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下誰人不識君

    魏文候是個有作為的君主,大膽起用吳起變法,成就霸業。至魏惠王,不能守成,四面出擊,三晉本是一家,可魏惠文王,先攻韓後攻趙,親小人遠賢臣,孫臏圍魏救趙,馬陵道龐涓身死,從此霸業休矣!

  • 2 # 秋山三國

    春秋戰國,普遍以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為分水嶺。然而,三家分晉,出力最多獲利最多的是趙國。不過,戰國第一個明君魏文侯率先變法,內用吳起李悝西門豹,外合韓趙之力,遂強。

    到魏文侯孫子輩,魏國國力達到極盛,龐涓為將,征戰四方。

    道家雲,盛極必衰。正因為魏國極盛,老盟友韓趙飽受欺凌,老強國齊楚咬牙切齒,被魏一直踩的秦也一心報仇。最終形成了魏國包圍網。

    魏國為維持霸主地位,窮兵黷武,最後導致國力衰弱。秦國商鞅變法後重奪西河,給魏造成了最後的一擊,從此淪為二流國家。

  • 3 # 帝御劍鋒

    因為,魏國又是一個留不住人才的國家,人才的大量流失使魏國很快走向衰落,最終滅亡。我分析了一下,在整個戰國時期魏國流失的最主要人才有以下六位,而這六位都是戰國時期鼎鼎大名的人物。下面以時間先後順序分別介紹。

    一 吳起

    吳起是戰國時期與孫武齊名的著名軍事家,他所著《吳子兵法》與《孫子兵法》合稱為《孫吳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著作的典範。他在魏國率先變法,使得魏國很快強大起來,威懾四方。但是這些變法觸犯了魏國一些貴族的利益,遭到貴族的排擠。吳起於是逃往了楚國,在楚國又實行了變法,楚國也強大起來,楚國在南面對魏國構成巨大的威脅。可以說吳起變法是魏國崛起的前提條件。

    二 商鞅

    商鞅是戰國時期最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商鞅年經時曾是魏國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曾向魏王推薦商鞅,魏王並不理會,於是他又向魏王建議:“王既不用公孫鞅,必殺之,勿令出境!”魏王對公叔痤的囑託仍不以為然。果然,商鞅後來聽說秦孝公招賢納士,就到了秦國面見秦孝公,提出了帝道、王道、霸道三種策略,孝公選擇了霸道,並任命商鞅為丞相,推行了著名的商鞅變法,秦國由此一躍成為戰國七雄當中的霸主,秦國在西面對魏國構成了致命的威脅。商鞅從魏國流失直接造就了一個強大的秦帝國! 三 孫臏

    孫臏是兵聖孫武的後代,也是戰國時期最著名的軍事家之一。孫臏在魏國時遭到龐涓的殘酷迫害,後來被齊國使臣營救回齊國並拜為軍師。公元前354年,魏軍包圍趙國都城邯鄲,孫臏圍魏救趙,在桂陵一戰中大破魏軍,給龐涓當頭一棒。十餘年後魏國又入侵南韓,齊國出兵相救,在馬陵之戰中孫臏透過逐日減灶的策略,誘使魏軍深入,全殲魏軍主力,俘虜魏國太子,魏軍主帥龐涓自殺,魏國從此一蹶不振。孫臏的流失對魏國影響最大,也最直接,他直接導致了魏國的衰落。

    四 范雎

    范雎是戰國時期最著名的戰略思想家。早年投在中大夫須賈家當門客,在跟隨須賈出使齊國時已嶄露頭角,但也因此而險遭不測。於是他逃往秦國並很快被封為丞相。范雎向秦昭王提出“遠交近攻”的軍事外交策略,秦國後來一直延用這套非常行之用效的策略,成功削弱東方六國的實力,為秦國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遠交近攻”的謀略對後世用兵有著深遠的影響。

    五 張儀

    張儀是戰國時期說客雙雄之一,連橫之父。曾經師從於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學滿後回魏國,因家貧報國無門。後入秦國,因其雄辯之才被秦王封為相國。他以許地為條件,誑騙楚國,成功拆散齊楚聯盟,又故意激怒楚懷王,楚國發兵十萬攻秦,被早有準備的齊、秦聯軍擊敗。楚王不甘心失敗,又調舉國之兵攻秦,再次大敗。由此,秦國成功削弱了當時唯一能與之抗衡齊、楚兩個大國的實力,秦國統一中原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了。

    六 信陵君

    信陵君魏無忌,戰國四公子之首。

    當年秦軍兵圍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平原君向信陵君求救,信陵君不顧個人安危,竊符救趙,捶殺魏軍主帥,親率魏軍主力擊退強大的秦軍。信陵君因懼怕魏王怪罪,留在趙國十年不敢回魏國。秦國恢復元氣後大舉進攻魏國,魏安釐王才想起信陵君在魏國時,秦軍一直不敢犯邊,於是急令信陵君回國。信陵君回國後,聯合其它諸侯國大敗秦軍,隨後又乘勝率領五國聯軍伐秦,秦國緊閉函谷關門不敢應戰。秦昭王對信陵君又恨又怕,派人到魏國行離間計,謊稱信陵君要自立為王,並派出使臣特意向他祝賀。魏王信以為真,派人代替魏無忌任上將軍。信陵君從此閉門不出,不肯再為魏國效力,四年後鬱鬱而終。信陵君死後十八年,秦軍水灌大梁,魏國滅亡! 在任何時期任何國家,人才都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魏華人才眾多,但同時又是一個人才流失大國,這也說明了魏國為何會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而這六大人才當中,商鞅、范雎、張儀三人流入了秦國,在秦國統一天下的程序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從一個側面上也看得出秦國的用人之道!秦朝的統一實至名歸。

    換一個角度去想,當今企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成功的企業總是人才大量流入的企業,失敗的企業總是人才大量流出的企業。與其說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博奕,倒不如說是人才戰略的比拼。管理層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發現並起用具有潛在價值的人。每一個企業當前都有不少人才在默默地奉獻著,只是沒有被及時發現或得到足夠的認可而心生去意。如果這些人站到競爭對手一邊,是否會對原來的公司產生一定的影響呢?當然這裡面說到的人才觀念必然是素質較高的人,而絕非為了個人私慾賣主求榮之輩。他們的離去只會給後面的企業提供一定的價值,而不會直接損害到原來的公司的利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在25歲以前一定要去哪些地方旅遊?有攻略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