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541588457755

    國民的民族自信心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除了對美帝有點既恨又怕外,其他國家基本不入法眼。歐加日如此,更別說韓印之流了。雄起了的

  • 2 # 花果山下者行孫

    因為印度真的很衰。他的資源稟賦與他現有的經濟實力不成正比。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印度傳統留給了當代印度過多的糟粕,同時長達百年的英國殖民導致其政治體系不具備如同中國一般強有力的中央政權去下全國一盤棋。各種各樣權威機構對於印度的評測也讓人們失去了對他未來的信心。

    所以接下來將以三部分解析印度為何空有南亞大陸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的同時,卻在上世紀開始被中國拉開巨大的差距,直到今天,依舊不可複製中國的經濟奇蹟原因。三部分分別為:1印度傳統文化 2政治體系 3多次打臉自己的“機構”們。

    1 印度傳統文化

    對於印度的階層最廣為人知的便是種姓制度,但令人頗感意外的是種姓制度並不是印度自己人"發揚光大“的,雖然種姓最早已在印度教的釋義中出現,但根據最可靠的資料證明。

    在古印度北方的高加索人種,雅利安人的一部分入侵者們經由印度西北方的山口,陸續湧入印度河中游的旁遮普一帶,征服了南部印度的住民達羅毗荼人;經過幾個世紀的武力擴張,雅利安人逐步征服了整個北印度。

    同時也為了合理控制人數領地都數倍於他們的印度人,而將種姓制度覆蓋全體人民,思想是比槍炮更強大的武器,種姓制度不單單是一種社會階層區分隔離體系,更是一種思想控制。

    所以在大量印度人接受了種姓制度的薰陶後,大量平民認為勞作倖苦是他們的天命,所以自然生不出反抗侵略者的意圖。

    在古代這有力的維護了整個印度的和平,但滄海桑田,世事變遷,對於今非昔比的現代社會來說,一個階層固化的社會只會對後發國家在追趕發達國家的過程中起到反作用。反觀中國開放激盪的四十年,多少平民一躍而起,多少民眾搖身一變,這一切的背後從千年前陳涉振臂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便可見端倪,從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中國精神便可窺探一二。

    國家是人民組成的,不甘心的民眾才會有不甘心的國家。繼而奮發圖強,有著欲與天公試比高的雄心壯志。

    每個去印度旅遊的人都會詫異於金碧輝煌的宗教廟宇竟能毫無違和地與相距不遠的貧民區同處一地,一邊是幸苦勞作,只求溫飽的普通人,一邊又是大量不事生產,誦經唸佛的宗教僧侶。

    這一獨特的二元景觀在南亞大陸屢見不鮮,諸如尼泊爾、孟加拉等地。

    國家的發展需要人民在發展初期勒緊褲腰帶,將大量的生產剩餘投入投資和積蓄,這樣國家才能慢慢積累起現代化起步的資金。邁入發達國家的後發國家中日本和南韓是典型,在犧牲了一代人後才積累起足夠的資金,從而開啟一個正迴圈,慢慢走上邁向發達國家的道路。

    而印度的大量民眾將為數不多的積蓄捐給了寺廟,導致了這一奇特而令人匪夷所思的場景。現在中國的寺廟雖然香火鼎盛,但是在中國經濟在全球排的上號之前,任何宗教組織機構在中國都是式微的角色。他們無法做到將準備工業化的資金擷取用於廟宇建設,僧侶供養。

    而這背後則是印度傳統封建糟粕傳統所帶給印度的直到現在都揮之不去的思想陰影。

    說到底,畢竟他們從未出過我們國父一般強有力的人物,所謂的聖雄甘地除了口唸毫無意義的和平,還做過什麼呢?而在世界話語權被西方控制的當時,這麼一個不搗亂的角色自然是英國求之不得的存在。

    2 政治體系

    和中國全國一盤棋不同,印度更傾向於聯邦體制,但是不同於美國聯邦體制。印度的各聯邦實質上都是過去當地遺留下來的封建地主群體的利益區域。

    印度並未經歷過像中國一樣的土改,在1947年印度獨立時地主貴族依舊保留了下來,同時藉助英國殖民時期打下的基礎家業,在獨立後成功保住了這一利益群體的勢力範圍。

    這最好的體現就是每個邦的稅率不一,地方保護政策盛行,所以印度表面上是一個國家,但中央政府權利並未大到打通全國市場。

    他們的十幾億人口同中國的十幾億人口不可相提並論,每個邦都有自己獨屬的政策,所以十幾億人在某些意義上可以說是分割成了幾個不同的市場。而中國可謂是一個真正由十幾億人組成的龐大市場。

    政府政策對於經濟發展的影響從中國目前東三省的困境中便可瞭解一二,投資不過山海關,不知已經喊了多少年了。

    3 多次打臉自己的“機構”們

    兩百年前最具有發展潛力的國家——印度

    一百年前最具有發展潛力的國家——印度

    72年前最具發展潛力的國家——印度

    前兩個結論是當時的日不落帝國英國評測全球各殖民地與落後國家才得出的結論。最後一個是當時美國華爾街對於印度的強烈看好。

    但這正是現實有趣的地方,一切皆無法預測,一切都像是隨機中的必然,偶然中的規律。

    當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寥寥數語把全英的經濟學家們問的啞口無言:“這麼大的危機為何沒人預測到?”除了在場的經濟學家們的緘默外便是場外的經濟學家事後諸葛亮般宣傳自己的高明預測。

    但是危機終究發生了,而我們也並未阻止它。

    印度也是同理,潛力不代表能發展,理論不代表正確,機構也不是絕對無疑。中國經濟在黃金般的四十年中崩潰論不絕於耳,但一次又一次,中國用自己的強勁發展粉碎了這些看空的言論,同時也給全球經濟學界留下了一個大大的中國之謎。

    而印度在百年的“世界最具發展潛力”中度過後依然成功的持有了這個稱號,不知是一種幸運還是不幸。

    所以我們對於印度不是一種嘲笑,就是一種對他們國家實力的不屑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體2:黑暗森林》裡面泰勒說的把人類殺死然後變成幽靈量子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