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蹤先吉團

    這個問題以小明個人的經驗,分成兩部分來回答:

    第一部分,作為家長。

    小明的孩子現在4周兩個月,作為家長,帶孩子,小明遇到了以下:

    1、孩子吃飯

    對於孩子吃飯的問題,本身來自於父母的觀念衝突,母親總是擔心孩子會餓著,孩子不吃,就一直嚼碎了喂他,小明看到這個行為,沒少和孩子媽媽生氣,沒辦法,孩子媽媽的這個行為是她的家庭教育產生的觀念,是改變不了的,為了避免衝突,小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孩子現在都4周多了,還是會等著媽媽來喂,但是小明自己帶孩子的時候,卻會出現另一種現象,小明把飯推到孩子面前,愛吃不吃,小明才不喂,但是,此時的小傢伙卻會自己動手吃飯。其他的媽媽們對於這種現象有沒有得到什麼啟示呢?啟示孩子是讀懂了媽媽的心理,依賴媽媽,而對於父親,他卻用了另一種策略,孩子是心理的高手。

    2、玩起來沒有時間概念

    玩本來是孩子的天性,小的孩子玩起來永遠也不會覺著累,你要是不管,在遊樂場,他會從早晨玩到黑夜,一開始,連哄帶騙,還把孩子弄哭了,弄得不高興。“寶貝,再玩半個小時就走了”,他根本也沒有時間概念,有時候孩子真的盡興的玩著沙子,你要是硬要打斷他,把他抱走,這樣他是真的會生氣的,不斷強化一種規定,和孩子講,為什麼要走了,他的反抗慢慢就減弱了,千萬不能用欺騙,或許常用的方式是一種條件交換,去另一個地方,買一些小玩具,甚至一些零食,他可能就不那麼鬧了,鬧著鬧著他也長大了。

    第二部分,以小明作為孩子的視角,回頭談一談他的父母在養育他的過程中的難題

    1、學習成績

    這恐怕是每一個父母最為敏感的問題,但是並不是每一個父母都處理的很好,有些父母對這個問題的處理還會給孩子留下成年後的困惑。父母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父母沒有明白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不同的個體,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而且這些優勢直接來源於父母,如果拿著孩子的弱項和別人家孩子的強項作比較,會挫傷他的自信心,讓孩子在接觸別人的過程裡,總是計較這別人比自己強的地方,漸漸失去自信,不會把注意力放到發展自己身上,不斷的看到別人的有點,結果越看越覺著自己無能。父母的做法就是去幫助自己的孩子發現自己的優勢,並且有意的培養優勢,在自己的優勢專案上逐步達到強勢、專業,那麼就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有主見,專注於發展自己的能力,不會再把精力內好在比較別人的優點上。

    2、男女交往

    以前小明那個時候,在中學時代發展出男女之間建立連線聯絡的情感叫做早戀,父母大部分因為會影響學習成績這個單純的原因對於這個自然現象非常反感,對於小明的父親而言,也是非常堅決的讓小明斷絕一段所謂的“早戀”,而就這段所謂的“早戀”,小明連對方的手也沒有牽過,這在父母眼裡已經嚴重到要堅決制止了,要知道當年小明18歲,而小明的父母在更早的年齡就已經相識了,就自然生產的力量而言,這對小明是不公平的,而且小明在其中的關係中,是想把學習成績的提高互相學習作為切入點的,並且在那段時間,學習熱情空前的提升,思路也好像打通了,但是這個戛然而止的被父母的中斷,給小明製造了強大的陰影,在小明上大學期間,本該是正常的男女交往,而小明總認為要學習,要學習,在學校裡不是要學習的嗎,不敢和女生交往,錯過了一個非常美好的時期,在參加工作以後,沒有戀愛經驗,不會和女生交往,更不會判斷自己適合和什麼樣的女生適合自己。

    3、一次棍棒的教育造成的陰影,在20年後被挖掘出真相(關於恐懼死亡害怕競爭)

    小明在參加工作後,工作很努力,但是就是不善於表達自己,也不和別人爭,儘管工作很優秀,但是不喜歡和別人爭,明明已經各方面各方面都符合提拔的要求,但是自己的想法從來也沒有表達,小明覺著和別人爭不是太對的事情,透過學習心理學的課程,小明最終發現了自己的這個不和別人爭的心理學原因,原來在小的時候,小明的兩個表弟來家裡玩,那時候小明和人爭奪玩具什麼的心理還是存在的,父親看到小明和兩個表弟爭,就狠狠的踹了小明一腳,小明父親以前從來也沒有這樣對待過小明,當時小明就嚇壞了,從此小明便不再和別人爭奪東西,這其實是和他內心中的恐懼有關,害怕死亡的心理,每個人都存在,將平常的競爭和自我保護機制聯絡起來,便會形成不予別人爭的現象。瞭解到自己的心理形成原因,就要把平時的正常的競爭和這個內心深處的關於死亡的威脅區分開,否則不明白自己形成的心理原因,沒辦法去找到勇氣面對這個社會上各種各樣的競爭,最終走向淘汰。

    4、孩子的想法是寶貴的,要允許孩子想法生根發芽,不要扼殺知道孩子沒有自己的想法

    小明的家長在養育他的過程中,一直以一種保護的心理去對待,讓孩子按照自己理解的思路成長,一旦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父母會認為是孩子的叛逆,打個比方,孩子大學畢業了,要找工作,找工作要不可避免的會在家鄉以外的地方工作,一聽工資,父母認為孩子掙得少,沒必要去那麼遠的地方,家裡不缺錢,不需要他掙那麼多,結果,小明本身也沒有那麼多欲望,父母也沒有支援他的做法,小明回家了,211重點大學畢業以後,回家以後待業,做臨時工,他將面臨非常艱難的一段成長期,直到他的生活中婚姻和事業都出現了危機,他在掙扎中開始有了,該有自己的想法,父母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可是有自己的想法這個事,很多人在很早的時候就被允許產生自己的想法並實施了,差距就這樣產生了。

    5、父母對待自己父母的態度,影響自己的孩子對待他們

    這一點無須再說了,你覺著他對待你不盡如人意,想象自己對待自己父母就會知道了,他就學了這些,解決的方法只有無條件的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員工工作效率低,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