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Edisi0n
-
2 # 運動營養師月半小Ks
大力量訓練時候,有沒有找到你的薄弱點,比較臥推推不動的時候,你可以看看是不是你的肩膀或者手臂力量不夠導致。所以要經常改變訓練型別,啞鈴結合槓鈴,在輔助其他動作。這就要看你自己感受了。
還有就是訓練模式,我推薦力量練習,就用大重量衝刺訓練。然後遞減,當然這隻適用於你知道自己最大重量。如果不知道那可以用試探性練習法從5kg開始 每組做5個 每次+5kg減少一個。看你可以做到多少重量。這個就是你的最大重量,但是注意要有人保護。
一般力量訓都是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應最大力度80%開始,做到力竭,然後休息1分半100%力竭,然後再去看狀態80%和50%
還有就是注意營養恢復,力量訓練的目的是增肌還減脂。營養都要對應上去。幫助恢復才能練的多。
-
3 # MuscleYellow
首先這個瓶頸有很多人遇到過,你是說1RM的話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會有一定的長進的,既然訓練都要有時間段衝擊期,比如說臥推現在是100公斤,在五個週期訓練以後你的衝擊重量就要增加十公斤或者更多。如果還是沒有辦法,我建議你可以喝點氮泵來提升一下精神狀態,讓自己更興奮一些。還有就是深蹲,臥推,硬拉,這三個最好,他們三個的衝擊期相互隔開,不要一起,身體吃不消,希望可以幫到你
-
4 # 大海1294139
首先你得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結果。是力量呢,還是形體。這兩個專案是有衝突的。訓練的方式方法不同,趨向的結果也就不同。
-
5 # 虎山行不行
健身久了,總有你推不動的那個大重量。
這話一點不假
因為健身的本質,就是一個挑戰人體力量極限的過程。
哪怕你說你只是為了塑塑形什麼的
日子長了你會發現不自覺的總會想挑戰更大重量和更高難度的動作。
而力量上不去的原因是有多種的
簡單列出幾個常見的給大家參考:
1.平臺期
健身越久的人,遇到平臺期的可能性越大,而且平臺期持續的時間越久
這是你的肌肉力量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表現
按部就班的訓練,適時的使用大重量刺激肌群
都有助於度過平臺期
在平臺期你的肌肉圍度和力量都不會有絲毫增長,甚至有些許衰退,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
2.力量發展不均衡
身體的肌肉發展不均衡造成的力量停滯現象也是非常常見的
最典型的情況就是重視上肢訓練,而不重視下肢以及核心訓練
這會導致全身的力量永遠增加不了
人體的肌肉是趨向於全面發展的傾向的
一旦木桶出現了嚴重的短板
那麼其它肌群哪怕刻苦訓練,也未必有成效
3.飲食與睡眠的不足
飲食決定了力量增長的肌纖維合成材料
睡眠則給予肌肉重構增強的時間
這兩項中有任意一項做的不夠好,則健身的效果會大打折扣
4.太過勤奮
健身者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的問題,不在於懶惰,而在於過分勤勞
比方說每週的計劃中
你的胸,背,腿部肌群假如分別都刺激一次以上
同時還需要兼顧工作和學習等等
那麼你的肌肉水平很難得到增強,這是過度訓練的表現
-----------------
希望有幫到你。
-
6 # 滄海人間健身的力量增不上去怎麼辦?健身力量長時間增不上去,要反思自己的訓練方式、方法是否正確,並及時調整。增肌訓練到一定階段,會進入到平臺期,這是因為身體適應了現有的訓練方式,方法,以及訓練量。要做的是及時調整訓練方式、方法,並注意多做大重量,少次數的器械訓練。增肌訓練,應多做大重量、少次數的訓練。1-4RM是訓練絕對肌力和體積,6-12RM是訓練肌肉體積,多做大重量、少次數訓練,並不是一味地大重量、少次數訓練,應根據健身計劃和身體狀態,適時小重量、多次數訓練。改變訓練方式、方法,是突破平臺期的重要途徑。比如胸肌訓練,平時槓鈴臥推的,可以啞鈴臥推,以及其他方式訓練,或者增加訓練次數、頻率;在保證訓練方式、方法正確情況下,注意意念、呼吸、長位移等。另外,還可以考慮做一些有氧訓練。
回覆列表
一、RM
我相信很多健身的人都知道這個詞吧,最大重量重複次數。怎麼理解呢?比如說我臥推80kg做了12次,到第13次無論如何也推不起來了,那麼80kg推12次就是我的12RM。我用100kg推3次,到第四次的時候推不起來了,那100kg推3次就是我的3RM。
RM的大小對於我們健身有重大的意義:
1-6RM適合增長力量
8-12RM適合增長維度
15RM或以上適合增長耐力,刻畫線條。
所以,想要增長力量,你的選擇應該是什麼不用我多說了吧。
二、隊友
你需要找一個和你一起健身的小夥伴,和小夥伴一起訓練你會更有安全感,感於嘗試以前不敢嘗試的重量,你不再是一個人戰鬥。我在網上看到一位健友這樣說:如果有幸能找到一個和自己水平類似、目標類似的小夥伴,互相辱罵互相打耳光,你會覺得以前的訓練都是嬰兒強度。
快找個小夥伴一健身吧,你會看到效果!
三、動作標準
標準的動作能更好的刺激你的目標肌肉,藉助慣性去完成的10次欺騙動作遠沒有完成一次標準的動作有用,連肌肉充分的刺激都做不到何談增長力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