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猿談教育
-
2 # 活在 江湖
是不該批改,不過有時候可能身不由己,老師潛規則讓家長改,不改也不行,其實我覺得培養孩子獨立自主找錯能力是關鍵,說出作業中有錯誤以後,讓孩子自己找出來最好,實在不行再直接指出,讓孩子自己來修改,修改不了再講解,個人覺得這樣比較合適。
-
3 # 陳老師中小學數學
這其實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對於不同的情況真的是不同對待。對大部分學生而言,不論成績好壞,是有學習能力的,主要以培養學習習慣、方法以及自己做計劃安排。最好是不要事事家長都幫忙,這樣反而阻礙孩子能力的鍛鍊。
家長檢查作業分階段來說:
第一類,小學低年級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任務不重,每天花少許時間即可以完成。為了孩子形成好的習慣,家長最好還是稍微跟緊一點,檢查作業完成與否,而且要督促在有限時間內完成,而不是無限時間,形成拖拉習慣。有不懂的地方當時解決,家長適當給予講解分析,鼓勵孩子回答問題,培養孩子自信。
第二類,小學高年級階段,漸漸的孩子習慣形成,家長不必幫孩子檢查對錯,一般的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多思考完成,以免孩子任何問題不加思索就提問。但一定要跟進孩子的學習程序,瞭解孩子的掌握情況,是否完成任務。避免孩子在老師和家長間的資訊差,找漏洞,打亂計劃。
第三類,更高年級或中學階段。習慣已形成,家長應該少插手具體的學習內容,而是和孩子一起探索生活或興趣方面問題,形成好的家庭環境,掌握在大方向即可。當然,對課本內容熟悉的家長,可以與孩子探討一些具體內容,增加興趣是可以的。
另外,確實是比較特殊的孩子,或是學習很費力,家長還是要多給予幫助,建立起自信心,方可按正常步驟培養。
其實就是一個逐漸放開的過程,讓孩子逐漸自己掌握自己的學習,自己計劃和安排,人生亦是如此。
-
4 # 李葉子ljh
其實這個問題到現在也在困擾著我。可能是在輔導班工作的原因,檢查孩子作業成了職業病。現在孩子上初一了,作業量一下子大了很多。我也習慣了逐科檢查孩子的作業。這半學期下來,憂喜參半吧,借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先說說檢查作業的益處。現在學校班額大,每個班平均有五十多學生,學生在校時間長,早上六點半到校,晚上六點半放學,無疑給老師帶來更多的工作量。尤其是班主任,恨不得 把所有的時候都放在學生身上,奈何分身術乏,總會有照顧不到的地方。對於孩子作業方面,我們家長真得花些精力去關注一下。試想一下,每天都有作業,老師會有時間檢查每個學生的作業嗎,會有時間檢查學生做的每一道題嗎?就算老師有三頭六臂,也做不到。這不是苛責老師,實在是時間有限,精力有限。在此,先心疼一下初中老師,他們真的是太辛苦了。為了班級成績,也為了掌握全班作業情況,很多聰明的老師選拔了小組長,科代表,分包責任制,把檢查作業的任務分配給這些學習能力強的孩子,讓他們協助老師。老師再根據檢查的反饋情況瞭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面對這些情況,我覺得家長應該出手 我們一對一地檢查孩子的作業,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又能及時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一旦發現問題,能很快幫助解決,對孩子查缺補漏起到了很好的監管作用。尤其對自制能力稍差點的孩子,他知道父母會檢查作業就不敢偷懶怠工,也不敢投機取巧,客觀上督促他們作業高質量地完成,對學習是有益處的。
當然,我們檢查作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對於一些孩子而言,他會產生依賴性。他會想,如果做錯了我媽媽會告訴我,給我糾正,所以為了節約時間,我也不用自己檢查算得對不對。時間久了,養成了不自己檢查的習慣,尤其數學題,需要驗算的,當我們過度檢查時,孩子喪失了這種能力,這也是我們得不償失的。
所以,現在究竟檢查孩子作業是對是錯,眾說紛紜。但我想,凡事不能一概而論,我們也要權衡孩子的個人情況。不同的家庭造就不同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個性。對於學習上的輔助,我們要酌情考慮,首先要尊重孩子,瞭解孩子的需求,和孩子常談心,掌握孩子心理活動,全面關心孩子,更要多和老師溝通,配合學校的教學計劃。教育之路我們做家長的任重道遠,希望大家互勉。
-
5 # 王子書童
可以改,也可以不改。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家長給一個班的同學一樣,有文化素質高的,也有文化素質低的。他自己都不會,你叫他怎麼改?有些家長有錢有時間,別說改作業,孩子做的筆記他們都可以幫著抄寫;有些家長每天都忙碌著工作或生意,心有餘而力不足!
