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笑談文史

    姜子牙當然算是大器晚成的,而且屬於大器晚成的典型。姜尚早年過得很是貧困,屬於社會的底層人物,他當過屠夫,買過酒,雖然胸有良謀,但一直被埋沒在了民間,一直到了70歲都沒有什麼正經的工作,他的妻子馬氏甚至因此跟他離婚了,可以說,姜子牙嚐盡了人間冷暖。

    在姜子牙72歲這年,他的人生總算贏來了轉機,他聽說西伯姬昌很是賢明,於是就千里迢迢來到了西歧,垂釣於渭水,表面上是釣魚,實際上是等待賢君“上鉤”,而姬昌果然被他給釣到了,姬昌在出獵時遇上了姜尚,交談之後,很是欣賞其才能。姜尚尋尋覓覓七十多年,也終於找到了施展抱負的地方。

    之後,姜尚一張所長,輔佐文王、武王成功地興周滅商,並受封於齊地。不過姜尚能有這麼大成就也是因為人家壽命長,姜尚活了139歲,這個壽命放到現在也是極其少見的,更別說普遍短命的商周時代了。

  • 2 # 對答如魚得水

    是真的,而且何止是晚成,姜子牙出山輔佐周文王時已經72歲了,這個歲數擱一般人身上,黃土都已經埋到脖子了,頂多就是坐在牆根下曬曬太陽,下下棋,看老太太跳舞,哪還有精力出來帶兵打仗,治國安邦啊!

    姜子牙的祖上也曾是貴族,但到了他這代家境就敗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輕的時候,也曾賣過肉,賣過酒,做點小生意餬口,但姜子牙畢竟不是一般人,他深深懂得,人如果不學習,和鹹魚有什麼區別,所以平時雖然生活貧寒,但姜子牙堅持讀書學習,希望有一天,習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但姜子牙的運氣不太好,他等啊等啊,一等就是70年,所以直到72歲遇到周文王,姜子牙一直都在過苦日子。

    而關於如何與周文王相遇,有好幾種說法。最主流的說法就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就是姜子牙知道姬昌外出狩獵,就坐在河邊等他,手中還拿著一個直鉤釣魚,故意作秀吸引人眼球,結果果然周文王過來問他,交談之後,周文王發現這老頭太有才了,雖然有點做作,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呀,於是周文王把姜太公請回了家裡。當然還有其他說法,比如周文王的手下找到了姜太公,請求他去人就周文王等等。不管過程如何,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姜太公出山的時候確實已經是70歲高齡了。

    後來,姜太公輔佐周武王滅掉了商紂,建立了周朝,姜太公也因為功勳卓著被封在齊地,也就是現在的山東境內。姜太公精通儒家,法家,兵家,縱橫等等,被稱為百家宗師,他所著的《六韜》對後世的兵家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古代的一些軍事大佬,像什麼孫武,鬼谷子,諸葛亮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是受了《六韜》的影響。

    姜太公歷史上確有其人,而且也確實很厲害,但《封神演義》等文學作品卻把他神化了,大家要客觀看待!

  • 3 # 錢多多讀文史

    不好意思,太公八十遇文王,大機率是失意文人的自慰。

    姜子牙,出身貴族,很早就認識西伯昌。人們經常唸叨的“太公八十遇文王”,從“太公”這個稱呼上看,似乎姜子牙遇文王的時候確實是個年紀大。

    但太公這個稱呼,應該是姜子牙受封齊地後的稱呼,(見《齊太公呂望表》),後世人稱呼先人時,往往以其身後名呼之,如“漢武帝”之類。因此,呼姜子牙為“姜太公”,並不代表他遇文王之時就已經是個“太公”了。

    在《詩經.大雅.大明》中雲:

    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車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

    描述牧野之戰時,姜子牙在戰場讓像雄鷹一樣勇猛。 牧野之戰離傳說中的文王得姜子牙有十餘年,那麼,此時的姜子牙年已九十,像雄鷹一樣戰鬥似乎不太可能呀。有人提出異議,說這是文學誇張,說不定當時姜子牙只是坐在戰車裡羽扇綸巾而已。

    但唐封葉在其著作《簡說西周史》中提出,除了詩歌文學,先秦的《逸周書.克殷解》也記載了姜子牙在牧野之戰中衝鋒陷陣:

    周車三百五十乘,陣於牧野,帝辛從。

    武王以尚父與伯夫致師。 致師,就是兩軍對壘,各派猛將出陣。周武王派一個八九十歲的老人“致師”,這應該是不現實的。

    唐封葉提出這些疑問後,從《史記》的“蓋太公之卒百有餘歲”假定姜子牙死時有一百一十歲,此時正是周康王六年,牧野之戰距此四十七年,那麼姜子牙上戰場時就是五六十歲,算他老當益壯,能上陣殺敵。

    那麼,再往前推,他在距牧野之戰的十幾年前遇見文王,應該在四十歲左右。並不是傳說中的“八十遇文王”,白鬚白髮。

    而且,更令人沮喪的是,姜子牙並非平民逆襲。

    大眾熟知的姜子牙,在遇到文王之前,窮困潦倒,幹啥啥不成,賣麵粉被風吹走,賣肉遇上禁屠,好不容易娶個老婆還被出夫。真可謂是“背時倒運“的典範。

    世傳姜子牙寫過《太公兵法》,這說明,他是一個受過教育的人,上古時期,”學在官府”。平民沒有機會學知識文化。如果姜子牙身份低下,吃了上頓沒下頓,是絕沒有閒錢去學習的,況且當時並不是孔夫子提倡的“有教無類“的時代,他即便有錢,沒有身份,去哪裡學?

    唐封葉還提出一個有力的佐證,證明姜子牙身份其實高貴。

    唐封葉指出,《左傳.昭公元年》中有一句:

    武王、邑姜方震(娠)大叔

    在這一句之下,有晉杜預的一個註腳:邑姜,武王后,齊太公之女。 姜子牙後來被封於齊,人稱“齊太公“,這麼說,姜子牙其實是周武王的老丈人。這個資訊不僅說明了姜子牙並非八十遇文王(那麼老,還有年輕女兒嗎?),而且說明,姜子牙的出身高貴!

    由此看來,姜子牙並非屌絲逆襲,大器晚成,而是出身高貴,早在圈內!

    什麼八十遇文王,願者上鉤,不過是知識分子的自我安慰和矜持自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荒蕪的地種優質牧草養點牛羊或魚,同時肥下地力行得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