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母親每個月一到發工資或者月前就會跟我說,兒子我這個月或是下個月沒有生活費了,其實我媽不管真的缺錢還是假的都會這麼說,她希望以這種方式讓我把錢給她,她能幫我存起來,但是我也有很多我自己想做或者該做的事情需要用到錢,我才20歲,有很多我想學的東西和想做的事情,我因為這個真的很煩!
11
回覆列表
  • 1 # 斷罪之花1

    告訴她:沒錢多打一份工就好了。這樣沒時間花錢,又有錢領。

    自己也一樣,去多打一份工,自己存起來,看你和你媽誰存錢多。

    你媽到底是想幫你存錢,還是想透過錢控制你,這是需要驗證的。

    你媽要是隻想幫你存錢,那錢放在你倆誰手裡存都是一樣,只要不花就可以。

    但是如果她一定要錢放自己手裡,請注意:她會握緊你所有的錢,直到你結婚,讓你一點自由都沒有。婚後跟你一起過,美其名曰幫你打掃做家務,但是可能還要求你媳婦上交工資卡。一家誰掌管財政誰就是老大!你去上班她就在家擠兌你懷孕的媳婦玩。因為老女人就這點嗜好。

    不信請聽你媽嘴裡,你奶奶幹了啥。這事家族遺傳!

  • 2 # 忘了生活的味道

    這個問題要看這個孩子怎麼面對,一方面父母總喊窮,會給孩子造成壓力和動力,為改變生活狀態努力上進;另一方面,孩子如果抵不住壓力會躁動,不安,甚至會對父母產生負面情緒。其實,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所承擔的壓力並不少,生活費用,養兒育兒的費用,孩子成家立業,自己也慢慢變老。所有的生活壓力隨著年紀漸老會讓他們產生很大的不安全感。而給他們最大不安全感就是兒女,二十多歲的年青夫婦不會有感觸,如果你有四十多歲,肯定心有同感。因為我們也會老去,所以不要抱怨父母喊窮,而是從自身找找原因,什麼使他們感到不安全。

  • 3 # 凌晨新語

    父母總是跟孩子喊窮,一是父母控制慾強,二是父母自身能力差,三是父母不信任孩子。

    控制慾強的父母的佔有慾比較強,覺得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財產,孩子的一切都應該由自己來決定,這其中當然包括孩子的收入。法律都規定孩子滿十八後為成年人,享有合法的公民的各項權利。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不應當將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用道德綁架孩子,剝奪孩子正當的支配自己合法收入的權力。

    父母自身能力差的早早放棄自己去努力,他們喜歡將孩子的收入佔為己有,自己隨心所欲的支配孩子的收入。多個子女的父母還喜歡用甲子女的收入去補貼乙子女,造成子女不和,親子關係疏離等家庭矛盾。

    父母不信任孩子也是父母跟孩子喊窮的主要原因。許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不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對孩子嬌生慣養,有求必應。以致於孩子成年後花錢不知算計,總是日不敷出,甚至月月需要父母補貼自己。當父母意識到時,只能出此下策,希望孩子能體諒父母的辛苦和生活的不易,勤儉節約,量入為出,開源節流,另闢財路。

    無論父母因何原因都應該儘量的避免向孩子叫窮。父母應當以身作責,在孩子小時努力拼搏,活成孩子的依靠和榜樣。將正確的三觀和勤儉節約,量入為出等優良傳統置於孩子的心中,這比留給孩子多少財富都強。未雨綢繆才能防範未然!否則事後再多的努力也只是亡羊補牢!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傳承,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父母切莫為了自己的私慾將孩子和孩子的收入掌控在自己手中。孩子有孩子的人生,孩子有孩子的規劃,在孩子前行的路上,父母應該允許孩子摔跤,這樣孩子才能成長!

    真愛孩子就對孩子放手吧!真愛孩子就別對孩子喊窮!

  • 4 # 心和家齊

    可以感受到面對媽媽說缺錢時,你內心的掙扎於糾結。因為你心裡有兩個聲音,一個是當媽媽的好兒子,聽媽媽的話,滿足媽媽的心願,按媽媽的想法和期待行動;一個是做自己,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遵照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期待來行動。

    表面上看著二者是對立的,然而其實,這二者可以做一個整合。

    首先,是你內心的歷程。

    不管是媽媽的好兒子還是做自己,其實都是你。這兩者並不對立。其一,首先,你得是一個好的你,你才能是各種好的角色。20歲,是一個人才步入社會,在更為真實的生活中找尋並活出自己的開始,只要你保有對自己與這個世界的信任,就一定能用自己內在的豐盈來創造一個屬於你的精彩的外在世界。所以你說,你有很多自己想做或該做的事。這個過程中,你會犯錯,會迷茫,這都很正常,而媽媽出於對你的愛而衍生出的擔心,和源於自己過往經歷而會有的對於不確定性的恐懼而希望你更穩妥。你既不需要完全的反抗——因為對抗的力,其實是耗費能量的;也不需要全盤地接受——那樣你會與自己失聯,而找不到內心的智慧於力量。你不按她的想法和意願形式,同時吸收她的愛的鼓舞,接受她善意的提醒,汲取她人生閱歷中的智慧。

    其二,是溝通的方式。

    從你的描述中,我感受到你和母親的溝通方式是含糊的,而不是直接的、明晰的、建設性的。母親只是向你說缺錢,而沒有明確說她有怎樣的感受和想法,她希望你做些什麼。

    你也同樣。她一向你說沒有生活費了,你就想或做“把錢給她,她要幫我存起來。”

    你和母親在這一個問題上的互動,成為了一種自動化的反應。你們倆像是被某種慣性推著走,彼此的生命力沒有得到呈現和運用,也就無法在這件事情上更好地理解彼此,同時更深入地瞭解自己。

    所以,20歲的你,可以練習一種更為成熟和有效的溝通方式:直接的、明晰的、建設性的。告訴母親你在這件事情上的感受、想法和期待,也傾聽和同理母親的感受、想法和期待。就像前面所說,在處理差異和衝突上,並不是一定要一輸一贏,而是雖然我們會有很多不同,但是,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也透過彼此的不同,讓自己的內在空間變得更大,在差異中成長。獨立,同時有愛的聯結。

  • 5 # 李文彬531

    這是教育的傳承,難道累死累活讓你們可盡揮霍嗎?現在的年輕人都慣啥樣了?還嫌父母哭窮呢?怎麼辦?把父母吃了吧!你咋長大的?現在的年輕人,父母們都夠慣你們的了,還想咋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佳能5Ds與5DSR,哪個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