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福州禪武

    民國武術大師,福建黃性賢有打死過鬼子。

    黃性賢(1910~1992年),福州市晉安區鼓山鎮前嶼村人。先拜謝宗祥拳師學習“白鶴拳”,後拜崇福寺陳世鼎拳師學習“羅漢拳”,拳藝日臻精湛。不久經人介紹,隻身到上海尋師訪友,並在潘家弄設館收徒,又自乘機會學習“少林拳”。民國23年(1934年)12月回鄉參加武術“縣考”和“省考”,分別獲冠軍和亞軍,聲名大振,於是被“善傳奇”閩劇團聘為武師,又任“白龍庵福州國術社”總教練。

    民國26年抗日戰爭爆發,黃性賢在臺江鋪前頂組織大刀隊,設“國術第一練習場”,次年10月,率隊64人,奔赴上海前線抗日。但不久上海淪陷,性賢只得回鄉仍然操練大刀隊。

    民國30年4月福州淪陷,黃性賢被閩侯縣長段志堅委任為“北鼓臺抗日特務大隊長”,組織隊伍到南嶼一帶遊擊抗日。又在州尾截擊日本的糧船,到貓頭山偷襲日軍的陣地,兩戰皆勝,繳獲日軍幾十支槍械。不久又單槍匹馬深入後嶼村,活抓日軍電訊兵上士班長阿部文雄。

    民國33年9月,日本第二次淪陷福州,黃性賢仍然回到南港游擊隊,10月,同江秀清、何震一起率隊襲擊駐守在福州臺江的日本小分隊,但因守在北嶺的“國軍”沒有配合好,只得撤回。性賢於心不甘,第二天化裝為一個捕魚人,潛到王莊,用猛拳擊斃日軍的一個哨兵,奪得一挺重機槍,才回南嶼去,堅持游擊戰爭。

    民國34年5月18日,日軍撤離福州,性賢回前嶼村。後隨永安體育專科學校校長萬籟聲,研究自然門武術。

    民國35年,他被選為鼓山鄉長。民國37年棄政經商,到金門販賣木材,第二年到臺北開設中醫診療所,一邊行醫,一邊授拳,先後任臺灣省國術會指導組組長、臺灣大學國術組太極拳班講師,又拜“五絕老人”鄭曼青為師,精心學習和研究太極拳道。

    1957年,率徒眾到馬來西亞砂州,創辦“古晉太極健身學院”,並在各縣、市設立分院,還創立“古晉積善堂藥局”和“黃氏太極學會”,門生達4萬餘眾。

    1970年曾與世界摔跤冠軍廖廣成作“中西拳擂臺賽”,以26比0,獲絕對優勝,名震環宇。1989年,黃性賢還參加在美國舉辦的國際武術比賽,又榮獲太極拳散打、推手總冠軍,並獲“武學博士”稱號。

  • 2 # 史之策

    前段時間有些氣功大師,隨便稍微一擺動手臂,一排十幾個壯漢全都應聲倒地。看了這樣的影片,總感覺自己的智商不夠用。因此也有很多爭議,到底是格鬥有用,還是說武術有用。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站出來為武術正名:現如今的武術缺乏實戰能力,但是並不能代表中國的武術不行。如果武術真的不行,那以前是怎麼上戰場呢?但是不知道有沒有想過,其實武術很多都是花架子,在很長時間都不行。

    在古書中雖然記載了很多的高手,但是你發現到底有幾個是有武術的,基本上是一個都沒有。就好比說是荊軻刺秦,裡面也只不過描述是捅、刺、拔等。所以說只要力氣比一般人大,膽子再大一點,就能擔此重任了。

    如果再厲害一點的比如聶政,他的“武功”要比荊軻稍微高一點。他比較擅長的是偷襲,而且也殺了很多的人。然而書上並沒有介紹到底是什麼武功!只是說他曾經很小的時候殺過人,後來又是殺豬為生(貌似很多武將都是殺豬出身)。其實這些只能說他的實戰經驗比較豐富,而且力量也比較大。

    那麼武術在軍隊裡面也沒有用?其實也沒有,如果真的有用的話,那麼全軍豈不是都要練習武術?

    春秋時期吳起曾經訓練一支非常有戰鬥力的隊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魏武卒。但是根據歷史書記載:

    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

    他們的訓練是讓士兵穿上三層盔甲,帶上12旦強度的弩箭,外加50把箭矢。帶著長劍盔甲,還有三天的糧食。半天就要走100多里地,再過半天就回來了。從這裡基本上可以看出來他們訓練的都是力氣,並沒有一些非常高階的武術功底。

    還有曾經滅了楚國的王翦大軍,他訓練的也不知什麼武功。只是每天都讓士兵去練力氣,就是不停的去扔石頭。同時期的一些兵書記載,基本上都是排兵佈陣。所以在冷兵器時代,武術在部隊中基本上是沒有任何必要。其實這也很好理解,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武功就算再高的人,站在一排長槍兵面前,也可以把它給捅成篩子。 戚繼光的練兵更是直白:

    “凡比較武藝,務要俱照示學習實敵本事,真可對搏打者。不許仍學習花槍等法,徒支虛架,以圖人前美觀”。

    他直接就說了,不準使用學習花裡胡哨的東西,那些只不過是看了好看而已。但是為何他在兵書上卻寫道:“三十二勢長拳”。但是他在後面也給解釋了:

    “拳法似無預於大戰之技,然活動手足,慣勤肢體,此為初學入藝之門也。”

    意思就是說他的拳法只不過是用來熱身,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健體操。如果再仔細研究中國的武術,其實你會發現他們真正發揚光大,卻是在清朝的時候。比如說董海川的八卦掌、楊璐嬋的太極拳,以及大名鼎鼎的詠春拳。

    為什麼冷兵器時期,本應該出現無數百家齊放的景象,反而卻是反響平平。但是到了火槍大炮橫行的時候,卻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武術大師?因為火槍出來之後,就沒有多少可以給他們驗證真功夫的機會。因為打不過長槍短炮不丟臉,但是被人一刀給劈了,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抗戰時期鬼子以拼刺刀出名,但是並沒有聽說很多高手去殺鬼子。他們這個時候也沒有站出來去宣揚什麼四兩撥千斤,或者空手接白刃甚至是金剛罩鐵布衫。他們該出頭的時候,偏偏都把自己縮了起來。

    但是武術到底有沒有用?中國武術的價值不容否定,但是在實際戰場上真的不好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理的三月街賽馬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