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法緣韜光養晦

    吳昌碩是一位現代金石書畫大家,被稱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是實至名歸的。我認為在吳先生之後,沒有什麼人把石鼓篆書寫得比老生生好的。吳昌碩先生很好地繼承了商周及先秦時代的篆書風格。

    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石尊者等。不要問我他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別號,藝術家的世界我也不懂。他是中國近代金石、書畫大師,浙江安吉人,曾是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吳昌碩的楷書,開始學習唐代顏魯公,隸書學習漢代石刻,篆書學習石鼓文,行書學習黃庭堅、王鐸的風格。吳昌碩書法作品,以篆書、行草為主,晚年晚年以篆隸筆法作草書,筆勢奔騰,蒼勁雄渾,不拘成法,具有篆書痕跡,將篆、隸溶為一體,形成獨特面貌。

    吳昌碩的篆刻,今天學習的人很多。日本篆刻家河井荃廬從1898年開始就向吳昌碩請教,並向日本篆刻界介紹,產生極大的影響。他在日本稱之為印聖,與書聖王羲之、畫聖吳道子、草聖張芝齊名。

    所以吳昌碩先生被稱為石鼓篆書第一人。

  • 2 # 藝修堂書法美術

    石鼓篆書為中華文明較早時期文字書寫當中的其中一種字型,她的優美讓人執著於痴迷,使之不斷的潛心研究和練習,終究在此領域達到一種不可逾越的見地和造就。

  • 3 # 雅趣輯

    有幸受邀回答關於“石鼓篆書第一人”吳昌碩的問題:

    1、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俊卿,字昌碩,號苦鐵,籍貫浙江安吉,其書法初學楊沂孫,後學散氏盤、石鼓文,漸成一家。在此過程中,吳昌碩對石鼓文的研習,是其書法藝術的核心。

    2、吳昌碩根據《石鼓文》上通於金文,下承接於小篆的特點,汲取了小篆間架結構縱向加長的特點,在臨摹中石鼓文單字形態加長。最終石鼓文由吳昌碩發揚光大,煥發出奪目的光輝。

    (下圖吳昌碩石鼓文臨本)

    3、吳昌碩在筆法上,貌拙氣酣,遒勁潑辣,沉著蒼樸,妖媚於奇倔之內,精悍寓圓暢之中,剛柔相濟,婉轉活通,極具陽剛之美。

    (下圖為石鼓文原石)

    4、吳昌碩在章法上,錯落趨勢,左低右高,中宮收緊,吸收了鄧石如的筆法,精神顯露,氣息深厚,極具古拙蒼勁的體勢。

    (下圖為安國藏石鼓文)

    總而言之,作為“石鼓篆書第一人”吳昌碩石鼓文書法神態多姿,筆力蒼俊,力透紙背,在以鄧石如為代表的清代篆書蓬勃發展的基礎上,銳意創新,開創了獨特的風格。為中國書法藝術史譜寫了新的篇章。

  • 4 # 北京藝術品

    晚清四大家之一吳昌碩-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時代人物,中國畫講究詩書畫印一體,這是中國書畫的本質,印章是最能體現書法的載體之一,吳昌碩先生是大家,全才,書法繪畫詩詞制印都是一絕。

  • 5 # 子衿書法

    石鼓篆書,無論哪一種,都輪不到吳昌碩。

    篆書有大篆和小篆。石鼓文屬大篆。若論篆書寫的最好的人,秦代的李斯和唐代的李陽冰,是世所公認的篆書寫的最好的人。吳昌碩應該是學習者中有成就的第一人。

    現在動不動就以“第一”的名號來對在某個領域取得一定成就的人進行宣染。“歐體第一人”,”百體第一人”,“草書第一人”、“隸書第一人”,“篆書第一人”………看到這些“第一”,原本還有對他們的好感,立馬產生了牴觸。

    以前寫文章的人,從不在名字前加一個響亮的字首。把他的學術成就如實的寫出來,大家都能對他們所取得的成就產生由衷的敬佩。現在是一定要把事主樹立為鶴立雞群的第一高人。其它人在他的面前都不值一提,只有第一才能彰顯他們的成就。第二,第三都不足道。這讓人十分反感。

  • 6 # 十力堂書法

    其實書法史上有成就的書法大家都是經過不懈的刻苦學習,不斷的臨摹古代知名法帖而自成一家的。

    吳昌碩也不例外,他石鼓文篆書成就的取得也跟他辛苦的揣摩練習分不開的。別無他法。

  • 7 # 雪嘟嘟兒簡筆畫

    吳昌碩(1844.8.1 —1927.11.29),原名俊,字昌碩,別號缶廬、苦鐵、老缶、缶道人等等,浙江湖州安吉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

    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 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

    吳昌碩在很小的時候,便受到家庭的影響喜歡上了書法和刻印。其在書法上擅長篆書、楷書、隸書、行書、草書,都有著很高的造詣。並且不同的書法均是以古代名家為師,如其篆書是學習石鼓文,其楷書學習顏真卿,其隸書學習中國漢朝的石刻,其行書學習黃庭堅。書法博採眾長。且又不泥於古,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

    吳昌碩少時飽受戰亂之苦,過了五年流浪生活,備受人世之艱辛,鍛鍊了他堅強的意志、奔放不羈的性格,同時也養成了他憂國憂民的思想。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吳昌碩已五十一歲,卻不顧親友的阻攔,毅然投筆從戎,攜劍出山海關,準備殺敵報國,和日本侵略者決一死戰。

    直到晚年,他還寫詩記述當年臨陣殺敵前的激動心情。這一股氣不得了,所以,他說自己作畫是“苦鐵畫氣不畫形”。

    清代的花鳥畫正宗和主流由柔弱秀麗一變而為委靡軟弱。

    吳昌碩的意義不僅在於他的重大影響(當時是居畫壇首位的)更在於他徹底地衝擊了正統的委靡畫風,改變了一代畫史,他是里程碑式的畫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榮耀V10和小米7哪個更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