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朱元璋即位稱帝后大肆屠戮功臣,後世人說他是一代暴君,可是,為什麼我覺得他是對的呢,明朝建立根基未穩,多少人蠢蠢欲動,難道還要等那些勳貴再造反一次,天下再次大亂,民不聊生,那死得會是更多的人啊,再說,那些開國功臣真的就不該殺嗎?為了明朝後世子孫安穩,他寧願被萬人唾棄。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6
回覆列表
  • 1 # 偽裝的觀點

    看你從哪個角度看。

    站在朱元璋的角度,他恨不得再多殺點,哪裡還有什麼正確不正確?殺的都是該死的,需要考慮正確性的不都沒殺嗎?嗯,總不能把人都殺光了吧,雖然這些刁民都想害朕。。。

    站在那些被殺的人的角度,朱元璋可不就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這種老闆簡直就是一等一的差勁老闆!換誰要求是早知道都絕對不會跟著這樣的人打天下。

    站在普通人的角度,老朱真是心黑手狠!

    站在歷史學家的角度,朱老闆這一生可圈可點,早年群雄逐鹿,登基後勤政愛民,對待有功之臣略顯苛刻(弄死了不少),為了權力廢相株連萬人,堪稱暴君,晚年太子早去,執意捧孫子上位,導致四子朱棣起兵造反。。。

    站在一個學習者的角度上,朱元璋從一個乞丐到帝王,是一個毅力極強的終身學習者,值得每一個人好好學習。

  • 2 # 尊道重德

    如果認為皇權專制制度是人類最理想的制度,老朱大殺功臣的作法完全可以解釋成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犧牲一少部分人的利益。

  • 3 # 木子夏錦論史

    朱元璋的做法是在歷史條件下所產生的結果,具有時代正確性!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放在今天的角度看,帶走一定的貶義,在對這段歷史的描繪中,通常讓我們更多的看到的是封建社會的殘酷,帝王的冷血無情,對自己曾經的戰友,身邊的兄弟痛下殺手!

    但每個時代都有自身與身俱來的特點,封建社會最大的特點就是家天下,一人至上,而這個特點從封建社會的本質上就決定了兔死狗烹這類事情的發生,沒有發生的要麼皇權旁落要麼皇帝仁厚!

    而朱元璋這樣做我認為原因如下:

    一是朱元璋個人的性格所促成的。猜疑是很多帝王的共有特性,尤其是開國皇帝,朱元璋從一名封建社會底層人士,甚至為謀生去當和尚,透過一步步努力,奪得了皇位,他在盡享九五至尊的人生巔峰時,也時刻鞏固自己的地位,猜疑對自己造成威脅的所有可能,而消除猜疑最好的做法就是把一切威脅消除在萌芽中,確保理想中的絕對穩定!

    他不必像他的孫子朱允文一樣,為消除叔叔們威脅而費盡心思,還冒著巨大風險。他擁有絕對的權利,而對他可能構成威脅的人無非也就是同樣具有較大權利的人,尤其是以擁有軍權的人為甚。而朱元璋猜疑的性格從他設立錦衣衛表現的更加明顯,他需要對自己手下的大臣擁有絕對的掌握,所以,他猜疑的性格決定了他必須要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二是家天下的鞏固需求。朱元璋死之前,為他的子孫後代設計了一套他所認為完美的國家執行機制,他的子孫不需要費多大力也能保持帝國的正常運轉。而這首先就需要剔除那些手握重兵的開國大臣,才能確保在他之後,他的子孫對帝國同樣擁有絕對的控制,避免大臣擁兵自重的情況發生。在帝王的心中,擁有血緣關係的家族其地位是大大高於大臣的,二者選其一,只能大臣退出!

    三是國家發展時期的正常選擇。戰爭時期和和平時期是不同的,戰爭時期以作戰為主,猛將能發揮巨大的作用,但在和平時期,則是以國家建設為主,如果富國強民是國家的發展主線。這時候曾經手握重兵的大臣就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甚至有可能會成為帝國中隱藏的地雷,在這種一無法發揮較大作用,二可能成為潛在威脅的情況下,拔出他們也是不同時期的選擇,他們完成了自己的任務,應該退出讓其他人上了!

    從實際效果來看,朱元璋的做法也是可以看出是有效正確的,在明朝,基本沒有發生大臣擁兵自重的情況發生(朱棣除外,自家內訌),所以說效果還是不錯的!

    因此,朱元璋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做法,具有時代的正確性!

  • 4 # 武夷山獨行俠

    我也認同你的觀點。

    朱元璋皇帝殺功臣的"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是帝王之術,並非是民間的小人作為。

    皇帝殺功臣舊部、除了傳承家族的皇權之外,更多的是考慮天下太平、天下蒼生的穩定生活。

    朱元璋手下的那些驕兵悍將、如不能被皇帝有效管束而發生一場叛亂戰爭的話、動則是幾萬、幾十萬、上百萬人口牽動於其中、將是死傷無數、民不聊生。讓剛剛太平的國家,又變成了動亂時代。所以朱元璋只能選擇殺功臣。

    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是要有人犧牲、有人貢獻自己的生命的。

    只能這麼認為、在朱元璋的那批"驕兵悍將"帶著上天的使命、來到人間協助朱元璋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又被老天收回去了吧。

    人活在世、除了皇帝外、其他人並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力"來掌控自己,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 5 # 小蓄志

    按照當時的政治背景以及朱元璋的政治目的,他必須這麼做。

    第一,他要加強皇權。宰相的權力過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有時候,甚至獨斷專行,不把皇帝放在眼裡。況且,當時的宰相胡惟庸還到處樹立黨羽,排除異己。作為當時的皇帝,自己不怕。所以,先下手為強。與其到別人叛變再誅,不如將其扼殺在搖籃裡,這樣做成本是最低的。

    第二,為太子朱標接班掃除障礙。明朝的開國功臣,大部分是朱元璋的同鄉或者同村發小,從小一起長大。待有君臣之別時,功臣們多有不適,或有逾越制度者,或有驕傲放縱者,對朱元璋尚且,那麼對晚輩朱標,更加目中無人。所以,這個惡人,必須由朱元璋來做。至於朱標英年早逝,皇孫朱允炆被立為皇儲,同樣,也是為了掃除繼任者的障礙,朱元璋再一次殺功臣。

  • 6 # 大河之北我的家

    作為一個現在普通人來看朱元璋做的有點過,完全效仿趙匡胤的做法。但是放在帝王角度去想這問題那些開國功臣,在和平時期都是眼中釘肉中刺,都能對皇位構成威脅,那些居功自傲不懂得功成身退的功臣們不免有人想,都是一塊打江山你朱元璋能做皇帝我為何不可。還有因為皇太子英年早逝,作為未來的接班人朱允炆還年幼,老朱不得不為後邊的接班人掃平道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聖鬥士星矢》海皇波塞冬的海底神殿已經崩塌,下次聖戰中海底神殿是又是如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