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孝順是最好的風水
-
2 # 華哥說電影
不會說。不管關係遠近,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教育方法。
而且一個人最難改變的是想法,你說了別人未必會聽會領情。
-
3 # 醉夢S二哥
估計都討厭沒教養的孩子吧,教養是什麼??
教養,在漢語中的解釋是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道德修養狀況,是社會影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個人修養的結果,是家庭中從小養成的行為的道德水準,教養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養。它並不是一個形容詞,一個人有沒有教養其實並不能說明這個人是否是一個合格的有好的素養的人,因為每一個人都是有教養的,所以實際上,當一個人說你沒有教養,或者說你的孩子沒有教養的時候,實際上是他自己文化的一個缺失,表現的是他自己文學水平的一個低下狀態,因為他對於教養的理解是不透徹的!
小孩子嘛都很調皮搗蛋的,誰家沒有小孩?誰家小孩不搗蛋,難道這就是沒教養嗎??我家在農村,農村的小孩子更調皮,每天來我家找我兒子玩的小孩很多,他們在一起玩的很高興,小孩子更需要朋友的。等他們都走後,房間裡一片狼藉,地板上也灑了很多水,農村嘛,是有土的,他們來時鞋子上都有土,當土和灑到地板上的水遇到一起時,你想一想,地板上會是什麼樣的場面!哈哈!生氣肯定很生氣,沒辦法啊誰讓他們都是小孩子呢,然後自己再慢慢裡裡外外全部擦一遍地板!
別人家孩子再你家玩,他們小朋友都能互相學到很多東西。如果你罵了別人家孩子沒教養,孩子們也不來找你家孩子玩了,會是什麼樣,你家孩子心裡面是怎麼想的?
童心是我們成年人都想要的!!不要以為罵別人家孩子沒教養他們聽不懂,現在什麼年代,天地萬物都在進化,人也是在進化的,現在的孩子特聰明,現在三歲小孩子的智商能抵80年代的八歲小孩,而且還不止吧!
這就是我想說的,沒有沒有教養的孩子,是大人們自己的定論不對的!
-
4 # 聚焦直播
看到別人的孩子沒教養,我可能不說什麼。
只有一種關係的孩子在遇到顯示出沒教養的行為情況下——親戚或者朋友的孩子。我會善意的跟朋友,親戚提醒或者溝通下,僅此而已。但是首先要明確什麼行為顯示出沒教養,教養到底是什麼?教養最基本的就是懂禮貌,懂禮節,講文明,懂事理,尊敬長輩之類的。
其次看與孩子的關係:陌生人的就沒有權利去管,頂多在公共場合遇到了熊孩子或者違法的事,我們作為成人可以善意的提醒。如果是親戚朋友的孩子,會用心耐心的去溝通教導下,但也僅限於當面當時。
最後孩子沒教養,也得看幾歲的孩子沒教養。如果是幼兒的孩子顯示沒教養,只會溝通下,或者耐心用屬於他們年齡段的方式教育。所以這個問題得綜合全面的去對待。不能去善加干涉人家如何如何教育孩子。
-
5 # 千鈞資本
一般情況下:
1.不必太在意。
畢竟是個孩子,還不懂事,即使他出現令人反感和不解的舉動,我們還是要給予理解和包容。“不跟他一般見識”。
2.不要下結論。
一個人是否有教養可能會有很多構成因素,我們最好不要輕易給一個人過早下結論,貼上一個“沒教養”的標籤。
3.不用深追究。
如果他的所謂“沒教養”舉動給你或你的親人造成了一定影響甚至傷害,可以透過雙方家長或者學校來解決,必要時也可透過正規法律途徑尋求幫助。
4.不要在一起。
既然你覺得他沒有教養,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他,想必“孟母三遷”的故事你肯定聽說過吧。“惹不起難道還躲不起”?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實在不必為一個小屁孩煩惱!
回覆列表
首先我會想到我自己的孩子,在別人眼裡,他會不會也是一個沒教養的孩子?
俗話說“養兒莫笑貧,養女莫笑娼”,誰都認為自己的孩子好,但在別人眼裡,他也會認為自己的孩子比你的好。
我的一個客戶帶著孩子來參加的活動,一個女孩,她叫孩子和叔叔阿姨打招呼,孩子拉著臉,扭過頭,根本不理。吃飯的時候,這孩子站在凳子上,看到喜歡吃的菜就直接端到自己跟前,完全不在意別人的眼光。這個客戶的朋友實在看不下去了,就說她“你倒是管管孩子呀!”她看了一眼,毫不在意地說:“她還小著呢。”我真是替她著急,這個女孩,這樣發展下去怎麼得了!將來結婚了,她的孩子又會是什麼樣呢?
前不久我參加了一個形體禮儀課程,那個老師如果用驚豔來形容就太俗了,她端莊大方,儀態萬千。她教了我們各種場合的禮儀。我忽然驚出一身冷汗:在許多場合,我自己在別人眼裡就是那個沒教養的孩子吧?丟人丟大發了。
後來我那個客戶代理了青少年教育的課程,她和我說起了她的孩子,她說孩子當時的表現很讓她丟臉,她怎麼能看不出來呢?但自己真的不知道該怎樣教孩子,好在現在知道了,還不晚。我真的替她慶幸,這孩子總算有救了。
孩子還得從小就立規矩,讓孩子知道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
記得小的時候叔叔來我家,大人還沒動筷子,我沒忍住,吃了一口,讓爸爸訓哭了。同樣的場景發生在我兒子的身上,朋友聚餐時,別人還沒開吃,他先夾了一筷子,我說了他一句,他覺得很沒面子,索性大哭起來。我把他帶到房間外面,告訴他,這件事不會因為你哭就有理,錯了就是錯了。他說了一句話把我逗樂了:“我還沒哭夠。”“好吧”,我說,“哭夠了再回來吃飯”。再大一點上學後,他在作文裡幾次寫到這件事,我反過來求他“認識夠深刻了,咱不要再寫這件事了,行嗎?”
看到沒教養的行為,我會反省自己,同樣的行為,不要出現在我和我孩子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