我個人覺得,家長可以輔導孩子學習,但是作業還是應該由老師來改。這樣的作用是可以減少孩子的依賴性,增加他學習的緊迫感。也為家長減輕負擔,因為現在的知識有很多家長都搞不定,他們給孩子改不了作業,更無法給孩子解釋清楚為什麼對或錯。如果由老師來改作業,他才會清楚孩子們對知識點掌握的情況,知道那些知識點還需要加強和給孩子們複習或鞏固。
孩子的任務是學習;老師的職責是講課、考試、改作業;家長的職責是在撫養孩子的基礎上配合老師教育好孩子。各司其職,請勿本末倒置!
-
6 # 晨25688
其實我們不能完全否定或者肯定這個問題帶給孩子正面或者是反面的影響。處在現在這個社會,生活壓力大,家長因為工作而忽略孩子學習、生活的情況普遍存在。
幫孩子批改作業,能增加孩子和家長之間的互動和感情交流,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把孩子帶到一個更好的學習軌道上,這才是批改作業的根本。
-
7 # 於小樣88
我長話短說
1.不改作業,對與錯是老師的事情
2.家長做到知曉當天作業是什麼,檢查是否完成
3.孩子必須自行檢查一次當天作業,注意是檢查的動作,而不是要求檢查的結果
4.孩子做作業時,家長不可玩手機等,和孩子保持同步在看書等學習
5.家長堅持簽字,簽字同時快速瀏覽一次作業,做到心中有數,
6.週末給孩子報補習班,根據經濟條件和孩子興趣,注意是文化課補習班
7.觀察孩子平時興趣愛好
8.適當給予鼓勵
-
8 # 使用者草原雄鷹
這個問題在我看來,可改,可不改,改了者話,知道了孩子學習的近況,不會者指導一下,和孩子長交流也不錯,有些家長要說這是老師的工作,沒錯,確實是老師的工作,可是,孩子和家長一起待的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現在者初中,高中,多半住校,我說者農村情況是這樣,小學也就幾年光景,為何不珍惜孩子的相伴成長哪,再說城市的孩子幸運多了,每天可以回家,父母倍同時間也長一點,有可能大學才能離家,和父母多交流,家長更放心,改個作業有啥大不了的,如果家庭不同,文化展次不同,就另當別論。
-
9 # 冬日暖陽談教育
這個問題的本質在於什麼呢?在於我們家長在孩子成長當中的作用是什麼?是操辦者?還是啟發者?改與不改都取決於這個作用定位,如果你是一個操辦者,那你每時每刻都改吧,但卻害了孩子,讓他失去了學習主體地位。如果你是一個啟發者,那麼你的改作業目的是啟發孩子的思考。所以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和核心還在與我們用什麼樣的理念來指導我們的行為。簡單的說,就是我們要注重孩子的習慣培養,讓孩子自己去改正自己的錯誤,如果家長透過改作業來培養孩子的習慣,那可以,如果僅僅是為了改孩子的學習錯誤,那就失敗了。家庭教育的核心在於喚醒孩子的學習主體作用。
-
10 # 孤雲1174289636
做為一名老師,我覺得家長可以檢查孩子的作業,沒必要讓家長去批改作業。批改作業是需要專業的知識和文化背景的,有的家長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儲備,時間長了,反而成為一種負擔,也沒有達到提高孩子學習興趣的目的,
家長應該檢查孩子是否按時,足額完成了家庭作業,剩下的事情就有老師來做,需要家長做的最多的還是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如何做人做事,學校是學習知識的地方,家裡是學習做人做事的地方。混淆了,只能導致家長的負擔,孩子的反感。
-
11 # 適時事適事
作為家長,有高學歷,有低學歷之分!也有家庭環境寬裕有足夠時間陪伴孩子的,有為了緩解家庭各樣開銷感覺壓力山大而不得已去日夜工作的!所以由家長來給孩子做或者輔導,批改作業這種習慣並不是每個家長都有時間,有能力去完成,就不應該支援,鼓勵!
作為家長,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啟蒙者,有責任對自己孩子給予最全面的家庭教育,包括平常好的生活習慣,做人的道理,處事的方法!知法守法!
而老師的責任是傳授知識,在傳授知識過程就是給學生授課,對學生評測,再來檢閱到撿錯然後再度的查漏補缺,從而做到真正的知識傳播!要知道!家長需要工作為了生計去拼搏!而老師的本職工作就是教育,那麼連本職工作都做不好的話怎麼能算是,為人師表?怎樣來培養出國家的有用之人才?
個人認為不贊成如題所說,還有老師們應該去更加了解一下什麼是責任與擔當!!
回覆列表
題主,你好。
我認為孩子讀書,家長到底不應該改作業。
家庭作業是老師佈置給孩子獨立完成的,主要作用有二:
1、鞏固課堂學習內容。
2、老師透過批改作業,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然後又針對性的進行輔導。
如果家長幫孩子批改了作業,會有兩個弊端:
1、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做作業時會沒有緊張感,不會認證去驗算,因為有家長在負責兜底。
2、經過家長批改過的作業,會讓老師產生錯覺,認為孩子沒有問題,課堂知識掌握的很好。
所以,我建議家長不應該給孩子改作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