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營養師程咬金

    一般得了糖尿病都建議吃低GI的食物(也就是血糖生成指數比較低的),我們把GI值大概分為3個層次,小於55為低GI食物,55-75之間為中GI食物,大於75為高GI食物,而糖尿病患者要多吃低GI食物,中GI食物一定要適量,GI食物必須避免。

    而蒸穀米其實也是屬於主食,只是顏色偏黃,口感不好,所以在中國是不怎麼受歡迎的!蒸穀米也叫半熟的米,主要是以稻穀為原材料,經過蒸熟,乾燥處理之後的大米制品,屬於綠色食品,嚴格來說不算保健品範疇,營養價值相關我們現在的精製大米要高一些,而且更容易煮熟,因此血糖生成指數GI值也要低於大米,如果兩者選其一,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肯定蒸穀米要更合適,但是對於主食來說碳水化合物含量其實都不算低,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長期控制量食用即可。

    糖尿病患者多以低GI食物為主,儘量少吃多餐,多補充維生素B族,鈣鎂礦物質以及鉻元素,此外混合膳食也是非常有助於糖尿病患者飲食的,食物GI值得如下圖。供大家參考:

  • 2 # 長青醫生

    如果這東西在西方世界這麼風靡,又能有保健功能,適合糖尿病長期吃的話,那麼糖尿病發病率應該降低才對。但目前糖尿病在西方的發病率仍然很高,而且還在上升當中。不管是什麼米,主要成分都是碳水化合物,對於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限制總量。這個東西的工藝也並不新,更新的工藝也都是上世紀之初的事了。所以算不上高科技。

  • 3 # 曉輝營養師

    我們糖友吃的食物,首選要考慮這個食物,吃完後血糖怎麼樣?所以我們先了解一下

    什麼是蒸穀米?

    蒸穀米俗稱“半熟米”,是以稻穀為原料,經清理、浸泡、蒸煮、乾燥等水熱處理後,再按常規稻穀碾米加工方法生產的大米制品。 在這個過程中,稻殼及糊粉層中的維生素、無機鹽類等水溶性營養物質向內擴散到胚乳中,大米內部的營養素含量就上升了,碾掉外部米糠時,營養素損失就小多了。

    由於蒸穀米經過水熱處理,透著米色,外觀與普通米大不一樣,不象一般精白米具有潔白的外觀,口感不夠軟,所以蒸穀米國內市場反應不佳

    多吃五穀雜糧

    我們平常老說多吃五穀雜糧,少吃精米白麵。是因為一般來說精米白麵是高血糖指數(GI)的食物。 大家看看這張表格,可以看出不同米,升糖指數也不同的。

    口感越軟越糯的食物,血糖指數都比較高,比如糯米食物血糖反應都特別高,比如糯米飯的GI值高達106。所以湯圓,年糕之類的食物糖友儘量淺嘗輒止

    在國外研究確認蒸穀米的GI值比普通精白米低一些。大家可以買一小份嘗試一下,如果可以接受的話,用它來替代精白大米,是不錯的選擇。

    食物要多樣

    我們把白米飯換成糙米飯,或白米加雜糧一起煮飯,這樣可以降低患II型糖尿病的風險,不信可以看看這個表格單獨一種食物和多種食物搭配後的升糖指數

    我們需要做到食物多樣,穀類為主同時這也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六大黃金法則的第一條

    所以我們不論吃什麼食物,無論多有營養,都要考慮這一點

  • 4 # 漢中陶大夫

    不管是什麼米、什麼面,都是主食的一種,即使有再好的保健作用,它也只是保健品,而沒有治療作用。不建議長期食用。

    而平衡膳食,是糖尿病患者必須遵循的一大原則。

    1.食物選擇一定要多樣化,營養也要更加合理。

    每日推薦攝入谷薯類,蔬菜、水果類,肉、禽、魚、乳、蛋、豆類,油脂類共四大類食品。

    食物原料不要過於精細,精細和深加工的食物,吸收可能會比較快,而粗糧,相對來說,升糖指數更低,做到主食粗細搭配,副食葷素搭配。比如吃糙米,糙面比精米、精面要好。

    經常選用含纖維質高的食物,如未加工的蔬果等。

    含澱粉質高的食物及中西式點心均應按計劃的份量食用,不可隨意吃,以免過量吸取。少吃精製糖類的食物,如煉乳、蜜餞等。

    2.主食的選擇,同樣也要多樣化。

    主食一般指的是谷薯類食物。

    優先選擇的谷薯類食物有:粗雜糧如玉米渣、蕎麥、燕麥、麥麩、青稞、黑米、薏米、莜麥、小米、綠豆等。

    偶爾選擇的谷薯類食物有:小麥、稻米、玉米、紅薯、粉絲、米粉。

    不適合選擇的谷薯類食物有:糯米、炸薯條、糖心番薯、牛油蛋糕、餅乾、白麵包、油餅、油條等。

    另外,蔬菜中的山藥、土豆等,含糖較高,建議與主食進行交換食用。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我是內分泌糖尿病科主治醫師,你的健康我來守護!

  • 5 # 糖人健康網

    感謝邀答。“蒸穀米”是在人們的養生熱潮中應運而生的一類新的穀物加工產品,糖尿病患者可以在食用五穀雜糧時選擇性地搭配食用,切不可因為它打著降血糖的保健口號而長期單一食用一種主食,“蒸穀米”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它是以稻穀為原料,增加了蒸煮,乾燥等水熱加工工藝,這種工藝使其所含的澱粉先出現了糊化,然後老化,能夠在理論上使得攝入人群的升糖指數(GI值)和胰島素指數(II值)下降,並不是所謂的“高科技”,其功效也是在理論上有利於控制血糖和血脂,延緩飢餓感,但是實際的臨床功效還有待長期的科學研究驗證,它的實際療效或許並沒有商家在宣傳時說的那麼神奇和肯定。

    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 高血壓等)患病人群正在逐日增加,這類疾病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促使了越來越多的養生保健類產品應運而生,小糖在這裡提醒廣大病友,切不可病急亂投醫,盲目相信誇張的廣告詞,大病小病都應該及時就醫,謹遵醫囑,同時配合良好的生活習慣,否則貽誤病情既傷身又傷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的皇太子,為什麼不透過大臣選舉產生?