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學歸元

    這個問題很切合時弊。要全面解決浮燥這種不好的時代習氣,我們需要從兩方面入手:

    第一,分析現代人浮燥的根源,並盡力斷決這種根源;

    第二,透過學習和踐行國學中相關理念,來消除浮燥的狀態;

    下面從這兩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分析現代人浮燥的根源,並盡力斷決這種根源;

    1.現代人浮躁的主要根源就在於對財富無盡的追求和感觀刺激類娛樂活動的廣泛傳播。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對物質生活的需求不斷的提高,從而導致人們在享受這種物質生活提升的同時,也強化了人們對支援這種物質生活的金錢的崇拜,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拜金主義。在拜金主義的潛移默化下,人們紛紛投降,從而導致絕大部分人的生活終極目標就是積累財富,而不幸的是,在現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又為人們帶來了各種可以提供感官刺激快樂的娛樂活動,這類感官刺激型的娛樂活動,從中醫的角度看,這屬於“逆於生樂”,是傷害身體健康的(關於【逆於生樂】的詳細分析可參見本人主頁上6月1日回答的問題:《為什麼很多人要做獲得短暫快感的事吶?》),這類娛樂活勁也會讓人染上浮燥的習氣。所以要克服自身的浮躁情緒,首先要盡力斷絕這類娛樂活動。

    2.現代人浮躁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中國教育體系中人文教育的弱化,從而導致了人們很少探求生命意義,不重視提升個人修養。

    我們知道人文教育是提升個人修養,擴大個人格局,提升生命狀態的重要途徑,是賦予並強化人的美好品質的一種教育方法。而人的修養提高之後,格局就會放大,生命的會處於更加灑脫的狀態,這些都可以有效地防範和抵禦浮躁的情緒。所以要克服自己的浮躁情緒,就需要在人文教育方面多下功夫。

    第二,透過學習和踐行國學中相關理念,來消除浮燥的狀態;

    正如我們前面所分析的,增強人文教育是防範和抵禦浮躁情緒的重要方法。而國學是人文教育的典範。廣義的國學主要包括儒家,道教和佛教。

    儒家在四書之一的《大學》明確提出了提升個人修養的途徑: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一套淨化身心,擴大格局的人文教育體系,對消除個人的浮躁情緒有非常好的效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讀相關原文,並實踐之。

    道教就更明顯,我們知道道教中有一部非常有名的經典《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部分原文如下: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由這段經文中,我們就可以體會到道家清淨無為的這種核心思想,是信仰道教的人消除浮躁情緒非常有效的方法。

    佛教也是一樣,在大家廣為熟知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有言: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段經文,透過萬事皆空的思想來達到清淨人心的目的,也是信仰佛教的人消除浮躁情緒的有效方法。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透過清處拜金主義理念和斷絕感官刺激性娛樂活動來削弱浮躁的情緒,並透過增強國學方面的人文教育學習,來最終消除這種浮躁的習氣。

  • 2 # 風花雪月666

    現代社會巨大的生存壓力,使許多人變得浮躁不安,想做的事太多,能做的事又太少,於是,便有了浮躁之心。對於這種社會通病,最好辦法就是好好學一學國學,具體一點說,就是好好研究一下老子寫的《道德經》。

    《道德經》通俗易懂,文字不多,只有五千餘字,內容卻很廣泛。其中,有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和經驗,文字中充滿了人生的智慧,都是很寶貴又很實用的,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透過研讀《道德經》,可以使人的心胸更開闊,處事更淡定,慢慢戒掉浮躁之心,漸漸走向人生的圓滿。

  • 3 # 戴眼鏡的麻花辮

    我認為是肯定的!

    現代人很多追求的是成功,而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呢?是地位、金錢、還是學問還是內心的修為呢?沒有資料的統計。從前的長大要當科學家、當醫生、當作家已經慢慢演變成了明星、老闆,有錢有名似乎成了成功的近義詞。為了追求這樣的成功,多少普通的人在苦苦的掙扎,可是離自己心中的目標還有多長的距離呢?求而不得,會讓多少人在燈火闌珊的地方默默的體會著無助和痛苦呢?可是這樣的追求會讓多少人錯過了身邊的美好;又會有多少人來不及欣賞身邊的美景而腳步匆匆?人生不長,當我們終於想起找尋這些美好的時候,還能找回來嗎?

    德不孤,必有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裡太多值得現代人學習的地方。現在的國學熱不正是很多人在物質富足的時候開始追求精神的富足嗎?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我現在在聽樊登讀書會的國學經典12講,受益匪淺(不是廣告)

  • 4 # 陝西西安邢文宇

    習主席提出的 文化自信不是建立在理論上,而是必須付出在行動上,我們要的不是口頭上的文化自信,而是要的學習後的實證!才能激發出與生俱來的這些高尚精神,具備一定的愛心和一定的正能量,

    中國文化直指人類真相和真理,才有利於我們找到正確的方法,也透過學習中找到更多真理後才能體現出自身更大的價值,學習到真正的中國文化,我們每個人不由自主的尊重自己的文化,珍愛自己的文化,才會愛自己的民族,愛自己的國家。才能建立文化自信。有了文化自信人人自覺會拒絕文化洋垃圾,自覺建立起文化自尊,文化自愛,文化自信,文化自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向孩子解釋真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