面。崇禎時期曾經和大臣商量過和女真和談,對其進行冊封,藉以暫時穩定東北局勢,但是由於群臣的激烈反對而作罷。明朝滅亡前夕崇禎想要遷都南京,結果遭到了大臣的一致反對,結果讓崇禎失去了最後的機會。

    這樣看來明朝的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又有什麼可稱道的呢?

  • 2 # 晨四郎

    啥也說明不了 古代統治者不管是什麼民族,坐上了皇位之後都會變得極端自私 貪婪 兇殘。老百姓要過好日子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而不是什麼偉大的君王。

    明朝有好多值得尊重的人物,但是皇帝大多是混蛋。

    明朝的朱元璋 朱棣 清朝的弘曆,這三人把奴化統治發展到了巔峰。

  • 3 # xuhao1993

    明朝是農民皇帝朱元璋一手建立的,也是中國歷史上起點比較低的皇帝,他憑藉自己的智謀,先後滅掉陳友諒,張士誠等漢族群雄,在北伐殘元勢力,實現了驅除韃虜,恢復河山的偉業。

    大明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北伐徹底成功的北伐戰爭,一舉將佔領中原百年之久的蒙元勢力驅除關外,因此立國初期,大明王朝就威震關內外,對北方草原勢力有這壓倒性的勝利,所以不需要像漢朝初期那樣透過和親,來換取和平,也不會像唐朝向突擊進貢,更不需要像兩宋花錢買和平。

    元朝統治時期漢人地位非常的低下,朱元璋是深受其害,所以在他驅除韃虜,建立新朝之後更不會送公主和親,而且明朝火器發展比較強大,國力強盛,更不需要像以前那樣向別人俯首稱臣。

    但是後期由於統治階級驕奢淫逸,不理朝政,對草原勢力的優勢蕩然無從,經常收到北邊草原勢力的侵擾,但是明朝的武將都是比較有氣節的臣子,即使兵敗身亡也不會像對方投降,所以說這種民族自尊值得我們學習。

  • 4 # 伊馨憐

    人家直接把土地佔去連,沒有和明朝打招呼,這就是不割地,明朝末年那可憐的國庫連軍隊的溫飽都無法保證,又哪來的錢賠款呢?不稱臣,李自成張獻忠是來滅你的,不接受你稱臣納貢

  • 5 # 夢迴伍千年

    有過度鼓吹的嫌疑,其實明朝自土木堡之變後,武臣就消亡的差不多了,文人開始過度壯大,開始了文人懟天懟地懟空氣的朝局。那麼既然文人這麼厲害了,那咱不能給外人看到咱不行啊,開始翻看歷代皇帝的語錄,發現有這麼一句,不稱臣,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很不錯,體現了我們頂天立地的氣概,誰說離開了武臣不行,咱文臣就拿骨氣頂,亡國了大不了一死了之。

    由此開始,文臣就開始綁架了道德制高點,綁架了皇帝,綁架了整個天下,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最終也因為明朝文臣的過度強硬,不懂變通,導致了明朝亡國,崇禎真做到了君王死社稷,但是文臣只有那麼小貓兩三隻殉國!

    最後來說,這句話只是明朝文臣的一個綁架皇權的制高點,這一句話讓明朝沒辦法根據實事進行變通國策,過剛易折。

    崇禎皇帝最後一句的吶喊,道出了明朝滅亡的真理,“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有此來看出崇禎對手下一幫子不幹人事的文臣多麼失望。

  • 6 # 肖昌洪0304

    我個人愚見,明王朝雖然闇弱,但是他的航海技術全球領先,敞開國門,與世界列強通商,努力填補各方面的不足,國家雖弱猶強,當時的世界格局誰的國家航海技術領先,誰就可以稱霸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減壓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